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邮中国大众媒介的传播效果与公信力研究--基础理论、评测方法与实证分析

- ISBN:9787505878587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
- 页数:460 页
- 出版时间:2009-09-01
- 条形码:9787505878587 ; 978-7-5058-7858-7
本书特色
《中国大众媒介的传播效果与公信力研究-基础理论、评测方法与实证》是迄今为止我国所进行的*大规模、指标体系*为完整、综合测评传媒种类*多的一项实证研究与评测分析,具有很高的实践认识价值和理论促进价值。通过调查,我们不但对我国传媒的公信力现实状况进行了全面描述、梳理和测评判断,同时也进一步完善了我们的方法论体系和相应指标体系的构建。
内容简介
1.本项目成果首次对媒介公信力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理论探讨,对媒介公信力的中英文概念以及相关概念关系作了基础性的界定,**次从横向的跨地域差异及纵向的制度与社会变迁角度对媒介公信力的判断维度和影响因素作了探讨,对一些建立在西方社会基础上的分析理论提出了新的思考,原创性地提出了基于我国现实的媒介公信力判断维度的理论假设和媒介公信力生成模式,全面分析了公信力对媒介功能的影响。本项研究成果在具体探讨了媒介公信力理论问题的五个方面(基本概念的界定、维度探讨、影响因素分析、生成机制、对传播效果的影响)后,又针对我国的现实提出了两点思考:一是社会系统性因素作用下的媒介公信力下降对政府形象的影响问题;二是市场化进程下我国媒介公信力的可能变化问题。 2.本项目成果在大量研究、总结国际学术界近百年来关于传媒公信力评测理论和方法及众多实证案例的基础上,成功地建立起一个可将中国大众传媒公信力状况进行量化表达的传媒公信力测评指标。中国大众传媒公信力的状况究竟如何、怎样才能提高传媒公信力,可以说是传媒公信力研究中*为迫切、*具有现实意义的论题。而这一问题解决的基础就是建立适合中国社会背景的传媒公信力测评体系,因为只有在确切了解公信力实际状况的基础上,才能对传媒公信力的建设问题提出具有现实指导意义和实证支持的方案和建议。因此,探究中国公信力的特点并建立传媒公信力测评指标,成为本项研究的另一重点。围绕这一目标,本项研究重点解决了评测方法上的两个基本问题:**是分析中国大众在判断媒介是否可信时都看重哪些因素;第二是建立传媒公信力的测评量表。在调查数据的基础上,我们对传媒公信力评判准则的重要程度和公信力的评判特点进行了分析。*后,通过探索性和证实性因子分析、信度效度检验等统计技术对中国大众传媒公信力的测量指标进行筛选和分析,*终建立起了具有很高科学认识价值和实践价值的传媒公信力的测评量表。 3.我们于2005年11月组织实施了《中国传媒公信力问题的全国居民调查》,这是迄今为止我国所进行的*大规模、指标体系*为完整、综合测评传媒种类*多的一项实证研究与评测分析,具有很高的实践认识价值和理论促进价值。事实上,通过调查,我们不但对我国传媒的公信力现实状况进行了全面描述、梳理和测评判断,同时也进一步完善了我们的方法论体系和相应指标体系的构建。
目录
节选
《中国大众媒介的传播效果与公信力研究-基础理论、评测方法与实证》内容简介:1.本项目成果首次对媒介公信力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理论探讨,对媒介公信力的中英文概念以及相关概念关系作了基础性的界定,**次从横向的跨地域差异及纵向的制度与社会变迁角度对媒介公信力的判断维度和影响因素作了探讨,对一些建立在西方社会基础上的分析理论提出了新的思考,原创性地提出了基于我国现实的媒介公信力判断维度的理论假设和媒介公信力生成模式,全面分析了公信力对媒介功能的影响。本项研究成果在具体探讨了媒介公信力理论问题的五个方面(基本概念的界定、维度探讨、影响因素分析、生成机制、对传播效果的影响)后,又针对我国的现实提出了两点思考:一是社会系统性因素作用下的媒介公信力下降对政府形象的影响问题;二是市场化进程下我国媒介公信力的可能变化问题。2.本项目成果在大量研究、总结国际学术界近百年来关于传媒公信力评测理论和方法及众多实证案例的基础上,成功地建立起一个可将中国大众传媒公信力状况进行量化表达的传媒公信力测评指标。中国大众传媒公信力的状况究竟如何、怎样才能提高传媒公信力,可以说是传媒公信力研究中*为迫切、*具有现实意义的论题。而这一问题解决的基础就是建立适合中国社会背景的传媒公信力测评体系,因为只有在确切了解公信力实际状况的基础上,才能对传媒公信力的建设问题提出具有现实指导意义和实证支持的方案和建议。因此,探究中国公信力的特点并建立传媒公信力测评指标,成为本项研究的另一重点。围绕这一目标,本项研究重点解决了评测方法上的两个基本问题:**是分析中国大众在判断媒介是否可信时都看重哪些因素;第二是建立传媒公信力的测评量表。在调查数据的基础上,我们对传媒公信力评判准则的重要程度和公信力的评判特点进行了分析。*后,通过探索性和证实性因子分析、信度效度检验等统计技术对中国大众传媒公信力的测量指标进行筛选和分析,*终建立起了具有很高科学认识价值和实践价值的传媒公信力的测评量表。3.我们于2005年11月组织实施了《中国传媒公信力问题的全国居民调查》,这是迄今为止我国所进行的*大规模、指标体系*为完整、综合测评传媒种类*多的一项实证研究与评测分析,具有很高的实践认识价值和理论促进价值。事实上,通过调查,我们不但对我国传媒的公信力现实状况进行了全面描述、梳理和测评判断,同时也进一步完善了我们的方法论体系和相应指标体系的构建。
作者简介
喻国明,男,1957年生于上海,现为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所长。新闻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传媒经济与管理学会会长、中国传播学会副会长、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高校艺委会副会长、中国青少年研究会常务理事等;北京市“跨世纪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及“新世纪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入选人;主持了近200项舆论领域和新闻传播领域的调查研究项目,主要研究领域为新闻传播理论、传媒经济与社会发展、传播学研究方法。 已出版《传媒影响力》、《解析传媒变局》等15都学术专著,发表300余篇学术论文及调研报告。其论文、著作在新闻传播学领域的引文率自2000年至今在中国大陆本学科学者中位列**。
-
饥饿、富裕与道德
¥12.2¥45.0 -
女性生存战争
¥29.9¥66.0 -
从白大褂到病号服:探索医疗中的人性落差
¥18.4¥39.8 -
我们内心的冲突
¥14.4¥42.0 -
世界尽头的咖啡馆
¥16.7¥45.0 -
自卑与超越
¥18.1¥39.8 -
偏见
¥16.1¥56.0 -
书影三叠:人文学术访谈录
¥19.6¥58.0 -
咬文嚼字大赛场
¥12.2¥35.0 -
冬季里的春闱:1977年恢复高考纪实
¥25.0¥75.0 -
说文解字-影印本
¥13.2¥38.0 -
咬文嚼字二百问
¥11.2¥32.0 -
性心理学
¥18.4¥58.0 -
中国人的名·字·号
¥10.0¥28.0 -
人际交往心理学
¥13.0¥38.0 -
乡土中国
¥13.2¥26.0 -
乡土中国-彩色插图版
¥15.7¥39.8 -
通向春天之路:巴勒斯坦的生生死死
¥23.0¥49.0 -
生活的科学
¥10.0¥36.0 -
如何阅读不同的文本
¥14.0¥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