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563378791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大32开
- 页数:217
- 出版时间:2008-12-01
- 条形码:9787563378791 ; 978-7-5633-7879-1
内容简介
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作为一种交际手段,它既担负着人际交往的重要使命,同 时也是自我对话的媒介;作为思维的工具,语言的信息密度、精度和文化特质,则直接制约着思维的效率和品位;作为一种精神产品,语言记录着当代人的创造性成果,也给后代提供了进一步创造提高的基础。
格言,可谓言简意赅,微言大义的典范,常在只言片语之中给人以深刻的教益。它的产生既积聚了前人的无数经验教训,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它的流传更得益乎千千万万普通老百姓的艰辛实践,也是集体力量的体现。申国格言,反映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智慧,体现了中国人独有的思维方式和乐观嘲默性格,代表了中国语言特殊魅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把那些流传千古而今又仍然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对未来世界且有着某种启示作用的,包含着博大精深人生智慧或暗示了无限广选的宇宙奥秘的语言加以通俗的推演,是一件十分有趣味的思维游戏。
目录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人言可畏
人怕出名猪怕壮
人贵有自知之明
千人所指,无病而死
不为五斗米折腰
不以成败论英雄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天生我材必有用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瓦罐不离井上破
长袖善舞,多钱善贾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失败乃成功之母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鸟尽弓藏,兔死狗烹
多行不义必自毙
好事不出门,恶事传千里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杀鸡焉用牛刀
死要面子活受罪
百万买宅,千万买邻
耳闻不如目见
自作自受
行百里者半九十
衣食足,知荣辱
过犹不及
利令智昏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来而不往非礼也
穷则思变
言多必失
近朱者亦,近墨者黑
或求名而不得,或欲盖而弥彰
知其白,守其黑
贪小失大
哀兵必胜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将欲取之,必先与之
既来之,则安之
恶人自有恶人磨
疾风知劲草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欲速则不达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满招损,谦受益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聪明反被聪明误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节选
人贵有自知之明
俗语。意为人的可贵不仅在于他有观察世界、思考问题的能力,而且在于他有反观自身、反思自我的睿智。
《老子·三十三章》:“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大意是说:了解他人是一种智慧,而了解自己更是一种智慧;战胜他人表明自己有力量,而战胜自己则表明自己很强大。在老子看来,了解他人和了解自己都是智慧,然而了解自己比了解他人更进了一步。为什么这样说?其一是因为,了解自己要比了解他人难,之所以说难,那是因为自己看不到自己,自己想不到自己;而要看到自己,想到自己,就必定要有更大的智慧,需要有以他人为鉴的能力。
《韩非子·喻老》举了一个例子来说明以上的道理:“楚庄王欲伐越,杜子谏曰::‘王之伐越何也?’曰::‘政乱兵弱。’杜子曰::‘臣愚患之。智如目也,能见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见其睫。王之兵自败于秦、晋,丧地数百里,此兵之弱也。庄蹁为盗于境内而吏不能禁,此政之乱也。王之弱乱非越之下也,而欲伐越,此智之如目也。’王乃止。故知之难,不在见人,在自见。故曰::‘自见之谓明。”’
楚庄王只看到越国朝政混乱、兵力薄弱,而看不到自己国家朝政混乱和兵力薄弱,因此想去讨伐越国。杜子认为这是不明智的,并且用眼睛只能看到外物而看不到离自己*近的睫毛为比喻,使楚庄王明白了自己的缺陷,停止了愚蠢的行动。韩非通过这个事例说明老子所谓的“自知者明”,并且下结论说:达到有智是很难的,之所以难,不是难在了解他人,而是难在了解自己。
中国古代文献中,*能体现自知精神风采的莫过于《战国策》中的《邹忌讽齐王纳谏》。这是人人皆知的名篇,一直收录在教科书中。此文展示了《战国策》的文学价值:故事情节引人入胜,人物刻画栩栩如生,说理极为生动别致,立意也正直高卓,的确值得千古流传,世代研读。全文如下:
邹忌修八尺有余,形貌映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关?”其妻曰::“君关甚,徐公何能及公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关?”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曰:,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明曰:,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关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关,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议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吕氏春秋·自知篇》说:“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人主欲自知,则必直士。故天子立辅弼,设师保,所以举过也。夫人故不能自知,人主犹其。存亡安危,勿求于外,务在自知。尧有欲谏之鼓,舜有诽谤之木,汤有司过之士,武王有戒慎之鼗,犹恐不能自知。今贤非尧舜汤武也,而有掩蔽之道,奚繇自知哉!”
鲁迅自认为一直是“解剖自己并不比解剖别人留情面”(《而已集·答有恒先生》),而且坦言道:“我的确时时解剖别人,然而更多的是更无情地解剖我自己。”(《坟·写在(坟)的后面》)
法国思想家帕斯卡尔在其不朽的著作《思想录》中说:“人只不过是一根芦苇,是自然界*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芦苇。”在他看来,人之所以伟大,不在于他比芦苇强壮,而在于他比芦苇有思想,能自知。
正因为如此,苏格拉底说,一个没有检视的生命是不值得活的。柏拉图则更进一步说,内省是做人的责任。没有内省能力的人不配做人。
当然,正如我国唐代吴兢在《贞观政要·择官》中所说:“知人既以为难,自知诚亦不易。”相对于其他动物来说人类是可贵的,因为他有思想;而人类中的某些个体相对于其他人来说又是更可贵的,因为他们比其他人更具反思的能力。
《参考消息》曾摘引台湾《远见》月刊洪兰的文章说:
“在心理学上曾有个很有趣的实验,用镜子来测试动物知不知道什么叫自我。
实验者先把一面镜子放进黑猩猩笼中,十天之后,将黑猩猩麻醉,在它额头上点一个无臭无味的红点。黑猩猩醒来后,镜子还没有放进来前,它并不会用手去摸额头,但是当镜子放进笼子后,黑猩猩一看到镜子中的“倩影”,便立刻用手去摸额头,而且用力去搓,表示它知道镜中是自己,而且知道自己原来是没有红点的。
如果省略**步,没有让黑猩猩先接触到镜子,后来它虽然看到镜中的自己头上有红点,但不会用手去摸,因为没有以前的自我可作比较,就无判断。没有比较就没有抱怨,就不会用力去把不是自己心甘情愿放上的装饰品搓掉。
这个实验很让人震惊,当一个人不晓得自己原来是什么样时,就只好任人摆布,添多了,减少了,都不会抗争。但是一旦照过了镜子,知道自己是什么样了,那么一有非自主的改变他便立刻发觉,而且这个觉识出现后是不可逆转的。已经知道便无法再假装不知道。他会在镜子前面一直看,所以有没有自知是非常重要的。”
目前我们整个社会*缺的便是内省的能力、自知的觉悟,给人一面镜子本来是应该照到自己不足的地方,能自我改进。不知怎的,现在的镜子却变成照妖镜,把进诤言的人都照成妖怪,千错万错都是别人的错,自己绝对没有错。看看台湾台面上的政治人物,真能让发明镜子的老祖宗坟墓里翻身,徒呼奈何!演化了六百万年,还比不上个黑猩猩!
千人所指,无病而死
古代谚语。意思是如果有一千个人指责你,没病也得死!比喻“众怒难犯”。语出汉班固《汉书·王嘉传》:“里谚曰:“千人所指,无病而死。’臣常为之寒心。今太皇太后以永信太后遗诏,诏丞相、御史益贤户,赐三侯国,臣嘉窃惑。”这是王嘉为了说明自己拒绝执行圣旨的理由时对皇上说的一番话。
王嘉,字公仲,汉哀帝时丞相,被封为“新甫侯”。哀帝以傅太后遗诏,要加封成帝的男宠董贤两千户,并同曰:封“三侯”——封傅晏为孔乡侯,傅商为汝昌侯,郑业为阳新侯。哀帝把诏书交给王嘉时,他拒绝执行,将诏书封还,并上奏说:不能随便以国土加封无功之臣。哀帝见他封还圣旨,甚是恼火,便下令把他交给廷尉去审讯。他愤而绝食,呕血而死。
哀帝死后,平帝即位。平帝元始四年(公元4年)下诏追禄功臣,追谥王嘉为“忠侯”,并让其子王崇继承“新甫侯”爵位。这故事本身并未印证“千人所指,无病而死”,倒见出忠臣含冤而逝。也许这句俗谚只反映了一种“美好”的愿望,希望借此对人的行为有所约束,教人为人不要太恶,否则必遭报应。而几千年的人类文明史证明,事实往往并不如善良人们所想像的那样让人满意,所以直到今天。人们还不得不高唱着“好人一生平安”,在“这世界上终究是好人比坏人多”的自信里,过着并不那么“平安”的日子。
鲁迅虽然有诗云:“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但他又说过:“辱骂和恐吓决不是战斗!”我们相信,对坏人只是“指指戳戳”,一点也不会伤害到他的身体,更不用说“致死”了。不为五斗米折腰
语出《晋书·陶潜传》:“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原文记述陶渊明当彭泽县令时,不愿为微薄的官俸而去弯腰迎接上级派来的督察,自动离职而去的故事。后遂以“不为五斗米折腰”比喻为人清高,有骨气。冯梦龙《喻世明言》卷五:“古人不为五斗米折腰,这个助教官儿,也不是我终身养老之事。”
据《尸子》一书的记述,孔子曾经路过一处名叫“盗泉”的泉水,因为嫌这个名字不好,虽然渴了却不喝泉里的水。“(孔子)过于盗泉,渴矣而不饮,恶其名也。”这就是广为后人传诵的所谓“不饮盗泉”的故事。《史记·伯夷列传》司马贞索隐:“不仕暗君,不饮盗泉,裹足高山之顶,窜迹沧海之滨。”这是对《史记》所载殷周时代某贵族家的两兄弟伯夷、叔齐因既不满商纣王暴虐,又对周武王替天行道行径不以为然而逃避深山、海滨的故事所作的评论。
按照《庄子》的说法:“伯夷、叔齐西至岐阳,见周武王伐殷,曰:“吾闻古之士,遭治世不避其任,遇乱世不为苟存。今天下圈,周德衰,其并乎周以涂吾身也,不若避之以絮吾行。’二子北至于首阳之山,遂饥饿而死。”又据《孟子》记载:“夷、齐避纣,居北海之滨。”
……
-
饥饿、富裕与道德
¥14.0¥45.0 -
偏见
¥17.9¥56.0 -
世界尽头的咖啡馆
¥15.8¥45.0 -
从白大褂到病号服:探索医疗中的人性落差
¥14.7¥39.8 -
女性生存战争
¥19.8¥66.0 -
汉字王国
¥13.8¥46.0 -
非暴力沟通心理学 : 用非暴力沟通化解冲突
¥10.8¥36.0 -
咬文嚼字二百问
¥12.2¥32.0 -
乌合之众:群体心理研究
¥13.9¥39.8 -
健康鸿沟:来自不平等世界的挑战
¥16.5¥55.0 -
万物皆无序
¥16.4¥42.0 -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
¥11.0¥36.8 -
自卑与超越
¥14.7¥39.8 -
乡土中国
¥12.2¥26.0 -
字海探源
¥25.0¥78.0 -
理解人性
¥13.9¥39.8 -
后现代下的生命与多重时间(精装)
¥19.8¥66.0 -
人际交往心理学
¥11.4¥38.0 -
猎物人(八品)
¥23.8¥88.0 -
社会学:原来这么有趣有用
¥9.0¥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