
包邮道德教育的人文本性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 ISBN:9787500469438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327
- 出版时间:2008-10-01
- 条形码:9787500469438 ; 978-7-5004-6943-8
内容简介
本书是道德教育的人文本性研究专著。全书共七章,主要包括心理学与道德教育、经济本体论与道德教育、意识形态与道德教育、道德自我、道德教育的文化过程等。 道德教育是人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个体成为真正人的必由之路。本书围绕人的教育问题进行深入全面的研究,对人的全面发展尤其道德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价值。
目录
一 道德教育的困境与出路
二 逻辑架构
三 研究方法
导言 人文与道德教育
一 自由的存在
二 意义的世界
三 个体的类化
四 道德教育的人文本性
**章 心理学与道德教育
**节 道德教育研究的心理学向度
一 心理学方法
二 心理学领域的道德教育理论与实践
第二节 心理一伦理向度的人文限度
一 生物学化的人性论设定
二 科学主义的方法论倾向
三 原子式个人主义的立论基础
第二章 经济本体论与道德教育
**节 “经济本体论”辩证
第二节 “经济”的人文内涵
第三节 人的物化与道德教育的消解
一 经济与道德的分离
二 物化的人性
三 道德与道德教育的消解
四 意义世界的退隐
第三章 意识形态与道德教育
**节 意识形态
一 意识形态的本质及概念界定
二 伦理学、政治学向度中的国家、政府与意识形态
第二节 意识形态的教育和道德教育之辩证
一 意识形态教育的价值取向
二 道德教育的价值禀性
三 意识形态教育和道德教育的有机统一
第三节 泛意识形态的道德教育
第四章 意义世界
**节 人与意义
一 自然世界中的有限存在
二 意义与自由
第二节 文化与意义
一 文化的真义
二 中国伦理的文化原理
三 宗教文化的意义
第三节 道德与意义
一 文化与道德
二 道德与意义
三 道德的意义世界
第四节 道德教育与个体意义世界的建构
一 个体自然意志的本质
二 教育与人的诞生
第五章 意义世界的“法”
**节 情感与德性
一 情感与意义世界
二 中国伦理中的情感与德性
第二节 理性与价值
一 理性的本质
二 理性中的价值否定性
第三节 意志与“法”
一 意志
二 “法”
三 自由与“法”
第四节 “法”的教养
一 道德教育的本质——伦理解放
二 西方理性主义道德教育理论质疑
第六章 道德自我
**节 自我与道德
一 “自我”
二 个体与道德
第二节 良知
第三节 良能
第四节 信念与信仰
第五节 道德自我之建立
第七章 道德教育的文化过程
**节 道德的真谛
一 “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
二 “人文精神”、“文化”与道德教育
第二节 “大学之道”与中国道德教育的文化原理
一 “三纲领”与道德教育的文化原理
二 “八条目”与道德教育的文化过程
第三节 现代化、技术社会与道德教育的文化难题
一 现代化与道德教育的资源危机
二 科学主义与道德教育的技术化
第四节 道德教育的人文回归
结语:“完整的人”
**节 德性与人性
第二节 自由一自律一自由
第三节 “完整的人”
参考文献
后记
节选
**章 心理学与道德教育
近代以来随着西方心理学理论的长足发展,在道德教育领域出现了新的生力军——心理学道德教育流派。它从一个崭新的视角极大地推动和丰富了道德教育理论的发展。近现代以来,该向度的道德教育理沦发展蓬勃,流派众多。当前在心理学领域对道德教育进行专门研究或间接产生影响的主要有:斯金纳的新行为主义德育论、班杜拉的社会学习德育论、埃里克森的新弗洛伊德德育论、皮亚杰和科尔伯格的认知结构心理学的德育论、马斯洛和罗杰斯人本主义心理学德育论等等。随着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深入,这些理论逐渐传人我国,并获得了目前在我国道德教育领域的主宰地位。
但20世纪五六十年代西方社会发生了严重的道德教育危机,虽然有诸多原因,但是西方心理学道德教育理论也难辞其咎。同样在这些理论的引导下,我国步西方国家的后尘,也陷入了道德教育失败的困境。这不能不促使人警醒与深思,全面系统地厘清其理论脉络和运作逻辑,探求其症结所在,成为当务之急。实际上,现实的道德教育危机源自于其心理学方法论基础的先天性缺陷。
……
作者简介
许敏,1973年7月生,江苏丰县人,哲学博士,东南大学人文学院讲师。分别于1996年、2005年于东南大学获哲学硕士、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伦理学、道德教育,已在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十余篇。
-
女性生存战争
¥29.9¥66.0 -
从白大褂到病号服:探索医疗中的人性落差
¥18.4¥39.8 -
世界尽头的咖啡馆
¥16.7¥45.0 -
我们内心的冲突
¥14.4¥42.0 -
自卑与超越
¥18.1¥39.8 -
偏见
¥17.8¥56.0 -
书影三叠:人文学术访谈录
¥19.6¥58.0 -
咬文嚼字大赛场
¥12.2¥35.0 -
冬季里的春闱:1977年恢复高考纪实
¥25.0¥75.0 -
通向春天之路:巴勒斯坦的生生死死
¥23.0¥49.0 -
人际交往心理学
¥13.0¥38.0 -
说文解字-影印本
¥13.2¥38.0 -
咬文嚼字二百问
¥11.2¥32.0 -
性心理学
¥18.4¥58.0 -
中国人的名·字·号
¥10.0¥28.0 -
乡土中国-彩色插图版
¥15.7¥39.8 -
生活的科学
¥10.0¥36.0 -
如何阅读不同的文本
¥14.0¥36.0 -
乡土中国
¥13.2¥26.0 -
通俗社会科学二十讲-民国学术文化名著
¥6.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