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成功的为什么是朱元璋

包邮B成功的为什么是朱元璋

¥15.0 (5.4折) ?
1星价 ¥15.0
2星价¥15.0 定价¥2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802088320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13
  • 出版时间:2009-05-01
  • 条形码:9787802088320 ; 978-7-80208-832-0

本书特色

国内**本在专业史学和草根史学中间倡导“中间代史学”的书,挑战吴晗,pk当年明月《明朝那些事儿》。
朱元璋为什么非要置李善长于死地呢?这就要说到权力学的一条原理。根据权力学原则,*高统治者与属下之间需要一个权力空白区,这时*高统治者在心理上才会感到安全。宋太祖赵匡胤的一句名言,“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堪称这条原理的*形象的阐释。所以太近则生疑,生疑则要吃人。
在“服毒及其反应”这项测试中,不能不承认,明太祖是非常敬业的,他不但认真记下了服毒者的神态和生理上出现的种种异常,还对其逼近死神时的心理高度关注。整段文字,给人的感觉是细致入微、绘声绘色,完全能够想象,当事人明太祖从中获得了多么大的心理满足……这里出现的明太祖简直就是一个鉴赏家。
在物质享受上,称帝后的朱元璋,其场面肯定是无与伦比的,身旁的儒生也早已给他制定了一整套象征帝王权威的礼仪,他的举手投足,乡土味都越来越淡,但其视野还是走不出他少年时的那个乡村,其治国的理念仍然牢牢地建立在小生产者理想的基础上。
朱元璋固然也有一些善政和成绩,但其却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如海禁、阻止工商业发展、思想文化专制等等,影响却是绵延后世,让任何一个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稍有了解的人都不能忘怀。

内容简介

国内**本将朱元璋“个人业绩”和“历史功罪”清晰区分的书;
  国内**本从政治文化角度切入,以现代公民眼光评判帝王的书;
  国内**本在专业史学和草根史学中间,倡导“中间代史学”的书;
  国内**本叙述平易,又有很强的思想性、批判性,且避免了学术硬伤的皇帝读物。

目录

穿越历史的迷雾(序)
**辑:成功的为什么是朱元璋?
草莽中崛起的枭雄
 元末三雄大结局
 小明王:乱世中的超级玩偶
玩权力平衡木的大师
第二辑:辣手治国的得与失
“功狗”们的命运
胡惟庸:“反臣”还是“棋子”
 开国丞相李善长之死
 “废相”与自虐式勤政
 以猛治国:“猛火烤羸羊”
 “说的口干了,气不相接,也说他不醒”:朱元璋的反贪困局
 恩威莫测的恐惧:所谓“纳谏”与“拒谏”
 完美主义的破产
 骨未寒,国先乱
第三辑:洪武盛世的另一面
朱元璋为什么嫉恨江南
 “不合作即死”:高启被杀传递的信号
 在雄主手下讨生活不易:真实的刘伯温与朱元璋
 争当“教主”的明太祖
 洪武朝:“没有私生活”的一代
 八股、文祸与学校同兴
 枭雄也有幻灭时:暮年朱元璋
第四辑:一代雄主的盖棺论定
 朱元璋是“地主阶级总代表”吗?
 帝国深宫中的“小农”
 海禁:寻找虚幻的安全感
 个人业绩与历史功罪:朱元璋究是几流帝王
附录 朱元璋大事要录
展开全部

节选

《成功的为什么是朱元璋》是国内**本将朱元璋“个人业绩”和“历史功罪”清晰区分的书;国内**本从政治文化角度切入,以现代公民眼光评判帝王的书;国内**本在专业史学和草根史学中间,倡导“中间代史学”的书;国内**本叙述平易,又有很强的思想性、批判性,且避免了学术硬伤的皇帝读物。

相关资料

**辑:成功的为什么是朱元璋?
草莽中崛起的枭雄
前辈著名史学家孟森先生说过,中国历代帝王中,只有汉高祖刘邦和明太祖朱元璋“得位*正”。为什么要这么说呢?因为这两人出身微贱,非豪门世家,起事之初都没有任何凭借。而这两人中,要比“没有凭借”这一点,朱元璋无疑要过硬得多。刘邦大小是一个亭长,家中还有几亩良田,朱元璋则到了靠做游方僧人、当乞丐来填饱肚子的地步,是货真价实崛起于草莽的一代枭雄。
*初,朱元璋在元末大乱中加入红巾军之一支一郭子兴的部队,本来是乱世下混饭吃、谋自保,一种没有办法的办法,后来他当上了皇帝也并不讳言这一点。然而就是这一权宜之计,*终催生了一个新朝和新主。
朱元璋为什么能够崛起?和其同时的乱世英豪很多,为什么成功的偏偏是朱元璋?
神话很荒诞,天资是事实
朱元璋从投军自保,到独挡一面,*后又在逐鹿群雄中脱颖而出,*先抢得“神器”,说他不是一个天才型的人物,我是不信的。
这种天赋,旧史家曾附会神异之说,竭力让人相信朱元璋荣登宝座是天命所归,后来的人们,因为不信天命之说,则又完全否定朱元璋的天纵之才。在我看来,两者都失之于偏。
朱元璋小时候替人牧牛的一则故事已经证明了其天分。据《龙兴慈记》记载:有一天,朱元璋和几个同村伙伴到山里放牛,遇上雷雨,避雨闲谈中,大家都称肚饥,感叹没有好东西吃。朱元璋说我们面前这么多牛,为什么不杀它一头解解馋呢?说干就干,很快一头小牛就被他们烤熟吃光了,美餐之后才感到后怕。朱元璋出主意说,我们把牛骨牛皮和血迹都弄干净,把牛尾巴插进一条石头缝里,就说是小牛受惊掉进裂缝里了,田主能把我们怎样?回去后这般编说的朱元璋虽然挨了一顿打,可是田主也只好自认倒霉。这个故事不见于他书,是否属实有待考订,但朱元璋在这个故事中表现出来的性格却和成年后的他决无二致。如果属实,则朱元璋的智商和情商在幼年时就已显示高人一头:在别人意想不到处能拿出办法,这是智商;一旦事情不妙,也勇于面对,有魄力,能担当,这是情商。
朱元璋投入到郭子兴军中,从*低级的步卒开始做起,一步步升迁,逐渐进入主帅郭子兴视野,直到妻之以义女(即后来的马皇后),其中没有一点侥幸成事的成分,而是以乱世中实实在在的军功和智略来奠定其地位的。自然,朱元璋之所以在郭子兴军中鹤立鸡群,也还要依靠“鸡”的“衬托”。起初郭子兴的手下将领并不服他,一起开会议事,都抢着坐正位,朱元璋有意后

作者简介

黄波,1973年生,湖北宜都人,家居湖北宜昌,现供职于湖南《湘声报》。好读书,不求甚解,偶作文,但慕适意。关注明初至近代社会文化之变迁,主要有《说破英雄惊杀人》、《真实与幻影:近世文人纵横谈》、《宁为愤青,不做犬儒》(即出)等著作。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