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历史新课程教学与教师成长(当代中小学教师研修教材)

历史新课程教学与教师成长(当代中小学教师研修教材)

1星价 ¥19.6 (7.0折)
2星价¥19.6 定价¥2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300106861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38
  • 出版时间:2009-06-01
  • 条形码:9787300106861 ; 978-7-300-10686-1

本书特色

本书以对历史课程目标的理解和把握为起点,以案例为载体,阐述历史课堂教学设计、历史教学过程与策略、历史教学评价等理论与实践问题,探讨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途径;探索历史教师应具备的专业素养及其提高途径和方法,并以学生研究、教学反思等新教学基本功的提高为例,探索提高历史教师继续教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从而加速历史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

内容简介

本书从对历史课程目标的理解和把握出发,通过历史教学设计、历史教学的策略与案例分析、历史教学评价等不同层面内容的展开,旨在提高历史新课程教学的有效性。与此同时,探讨了新课程下历史教师应具备的素质,其专业素养和历史教育素养提高的途径和方法,以及如何进行学生研究、如何进行教师教学反思等内容,探索中学历史教师专业发展之路。本书立足教师教育培训,针对中学历史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面临的实际教学困难,给予其切实的帮助,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与应用性。

目录

**编 历史课程目标的理解和把握
 **讲 义务教育阶段历史课程目标解读
 第二讲 历史知识分类与历史教学本质
第二编 历史教学设计
 **讲 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与设计流程
 第二讲 历史课堂教学设计案例分析
 第三讲 单元教学设计的案例分析
第三编 历史教学的策略与案例分析
 **讲 世界史教学策略与案例分析
 第二讲 世界现当代史教学的宏观把握
 第三讲 世界经济史的教学策略
 第四讲 中国近代经济史的教学策略
 第五讲 外国文化史的教学策略
 第六讲 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史料运用策略
第四编 历史教学评价
 **讲 历史课堂教学评价
 第二讲 学生历史学习评价
第五编 历史教师专业发展
 **讲 中学历史教师的专业素养
 第二讲 历史教学与历史教师专业发展
 第三讲 怎样开展你的历史校本教研
 第四讲 学生历史学习研究
 第五讲 历史教师的教学反思
展开全部

节选

**编 历史课程目标的理解和把握
**讲 义务教育阶段历史课程目标解读
  一、确立历史课程目标的基本理念
课程目标是对一门课程学习的总体要求,它反映了国家和社会对义务教育阶段一门课程的教育宗旨的要求。历史课程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必修课,其总体目标即力图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获得历史基本知识和技能,初步了解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过程,逐步学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增强爱国主义情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意识,学习和继承人类社会的传统美德,从历史发展的曲折历程中理解人生的价值和意义,逐渐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基于这样的立意,我们在确立义务教育阶段历史课程的具体目标时,应具有如下基本理念:
1.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心理特点来确定课程目标
毫无疑义,课程目标要体现国家和社会的意志与要求,但学校教育不同于工厂生产。学校教育所要面对的不是有形的、无生命号情感需求的物质,而是有思想情感、有个性需求的青少年学生群体。在这个群体中,各个学段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心理发展状况是有差异的。义务教育阶段的历史课程目标,应根据初中学生的认知程度和心理发展特点去确立。它既不能定得太低,太低了就完不成国家和社会对初中学生的基本要求;也不能定得太高,太高了就会导致初中学生难以达到国家和社会的基本要求。
2.要倡导学生的自主学习
课程目标是对学生学习过程、学习方法、学习效果、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全面要求和所要达到的教学目的。因此,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学生的自主学习就变得格外重要。所谓学生的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具有自觉学习的望和积极性,而不是在外来压力下进行被迫的学习。在这个过程中,要允许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对自己感兴趣的学习内容进行深入学习,即要允许学生具有选择部分学习内容进行不同广度和深度学习的自主权。为倡导这种学习方式,我们在确立历史课程目标时应有所规定,以期从根本上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传统学习方式。
3.要注重对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的指导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只重视“教”的过程和方法,而忽视对学生学习过程和方法的指导。新的教育理念要求教师在关注“教”的同时,还要特别重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指导。因为学生的学习过程因人而异,其效果的差别是很大的。因此,教师不仅要通过考试来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而且要从关注、指导学生的学习过程人手,向学生传授学好历史课程的基本方法,了解学习历史要掌握哪些基本知识、具备哪些基本能力和技能、了解哪些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培养哪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只有如此,才能使学生真正学会如何学习历史,进一步学会如何学好一门新课程。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不仅仅是“教”和“考试”,而且是要有对学生学习全过程的悉心指导与关注。基于这样的理念,“学习过程”的学习变得尤为重要。
4.要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基本原则
课程的讲授,说到底,是为了学生的成长发展。因此,我们在确立历史课程目标时,必须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原则。所谓以学生发展为本,是指注重每一个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差异相统一的个性需求,从而把学生个性的健康成长作为课程实施的着眼点和目标。我们应当理解,历史教育的根本目的不仅仅在于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更应当重视透过历史的学习,培育学生基本的人文素养,为其终身发展打下厚实的基础。
 二、历史课程目标的主要内涵
2001年教育部颁发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基于新的教育理念,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提出了新的历史课程目标。
(一)关于“知识与能力"目标
历史课程标准根据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以及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提出了学生在“知识与能力”方面的目标。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
**,要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所谓基本的历史知识,主要包括在历史上起过重大作用、具有重要影响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以及重要的历史概念和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如孔子、秦始皇、汉武帝、林则徐、蒋介石、毛泽东、邓小平、亚历山大大帝、阿基米得、哥白尼、牛顿、爱因斯坦、华盛顿、拿破仑、罗斯福、列宁、斯大林、希特勒等人物;人类的产生、文明的出现、历史上的重大改革、文艺复兴、地理大发现、两次工业革命、近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俄国十月革命、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等历史事件或历史概念。应该说,正是这些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历史概念,构成了历史的主干知识。
第二,在学习基本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基本技能。这包括形成正确的历史时空概念,掌握正确计算历史年代、识别和使用历史图表等基本技能。
第三,在学习基本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要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基本思维能力。这种能力主要体现在下列方面:(1)初步具备阅读历史信息、理解历史信息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并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2)初步具备用口头和书面语言以及图表等形式陈述历史问题的能力。(3)初步形成一定的历史想象力和知识迁移能力。这种能力不是靠死记硬背,而是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基础上,经过自己的分析和判断,来重新解释历史的一种能力。(4)初步具备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的能力。这种能力既包括学会评价教科书中提到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的能力,也包括学会对教科书之外类似的一些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评价的能力。(5)初步了解人类社会是从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的、历史发展是有规律的等科学的历史观。
上述关于知识、技能和思维三方面的要求,构成了新课程在“知识与能力”目标上的具体要求。我们应该认识到,在“知识与能力”目标中,知识、技能和思维是学习过程中不可分割的三个有机组成部分;课程目标之所以把三者分开来表述,只是为了使学生和教师能更明确地理解学习过程中要达到的三个主要目标,即仅仅是为了阐述的方便和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在教学实践中,三者是无法截然分开的。我们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必须把三者结合起来。例如,在学习一些历史人物时,既要学习历史人物的主要历史活动和生平,也要学习评价历史人物的一些理论和方法,要求学生独立思考,提出问题,学会全面科学地评价历史人物。
总之,课程目标对知识的要求不是*终的目的,而是通过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使学生在基本技能和思维方式上得到训练和提高,*终实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目标。
(二)关于“过程与方法”目标
历史教育不仅仅是通过课堂传授一些历史知识,而且是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一般来说,历史的学习过程要有以下几个阶段:一是通过各种教学活动,让学生对人类历史有一个感性的体验,从而产生一种要了解自己祖先是怎样一步步走过来的强烈愿望;二是通过教学不断积累*基本的历史知识,使这种体验与感知从朦胧状态逐步过渡到建立在准确、科学的知识基础上的清晰阶段,进而对过去有一个较为准确的了解和把握;三是通过基本的技能训练和思维方式的训练与培养,使学生能对客观的历史过程形成主观的理解和认识,培养学生用一种科学的态度来观察历史现象,并做出较为正确的解释的能力;四是在体验、学习、理解和认识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形成对人类历史发展的认同感,确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历史课程在“过程”目标上的意义,即要使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领略和享受上述学习过程的四个阶段。不仅如此,我们还应有如下认识:
**,在学习历史的具体实践中,这四个阶段并不完全具有时序上的差别,而是同时、交叉、重叠和反复进行的。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应仅仅把掌握知识作为自己完成学习任务的唯一目标,而应力求在知识、能力、思维方式和情感领域完成课程目标对整个学习过程的要求,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历史教育的社会功能,实现升华个人精神境界、提高文化素质的教育目的。
第二,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不但要善于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敢于提出问题,同时要学会尊重学生提出问题的权利和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们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学生提出的看法明显过于片面或偏激的情况,此时,我们应当引导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去阅读一些相关的材料或文章,借以影响和引导学生自己得出较为客观的评价。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适时地向学生示范搜集、阅读历史资料的方法,使学生初步接触一些归纳、分析和判断等逻辑推理的基本常识,同时要给学生充分表达个人见解的机会,或组织持不同观点的学生进行符合规则的辩论,以提高学生用各种方式表达个人观点和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总之,历史知识的学习和技能训练并不是学习历史的*终目的。学习历史的重要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具有丰富的历史想象力,激活学生思考的积极性,使其在已经学习的知识和没有学习的知识之间发生迁移,即用已学的知识、已形成的能力去解决新问题,形成新认识。这一过程才是学习的*重要环节,这也是新课程把“学习过程”的学习作为课程目标提出来的主旨所在。
  ……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