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01788385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36
  • 出版时间:2009-01-01
  • 条形码:9787501788385 ; 978-7-5017-8838-5

本书特色

朱新礼,汇源果汁的创始人,这个冬天对他而言有着另一番的滋味。冬天不是果汁销售的高峰期,但是他的汇源果汁(1886.HK)却被卖出了一个大价钱,国际饮料界的老大可口可乐要拿近200亿港元求购他的企业 作者通过本书对汇源的成功模式进行尽可能的深入分析。
  我有一种使命感和责任感,就是为社会,为果农做点实事。不要怕付出,付出总会有回报。作为从事饮料生产的品牌企业,我们一直把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放在**位。
  我觉得企业确确实实需要当儿子养,但是要当猪卖。为什么呢?这是市场行为,你算得上账要去做,算不上账还就不要去做。
  品牌就应该有国界,不应该分人种。品牌是为人类服务的。让美国人、美国政府和美国企业对中国企业刮目相看!
  民营企业过冬,我想作为一个企业家要学会几个方面,一个要学会看天气,天气是晴天还是雨天,雨天要打伞,晴天要戴草帽。要学会扣天气预报,但是预报要辨证地看,不能一味地听。
  我是一个很会赚钱的人,但从做企业的那天起,我就从没把钱放在**位。
  一定要符合国家的利益、人民的利益、社会的利益,这个企业才能长久。
  只有敢想有创新,敢干有行动,才能满载而归,才能创造更高价值。
  专注是需要时间、耐力和眼光的。
                 ——朱新礼语录

内容简介

在这个寒风刺骨、抱团取暖的冬天,汇源与可口可乐的并购案却是被传得沸沸扬扬。一向低调内敛的朱新礼也被推向舆论的风口浪尖,在这个寒冷的季节始料未及地狠狠“火”了一把。
朱新礼,山东人。1992年辞职下海,创立汇源食品饮料有限公司;1993年初,奇迹般地在德国食品博览会上签下了500万美元的大单,掘得**桶金;1994年力排众议,挥师北上,拉开全国扩张的序幕;2001年后,多次与资本携手,共谋发展,并于2007年在香港联交所成功上市。
他是中国饮料业的王者,他开创了独特的“汇源模式”——勇气+创新+专注+合作=成功!
他敢想敢做,锐意进取,用超常的胆识和钢铁的意志打造的汇源品牌驰名中外;他胸怀大志,关注“三农”,用企业家的魄力和农民儿子的情怀建立的绿色生态产业链造福一方;他悲天悯人,心系天下,身体力行地参与公益慈善活动。
他兼具质朴和精明,热情和冷静,果敢和从容,既能迎难而上,又能激流勇退。他是上天的宠儿,拥有超乎常人的IQ和EQ。他的创业、营销、融资都已被人引为经典。
当一切付诸笔端时,朱新礼的精彩人生**时间链接了读者。

目录

**章 非凡的创业者
一、善于创新的村长
二、不惑之年自讨苦吃
三、先人一步的迁都
四、节俭仅是美德?
五、把学习当成爱好
六、谁是*勤奋的人?
七、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八、得道者多助
九、专注铸就成功
第二章 独特的用人之道
一、道德是**道门槛
二、员工的成长真传奇?
三、谁给朱新礼打工?
四、用文化凝聚向心力
第三章 坚实的品牌基础
一、品牌源于质量
二、从源头抓质量
三、全面控制生产流程
四、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
五、将危机化为契机
六、用质量赢得市场
第四章 倾力打造品牌
一、倚重央视影响力
二、“野蛮女友”的美女效应
三、“兵王”的另类营销
四、举起体育营销的大旗
五、借机奥运,向世界营销
六、开辟网络营销新领域
七、旅游也是一种营销
第五章 稳健的扩张战略
一、称霸果汁市场
二、果汁还能加点啥?
三、立足国内,放眼世界
四、完善营销布局,实行机构改革
五、产业链扩展,实现绿色生态链
第六章 长袖善舞的融资专家
一、战德隆,汇源妙计赎身
二、重渠道,汇源相中统一
三、牵手达能,上市梦圆
第七章 从并购中突围
一、朱新礼急流勇退?
二、卖果汁是“以退为进”
三、可口可乐为什么?
四、改朝换代是利好还是利空?
附文:这场并购讨论的价值
结束语:冬天更应喝汇源
展开全部

节选

**章 非凡的创业者
  朱新礼,这个沂蒙山区走出来的朴实汉子,他的衣着打扮、生活习惯极其普通,以至于今天还有人说他像个农民。但是老朱从不在乎,他也不认为这是一个“侮辱”性的说法。他是生在农村,长在农村,他的心始终根植在农村。直到今天,他的全部事业也都融汇于“三农”。作为一名企业家,消费者是他的上帝。但是,在朱新礼内心深处,广袤的农村土地和尚不太富裕的农民兄弟更是他追求事业成功的源泉和动力。
  温暖的乡村土壤培育了他朴实、内敛的性格,但是传统守旧的习俗却从没挡住他追求创新和致富的渴求。这里首先要纠正一个顽固的偏见,中国农民并非是生来就守旧木讷,相反中国农民是*富有创造精神的一个群体。束缚他们身心和创造力的,并不是脚下的辽阔土地,而是沉重的体制枷锁。70年代末期,中国的改革开放就是源自农村的开创精神。而农村和农民也正代表着中国*真实、*深刻的国情,从农村走出来的企业家,往往也*值得人们去关心和尊敬,因为他们身上承载了我们太多的社会责任和民族符号。今天我们对汇源成功模式的分析,就从这位叱咤国际市场的“中国果汁大王”——朱新礼的创业脚印开始追寻。
  一、善于创新的村长
  1952年朱新礼出生在山东省沂蒙山区一个落后的山村——沂源县东里镇东里村。沂蒙山区历来是穷苦之地,沂源县更是山多地少,是山东省平均海拔*高的县。自古十年九旱,靠天吃饭。在那里,贫穷是个普遍的状态。朱新礼从小就历尽穷困生活的艰涩,也感受到了农民对脱贫致富的极度渴望。
  穷则思变。贫穷能激发人的斗志,它能给人埋下自强的种子,与命运抗争。贫穷的生活激发了幼年的朱新礼赚钱的能力。小时候家里虽然很穷,但聪明的他却总是能够想出办法,并且不畏辛劳,跑到山上采草药勤工俭学。据说他从小的学费和书费就没向家里要过钱。那时同学们都不富裕,交费总是拖延,老师就把每学期*早和*后交齐的10个人名单写到黑板上公布,“我每次都是前十名,而且都是自己攒的钱。”至今说起这些,他还十分自豪。他是该村**个万元户,也是全村公认的大能人。据后来他的身边人“爆料”:他*初是靠驾驶一辆解放牌卡车承包搞运输赚到了钱。在当时的中国农村,汽车就算是先进生产力的代名词了。村子里哪天要是来辆汽车,往往会招来一大帮大人孩子,齐拢在周围看热闹。地方虽穷,但经济也慢慢开始搞活了,运输需求总还是少不了,回报也还丰厚。劳动致富,发家有路。朱新礼成了众人羡慕的对象。
  80年代前期,为了帮助乡亲们脱贫致富,党中央号召先富起来的党员干部要起带头作用。一人致富不算富,带领大家致富才算富。具有非凡创业创新能力的朱新礼得到了村里人的一致认可,被推选为他们的致富带头人。当时的东里村是一个有800多户、3000多人的村庄,村里人多地少。也许是与水果有着与生俱来的缘分,1983年,三十刚出头就被选为村主任的朱新礼,为了让村里的乡亲们能过上好日子,他连续很多个晚上睡不着觉,他寻思绝不能再像过去那样还领着大伙种老玉米,种麦子。他知道那条老路不是一条致富路,要致富必须进行创新。顶着巨大压力的年轻村长号召大伙去种葡萄。葡萄能当饭吃吗?有人怀疑,有人埋怨,据说还有人层层告状。朱新礼为了说服大家,曾在一个月内八次驾驶大客车载着乡亲们去胶东地区参观,学习种植葡萄的先进经验和技术。他还借钱买回了葡萄苗并请了专业技术员,葡萄第二年就可以挂果,第三年每亩就可收获4000—6000斤,那时每斤卖到2元钱,再加上葡萄秧冬天埋到地下,第二年春天剪下来又可卖苗子,收入很高,这一下子就带富了一村人。为了打消大家*初的顾虑,老朱同志当时还做出了一个非常有号召力的决定:对于种植葡萄的农户,按照种植面积发放粮食。此举更加坚定了大家的信心。接着朱新礼又在村里创立了27个企业,把大部分剩余劳力转移到村办企业上去,27个村办企业都办得红红火火。在东里村,农民不种粮食,却有粮食吃,而且还有了余钱。这是那里的村民们做梦也想不到事,更让他们想不到的是,种葡萄,让这个人均四分耕地的有名的穷村子,在80年代摆脱了几十年靠国家救济过日子的困境,出现了400多个万元户。这个贫困山村,成了远近闻名的万元户村、电话村。
  在80年代,作为一名农村致富带头人,朱新礼是当之无愧的先进典型。在当时的环境下,这些典型人物的名气相当大,在地方上甚至也不亚于现在的娱乐明星。那也是一个热火朝天的改革年代。不过,随着岁月的流逝,这些名字大多数也只是留在老照片上,而朱新礼却是与时俱进,一直干得轰轰烈烈,风生水起,直到今天成为“中国果汁大王”。
  朱新礼当时还被评为山东省劳动模范、山东省优秀共产党员。有了这些成绩,再加上朱新礼永远也不满足于现状的性格,三十几岁的他,作为当地后备干部培养对象,被选送到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习。1991年7月回来时候,朱新礼被委任为沂源县外经委副主任。
  在许多乡亲们看来,老朱同志这回可是鲤鱼跳龙门了,当上了国家干部,捧上了庄户人梦寐以求的“铁饭碗”。皇粮在手,衣食无忧。可他却觉得这绝不是他真正想要的生活。用他自己的话说,中国目前不缺政府官员,缺的是企业家。只有做企业家,才能回到改革开放的**线,才能通过企业的工业化、市场化运作,用更宏大的手笔,为广大果农闯出一条致富之路,续写自己的富农理想。老朱的创业模式就是在不断求新求变的思想下酝酿成熟。而这在当时无异于自找苦吃。
  二、不惑之年自讨苦吃
  回首朱新礼这么多年来的事业发展历程,我们可以发现他前进的节奏和改革开放的宏大乐章几乎完全一致。这不是命运的巧合,而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如果不是改革开放,老朱恐怕现在还是一个老实巴交的北方农民。从这个意义上说,朱新礼是从内心里感谢这个伟大的时代。
  1992年春天,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再次唤醒祖国大地,新一轮的创业浪潮又开始萌动。此时,已过不惑之年的朱新礼决定放弃他那令人羡慕的“幸福生活”,虽然知道创业的路会有很多的艰辛,但他却要自讨苦吃。
  他向当时的县委书记主动请命:你从全县找一个*差的企业,我负责把厂子效益搞上去!随便哪一个企业都行!出于对脱困的渴望和对老朱为人和能力的充分信任,县领导经过商定,就把当时全县的“亏损大户”——沂源县国营水果罐头加工厂交给了他。当时我国的县办企业境况总体不佳,起点低,技术落后,管理僵化,信息闭塞,人浮于事。许多县办企业都是严重亏损、资不抵债,但是地方政府出于就业压力和短期财政要求,往往强撑着“办”下去。
  当地银行则被拖得半死。
  在他考虑买下这个罐头厂的时候,这家经营了8年、停产了3年的罐头厂据说已经亏损了1000多万元,其中银行债务就达900多万元。工人吃饭的钱都没有,去银行贷款更是困难。罐头厂适应不了市场的原因首先是体制,经营者受的约束和干扰太多,说话不能算数。于是他先将工厂“买下”,将其更名为淄博汇源饮料有限公司。所谓“买下”,其实打的只是一张远期支票,当时老朱并没有钱。老朱买下了厂子,也是买下了一屁股债。经过努力,他以项目救活工厂养活几百号工人,外加承担450万元债务,将罐头厂接手过来。
  接手这样的罐头厂,几百号人等待着这个新任的厂长,老朱身上的压力可想而知。但是另一件事更是在内心深处打动了朱新礼。那就是初尝到甜头的果农又遇到了新难题!由于交通、信息“
  加工业的滞后,果农丰产却不丰收,有果卖不出。农业的季节性特点使本身就处于弱势的农民处境更加艰难和被动。到了果实累累的季节,一些果农们却又为“卖果难”发了愁,有的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成熟的苹果烂掉,许多人不得已,只好抹着眼泪砍掉果树又重新回到了低产的庄稼地。
……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