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520723978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197
- 出版时间:2021-12-01
- 条形码:9787520723978 ; 978-7-5207-2397-8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1、希望孩子得到良好素质教育的家长;2、教育界及经营界人士;3、希望孩子将来出国留学的家长☆ 2019年7月发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中,对中小学生的奋斗精神、立德树人、共感、忍耐力、自制力、进取心等等这些非认知能力的教育状况尤为关注。“双减”政策的到来,更是一个强信号,标志着国家开始重视非认知能力教育,成绩并不是孩子的全部,未来社会将愈发看重人才的非认知能力。 ☆ 非认知能力教育,可以支撑一个人的成功,相较于学历、智力、求知力等认知能力,研究认为,换位思考,忍耐力,自制力,上进心等等这些难以数值化测评而又拥有非常强大能量的要素,将更适应于未来的新时代发展。这一观点已受到全世界教育界关注。 ☆ 书中将系统介绍非认知能力是什么、非认知能力的重要性、如何提高孩子的非认知能力、非认知能力教育在日本的应用等若干话题。作者将非认知能力的概念解释透彻,并旁征博引诸多国内外案例,能让国内家长、教育者了解到非认知能力在国外的重视、教育、实践情况,能够反馈到我国的教育现状中。 ☆ 中山芳一,作为日本冈山大学的全面教育、学生支持机构教授,研究教育方法学多年。十年时间里投身于儿童教育一线,致力于提高幼儿、中小学生、高中学生等各个年龄段孩子的非认知能力,积累了大量实践经验。
内容简介
本书围绕“非认知能力”展开, 可以作为此概念在国内的**本书也是*重要的一本书。非认知能力是指的无法用成绩、分数、数值来衡量的那些能力, *早由美国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詹姆斯·赫克曼提出, 比如社交和情感技能、沟通能力、进取心等, 所有这些无法用数值衡量的, 都可以归入非认知能力。未来重非认知能力的教育方式, 主张培养孩子的目标达成能力 (包括忍耐力、自我控制力、干劲等) 、他人协作能力 (包括社交、礼仪、同理心等) 、控制情绪能力 (自尊心、乐观、自信等) , 年龄上分阶段培养, 从体验到经验再到学习。提高非认知能力将直接促进认知能力的提升。
目录
**章 你知道非认知能力吗?
1 非认知能力
2 未来时代所需的非认知能力
3 在教育、保育场所中的非认知能力
4 再谈非认知能力
第二章 孩子的教育和非认知能力
1 对“发展”的理解方式
2 “发展”的横轴与纵轴
3 儿童期的身体发展倾向以及特征
4 儿童时期智力、语言发展的倾向和特征
5 儿童期精神、社会性发展的倾向和特征
6 非认知能力的培养方式需因发展阶段而异
第三章 非认知能力的成长方式和培养方式
1 从体验到经验、再到学习
2 日常生活中的体验、经验以及学习
3 再谈非认知能力
4 养成内省的习惯有利于提高非认知能力
5 大人与孩子的相处之道
第四章 培养非认知能力的实例——大人的挑战
1 在放学后的住处和学习场所培养非认知能力
——幼儿园和小学(放学后儿童社团)的挑战
2 从书法教学对姿势的重视,看非认知能力的培养
———某书法家的挑战!“足肘身线项目”
3 为培养非认知能力而进行的全新开发
——菅公学生校服的挑战!“菅公NCS 项目”
4 学校与地区合力共同培养非认知能力
——岛根县益田市教育委员会的挑战!“MASPORT(益护照)”
5 通过“反思回顾的量× 质”来培养“元认知能力”
——Learn-s(学习社)的挑战!“现在—未来手账”
第五章 成年人也需要培养非认知能力!
1 首先从即将参加工作的学生时代开始
2 成年人更能拓宽体验与角色的广度
3 成年人能为孩子们做的事
节选
1 非认知能力 (1)什么是非认知能力
获得2000 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詹姆斯·赫克曼(芝加哥大学经济学教授,著名经济学家)首次提出了“非认知能力”这一概念。他研究了在美国密歇根州的佩里幼儿园实施的学前教育计划。这个项目本身是由美国的儿童心理学家韦卡特等人以来自低收入家庭的幼儿为对象实施的项目,但是赫克曼则对参与此项目和未参与此项目的幼儿进行了追踪调查,一直到他们成年(实际上持续追踪到他们40 岁),甚至对他们的收入、学历、犯罪率也进行了调查。
于是,赫克曼从两组幼儿的比较结果中得出结论:参与项目的幼儿,成年后的年收入更多、学历更高、犯罪率也更低。赫克曼认为其原因并不在于IQ(智商)的高低,而在于幼儿在参与项目中所掌握的难以用数值表现的能力,即非认知能力的获得以及提高。顺便提一句,由于赫克曼是经济学家,他*后还通过研究佩里学前教育计划,指出纳税人口增加会使监狱等相关费用减少这一经济效果的有效性。
此后,由赫克曼提出的“非认知能力”这一概念备受美国等众多发达国家的关注。我们通过“非认知能力”或“非认知性能力”这一概念明白了其重要性,逐渐将其运用到保育、教育等领域。非认知能力是难以认知的能力,即难以通过设计测试等形式以分数、数值的形式呈现出来的能力。比如,和他人沟通、协作的能力,有勇气迎接挑战、努力拼搏的能力,控制自己的情绪、忍耐坚持的能力等。另一方面,容易用分数、数值呈现的IQ、知识量、活用知识的能力等则被称为“认知能力”或“认知性能力”。
像这样,除了是否容易用分数、数值来评判认知与否这一层差异,“认知”和“非认知”还有另一层差异,那就是认知能力侧重于理性方面,而非认知能力则更侧重于情感层面。之后我会对此进行具体介绍,其实有人主张可以把非认知能力看作一种“社交和情感技能”。若这样理解非认知能力,那么可以说,非认知能力是为各个时期的状况、环境、此前的经历、自己的内在(感情等)所左右的能力,即外界语境依赖能力(在多种要素互相关联、影响的情况下发挥出来的能力)。也就是说,“非认知”包含两层意义:难以用数值表现的“非认知”和依赖外界语境的“非认知”。
于是,我们便可以明白这两者的关系:正因为在情感上依赖外界语境,所以才难以将其用数值表现。
(2)早已存在的非认知能力
现在我们对非认知能力有了以上理解,那么自然也就明白为什么难以将其定义为一个以前没有的“新能力”。比如,表1-2 所示,日本一直就在提倡“人格能力”等非认知性(难以将其用数值表现出来且依赖外界语境)能力的重要性,各相关部门也一直在提倡各种各样的能力。那么,究竟哪个才是真正的非认知能力呢?不夸张地说,我认为这些都是非认知能力。
(3)在世界上也备受瞩目的非认知能力
接下来,我们看看世界上的情况。2015 年,由包括美国、日本在内的35 个国家组成的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已经开始提倡“社交和情感技能(Social and Emotional Skills)”。图1-1 由倍乐生(Benesse)综合教育研究所翻译,从中我们可以了解到,社交和情感技能是“①达成目标的能力、②与他人协同合作的能力、③调节情绪的能力”这三种能力的总称。
此外,OECD 还指出,随着社交和情感技能的提高,表现为习得、输出知识的认知技能也会相应得到提高。如果像之前所说的那样,“非认知能力≈社交和情感技能”,那么掌握、提高非认知能力便能促进认知能力的获得与提升。
顺便提一下,OECD 是在心理学领域频繁使用的“性格特征BIG5”的基础上研究社交和情感技能的。这个“性格特征BIG5”也极大地影响了美国学校教育一直在进行的“品格教育”项目。
另外,美国的学校教育也致力于以培养学生责任感、同理心为目的的“社交和情感学习(Social and Emotional Learning)”。美国为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于20 世纪90 年代起开始引入这些项目。美国的这些项目大致类似于其他国家学校教育科目中的道德教育。了解这些以后,我们能更明确,非认知能力绝不是以前没有的新能力。
接着,让我们来聚焦各研究领域吧。首先,是彼得·沙洛维和约翰·梅耶一起进行的“EQ(Emotional Intelligence Quotient)”研究,他们将了解并管控自身情感的能力定义为“心理能力指数”。其次,是提出灵活思维模式造就成功人生的卡罗尔·德韦克进行的“(成长型)思维模式”研究。接着,是沃尔特·米歇尔的“棉花糖实验”,他指出幼儿时期的自控能力影响今后的人生。此外,有提出毅力(能够坚持不懈地致力于一件事的能力)重要性的安吉拉·杜克沃斯有关“坚毅”的研究;还有约翰·克虏伯所进行的“有计划的偶发性理论”研究,他提出具有“好奇心、持续性、灵活、乐观、冒险心”便能有计划地设计80% 无法预料到的人生偶然事件。这些都是具有代表性的有关非认知能力的研究。
正如之前所说的,不仅日本如此,各国际组织、各国学校教育以及教育学、心理学领域也早就开始关注非认知能力,并且积极进行相关的研究活动了。
(4)非认知能力为何在当代备受关注?
那么,为何非认知能力在当代如此备受瞩目呢?对于像日本这样把高认知能力的孩子定位为“聪明的孩子”,对认知能力抱有过高期待的唯学历社会来说,非认知能力处于其对立面。
但是,正如OECD 所提倡的,不能像原来那样,将认知能力与非认知能力(社交和情感技能)放在相互对立的位置上,而应让二者处于相互作用的关系之中。因此,在当代,除了能够用数值客观地体现其成长、变化的认知能力,人们也开始切实地注意到难以凭数值客观地体现其成长、变化的非认知能力的重要性。
前面我们提到,此前,人们一直从各种各样的角度出发来提倡非认知能力。但我们需要明白一点,那就是,非认知能力在现代如此备受世界瞩目,不仅是出于如美国学校的防止青少年违法犯罪教育这样的考虑,更是因为人们对未来的时代有了更清醒的认识。对,在“未来的时代”……
作者简介
[日] 中山芳一
1976 年1 月出生于日本冈山县。冈山大学全学教育及学生支援机构副教授,研究领域为教育方法学。在推进针对大学生的生涯教育的同时,还致力于提升从幼儿到中小学生、高中生等各个年龄层青少年们的非认知能力与元认知能力水平。曾参与过多项以成年人为对象的循环教育,以及日本各地的“产学官民”等多方协作的教育项目的开发。有九年潜心学龄儿童保育的**线实践经验,信奉“有了实践才有研究”的人生格言。 鲍忆涵
毕业于北京大学日语系,曾作为北京师范大学交换生赴日本早稻田大学进修。译有《倾听马克思》《青年们,读马克思吧Ⅲ》《懵懵懂懂青春期预备图册》等,校译《身体与椅子》、《制造东京》等。
-
故事药丸
¥48.0¥75.0 -
我家孩子为什么这样做
¥15.5¥42.0 -
正面管教-修订版
¥27.4¥38.0 -
孩子与学校
¥12.3¥30.0 -
洛克菲勒写给儿子的38封信
¥12.1¥38.0 -
父子电影俱乐部-陪孩子走出叛逆青春期
¥18.6¥32.0 -
教育十讲:给孩子一个幸福的世界
¥15.8¥36.0 -
洛克菲勒留给儿子的38封信
¥11.4¥35.0 -
如何培养孩子的社会能力(Ⅲ)
¥18.5¥50.0 -
不批评才能培养出自觉主动的孩子
¥18.3¥35.9 -
孩子到底在想什么
¥21.3¥52.0 -
每个孩子都需要被看见:0-18岁,给孩子一个更好的原生家庭
¥20.6¥42.0 -
童年的秘密
¥16.3¥39.8 -
致父亲
¥39.4¥68.0 -
再忙也要做个好爸爸
¥17.6¥38.0 -
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 2021版
¥17.0¥46.0 -
学会与孩子对话
¥23.4¥38.0 -
家庭的觉醒:养育自主、坚韧和有察觉力的孩子
¥28.3¥48.8 -
养育男孩:影响孩子一生的亲子沟通法
¥12.7¥39.8 -
你的亲子关系价值千万
¥18.7¥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