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中国农村减贫研究

中国农村减贫研究

1星价 ¥25.5 (7.5折)
2星价¥25.5 定价¥34.0
图文详情
  • ISBN:9787509513408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58 页
  • 出版时间:2009-05-01
  • 条形码:9787509513408 ; 978-7-5095-1340-8

目录

绪论**章 改革开放——中国发展的宏观环境和减贫体系一、改革开放之前的中国(一)经济结构(二)人口和就业(三)自然条件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展的主要成就(一)宏观经济快速发展(二)经济结构不断优化(三)减贫成绩显著(四)人类发展指数升高(五)千年发展目标进展顺利(六)社会基础设施系统逐渐完善(七)民族自治和融和三、中国发展中的主要问题(一)发展不平衡问题(二)贫困问题依然严峻四、中国特色的反贫困体系(一)有利于穷人的经济增长模式(二)政府主导的开发式扶贫体系(三)农村社会安全网第二章 缓解贫困——中国跨世纪的伟大工程一、减贫战略的阶段特点(一)1978-1985年,制度变革下经济增长引发的大规模缓解贫困(二)1986-2000年,政府主导下的开发式扶贫(三)2001年以来,开发式扶贫与多项惠农减贫政策并举的整合阶段二、减贫目标的实现(一)贫困人口减少(二)贫困群体生存需求的满足(三)贫困群体基本公共服务消费的满足(四)劳动力素质提高(五)贫困群体发展的区域条件得到改善三、减贫成就的影响(一)对弱势群体的赋权,促进社会公平(二)推动经济发展(三)和谐社会关系(四)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五)对全球反贫困贡献巨大第三章 经济增长——中国减贫的动力机制一、宏观经济增长与减贫二、有利于穷人的经济增长政策(一)中国农村土地制度(二)农村分配政策和农产品流通政策(三)农村劳动力流动政策(四)农业生产支持政策(五)区域发展政策三、经济增长的减贫效应(一)中国经济增长的历程(二)中国经济增长对减贫的作用四、农业增长与减贫(一)农业部门经济发展趋势及对中国扶贫的影响(二)农业部门发展与减贫的未来政策选择五、乡镇企业发展与减贫(一)乡镇企业发展对农村减贫的贡献(二)乡镇企业发展对目前及未来农村减贫的作用和挑战(三)非农就业和减贫六、城市化与减贫(一)城市化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村减贫的历史评价(二)城市化进程中的扶贫行动面临的挑战七、相关经济因素与减贫的关系(一)收入分配和减贫(二)国有企业及乡镇企业改革和减贫(三)通货膨胀及农产品价格和减贫(四)贸易市场化和减贫八、城乡经济发展、经济转型与中国的扶贫(一)从统筹城乡的角度全面设计今后的扶贫策略(二)选择有助于解决贫困问题的、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发展战略(三)审慎评估农业在农村扶贫中的作用_第四章 政府主导——中国反贫困的领导、组织和保障一、政府主导的背景和内涵二、政府主导扶贫开发的组织保障三、政府主导扶贫开发的政策体系(一)《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二)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三)西部大开发战略(四)目标瞄准政策和扶贫监测体系四、政府主导的资金投入(一)扶贫资金的分配政策和机制(二)专项扶贫项目的目标和管理机制第五章 社会参与——中国反贫困资源调动的重要补充一、扶贫计划中的社会参与(一)社会参与的理论基础(二)社会参与的运行模式(三)社会参与扶贫的方式(四)社会参与扶贫的成效二、东西部扶贫协作模式三、政府非职能性扶贫模式——政府部门在扶贫中的参与四、社会扶贫工程模式——民间组织在扶贫开发工作中的参与(一)中国民间组织参与扶贫开发工作概况(二)社会扶贫工程模式的特点(三)希望工程(四)春蕾计划(五)幸福工程(六)天使工程五、企业参与扶贫的模式(一)企业和企业家的社会责任(二)参与扶贫的企业类型及参与途径(三)光彩事业第六章 自力更生——中国缓解贫困的立足点一、自力更生的政策内涵(一)自力更生减贫的政策层面(二)贫困类型与自力更生减贫(三)自力更生减贫的内力和外力二、自力更生减贫的环境条件三、乡镇企业发展与自力更生减贫(一)中国乡镇企业发展的历程(二)乡镇企业发展对减贫的贡献(三)贫困地区的乡镇企业发展四、贫困地区劳务输出与自力更生减贫(一)农村劳务输出的政策(二)劳务输出缓解贫困的理论基础(三)贫困地区劳务输出的特点(四)劳务输出对减贫的贡献第七章 开发扶贫——中国缓贫的战略措施一、中国农村扶贫政策的演变(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与完善(二)有力的政府主导(三)开发式扶贫模式的形成(四)开发式扶贫政策与区域经济发展(五)开发式扶贫政策中的瞄准机制(六)开发式扶贫政策与贫困人口的参与(七)开发式扶贫政策与社会参与(八)开发式扶贫政策与国际合作二、开发式扶贫政策的理论基础(一)经济增长是减缓贫困的必要条件(二)人口迁移可以提高穷人的收入水平和生存能力(三)改善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可以为脱贫致富奠定条件(四)为穷人提供稀缺的生产要素有助于解除经济发展的瓶颈(五)穷人赋权和扩大参与是缓解贫困的一项根本保证(六)坚持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协调有助于农村扶贫开发的可持续发展三、针对贫困地区基础设施的扶贫措施——以工代赈(一)以工代赈项目的政策演变(二)以工代赈项目的作用与特点(三)以工代赈项目实施中的问题与完善四、生态环境恶劣地区的扶贫措施——自愿性移民(一)自愿性移民的主要政策(二)自愿性移民搬迁的具体实施(三)自愿性移民搬迁所取得的主要成就(四)自愿性移民搬迁所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完善五、调动信贷资源的扶贫——扶贫贴息贷款(一)扶贫贴息贷款政策的实施与演变(二)扶贫贴息贷款的绩效六、贫困地区跨越式发展的扶贫措施——科技扶贫(一)科技扶贫的主要政策内容(二)科技扶贫的主要成效七、农村社区综合发展的扶贫措施——整村推进
展开全部

节选

《中国农村减贫研究》内容简介:中国人民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已经走过30年的光辉历程。缓解和消除农村贫困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伟大壮举之一。1978-2007年,中国农村没有解决温饱的绝对贫困人口从1978年的2.5亿下降到2007年的1479万。中国农村减贫事业成就了人类历史上的丰功伟绩,政府主导的大规模扶贫模式也为全球反贫困事业树立了榜样。2008年,在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高级别首脑会议上,中国以自1990年以来对全球减贫事业67%的贡献率受到与会者尊重。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