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7807184329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142
- 出版时间:2009-01-01
- 条形码:9787807184324 ; 978-7-80718-432-4
本书特色
“艺术同自然一样,都是人类本来意义上的家园……艺术绝对不是常人认为的玩物,而是和谐之源,从中流出的,是涌动不息的生命之泉,只要接触艺术和欣赏艺术,这富有生命活力的甘泉便会滋润干渴的嘴唇,使心田之苗茁壮成长、久而久之,这样的人就有可能成为一个和谐的和发展完美的人,如果一个社会由这样的人组成,整个社会也就成为和谐的社会。……一个社会只有同艺术结婚,才能生出文化之子;如果与艺术离异,只能导致野蛮,这个社会随之会变成文化的沙漠。”
“对艺术的创造 接受和欣赏,是一种高级的文化素质。而获取这种素质的重要捷径,就是艺术教育。”
“当今方兴未艾的综合艺术教育或生态式艺术教育……不仅注重各门艺术之间的对话、交叉和贯通,还注重艺术精神向其他学科的渗透。……实施综合艺术教育。我国是*有优势的。……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艺术教育传统,完善和发展综合艺术教育,造就高素质的人才,正是开发这一套《艺术教育前沿论丛》的宗旨。”
内容简介
本书以视觉文化传播的经典文本——奥运会申办宣传片作为分析对象,探讨在跨文化传播中国家形象是如何建构的,揭示在全球化的语境下,隐藏在视觉文化传播中的后殖民主义、民族主义等意识形态对构建国家形象的作用。
目录
一 视觉文化传播时代的到来
二 视觉文化与跨文化传播研究
三 作为跨文化影像文本的申奥片
**章 研究的理论视角
**节 视觉文化传播理论
一 符号学方法
二 意识形态方法
三 影视学方法
第二节 跨文化传播理论
一 殖民与后殖民文化批评理论
二 文化混杂理论
三 文化身份建构与认同
第二章 申奥片的视觉文化传播分析
**节 伦敦2012年申奥片的视觉文化传播分析
一 伦敦2012年申奥片宏观视角的视觉文化阐释
二 伦敦2012年申奥片微观视角的视觉文化阐释
第二节 北京2008年申奥片的视觉文化传播分析
一 北京2008年申奥片宏观视角的视觉文化阐释
二 北京2008年申奥片微观视角的视觉文化阐释
第三节 纽约2012年申奥片的视觉文化传播分析
一 黑白纪事:申奥片客观性的表述方式
二 多元文化的符号表征
第三章 国家形象的视觉表征
**节 文化表征与支配性表征范式
一 文化表征理论及其源流
二 申奥片影像中的“国家与民族性影像”范式
第二节 国家形象与视觉表征
一 国家形象传播的全球化语境
二 作为客观表象与主观解释的申奥片影像
第三节 实践中的范式:申奥片中的国家与民族主题
一 范式的各种要素
二 国家与民族性影像的主题和题材
第四章 申奥片中的“文化混杂”
**节 传统与现代
第二节 国家话语与民间话语
第三节 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
第四节 殖民与后殖民
第五章 申奥与国族身份认同
**节 组织传播中文化身份的认同
一 本国政府对国族身份的建构
二 外国评委对申奥国身份的认知
第二节 大众传播中文化身份的认同
一 两大形象传播体系的角力
二 媒体的叙事及建构秩序
结语 全球化与国家形象传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汤筠冰,博士,复旦大学艺术设计系讲师,主任助理。主要研究方向为视觉文化传播、艺术学理论、创意产业等。在《复旦学报》、《现代传播》等杂志发表学术论文多篇。参与“创意产业研发公共服务平台的市场化运行机制研究”、“视觉传播与视觉文化研究”、“中国2010上海世博会内容推广计划”等课题研究。教授“设计史”、“图形艺术”、“广告艺术设计”、“企业形象设计”等课程。在视觉传达设计、企业形象设计方面有众多成功设计作品。
-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14.1¥38.0 -
身为女性的选择
¥19.0¥56.0 -
咬文嚼字二百问
¥11.7¥32.0 -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
¥12.9¥36.8 -
性心理学
¥19.7¥58.0 -
语文闲谈
¥12.2¥29.0 -
饥饿、富裕与道德
¥11.3¥45.0 -
乡土中国
¥12.2¥26.0 -
张舜徽集清人笔记条辨
¥13.4¥32.0 -
遇见天堂鸟
¥13.5¥45.0 -
中国人的名·字·号
¥9.0¥28.0 -
非暴力沟通心理学 : 用非暴力沟通化解冲突
¥9.0¥36.0 -
看不见的伤痕(八品-九品)
¥22.1¥69.0 -
世界尽头的咖啡馆
¥18.5¥45.0 -
自卑与超越
¥14.7¥39.8 -
理解生命
¥9.8¥32.8 -
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
¥14.7¥46.0 -
从白大褂到病号服:探索医疗中的人性落差
¥14.4¥39.8 -
汉字王国
¥11.5¥46.0 -
非暴力沟通(修订版)
¥40.1¥5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