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宋科举制度史
读者评分
4.8分

南宋科举制度史

1星价 ¥45.5 (7.0折)
2星价¥45.5 定价¥65.0
商品评论(6条)
hyl***(三星用户)

好书,推荐一下

中国土地广袤、疆域辽阔,不同区域间因自然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等诸多方面的差异,建构了不同的区域文化。区域文化如同百川归海,共同汇聚成中国文化的大传统,这种大传统如同春风化雨,渗透于各种区域文化之中。在这个过程中,区域文化如同清溪山泉潺潺不息,在中国文化的共同价值取向下,以自己的独特个性支撑着、引领着本地经济社会的发展。

2017-06-12 10:22:25
0 0
hyl***(三星用户)

好书,推荐一下

中国土地广袤、疆域辽阔,不同区域间因自然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等诸多方面的差异,建构了不同的区域文化。区域文化如同百川归海,共同汇聚成中国文化的大传统,这种大传统如同春风化雨,渗透于各种区域文化之中。在这个过程中,区域文化如同清溪山泉潺潺不息,在中国文化的共同价值取向下,以自己的独特个性支撑着、引领着本地经济社会的发展。

2017-06-05 20:51:36
0 0
图文详情
  • ISBN:9787010081236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70
  • 出版时间:2009-11-01
  • 条形码:9787010081236 ; 978-7-01-008123-6

本书特色

南宋科举乃是南宋政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中国科举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上承取士众多、制度趋向严密的北宋科举,下启以八股文取士的明、清科举(元朝科举尚处于过渡时期),认真研究南宋科举,有助于我们了解这项选举制度的利弊和从前期向后期的演变过程,对今天人才的选拔和改进各种考试制度,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南宋空前繁荣的学术文化与科举制度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值得我们加以探索和研究。这就是笔者所以不揣识昧,决定将南宋一朝的科举作为研究对象来撰写本书的原因。

内容简介

    有人将文化比作一条来自老祖宗而又流向未来的河,这是说文化的传统,通过纵向传承和横向传递,生生不息地影响和引领着人们的生存与发展;有人说文化是人类的思想、智慧、信仰、情感和生活的载体、方式和方法,这是将文化作为人们代代相传的生活方式的整体。我们说,文化为群体生活提供规范、方式与环境,文化通过传承为社会进步发挥基础作用,文化会促进或制约经济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文化的力量,已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在人类文化演化的进程中,各种文化都在其内部生成众多的元素、层次与类型,由此决定了文化的多样性与复杂性。
    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来源于其内部生成的多姿多彩;中国文化的历久弥新,取决于其变迁过程中各种元素、层次、类型在内容和结构上通过碰撞、解构、融合而产生的革故鼎新的强大动力。
    中国土地广袤、疆域辽阔,不同区域间因自然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等诸多方面的差异,建构了不同的区域文化。区域文化如同百川归海,共同汇聚成中国文化的大传统,这种大传统如同春风化雨,渗透于各种区域文化之中。在这个过程中,区域文化如同清溪山泉潺潺不息,在中国文化的共同价值取向下,以自己的独特个性支撑着、引领着本地经济社会的发展。

目录

浙江文化研究工程成果文库总序
以杭州(临安)为例还原一个真实的南宋(代序)  
序言
绪论
**章 唐代和北宋的科举
 **节 唐代的科举
   一、科举制度的创立
   二、唐代科举制度的弊病
 第二节 北宋的科举改革
   一、科举条制的改革
   二、考试内容和科目、学校的改革
 第三节 北宋科举中的发解试、省试和殿试
   一、发解试
   二、省试
   三、殿试
 第四节 北宋科举对士人的优待
   一、扩大科举取士,从优任命进士合格者
   二、特奏名的设立
   三、对发解和落第士人的优待
第二章 南宋的发解试
 **节 发解试的种类
    一、流寓试
    二、牒试
    三、国子监试
    四、州郡发解试
    五、对得解举人的优待
  第二节 发解试的解额和州郡贡院
    一、发解试解额的确定和变化
    二、免解
    三、解额的不均
    四、解额不均之害
    五、州郡贡院
第三章 南宋的省试
  **节 类省试
    一、南宋初年的类省试
    二、四川类省试
    三、四川类省试的防弊措施
    四、四川类省试实施的意义
  第二节 省试
    一、省试时间的确定和考试科目的变化
    二、省试考官——帘内官
    三、省试考官——帘外官
    四、举人的考试和录取
……
第四章 南宋的殿试 
第五章 宗室子弟和归正人的科举
第六章 经义标准的变化和对后世八股文形成的影响 
第七章 南宋的制举与武举
第八章 科举舞弊与反舞弊——一场永无休止的“战争”
第九章 对科举官员的问责
第十章 科举制度与南宋社会
附录
后记
编后语
展开全部

节选

《南宋科举制度史》内容简介:有人将文化比作一条来自老祖宗而又流向未来的河,这是说文化的传统,通过纵向传承和横向传递,生生不息地影响和引领着人们的生存与发展;有人说文化是人类的思想、智慧、信仰、情感和生活的载体、方式和方法,这是将文化作为人们代代相传的生活方式的整体。我们说,文化为群体生活提供规范、方式与环境,文化通过传承为社会进步发挥基础作用,文化会促进或制约经济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文化的力量,已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在人类文化演化的进程中,各种文化都在其内部生成众多的元素、层次与类型,由此决定了文化的多样性与复杂性。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来源于其内部生成的多姿多彩;中国文化的历久弥新,取决于其变迁过程中各种元素、层次、类型在内容和结构上通过碰撞、解构、融合而产生的革故鼎新的强大动力。中国土地广袤、疆域辽阔,不同区域间因自然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等诸多方面的差异,建构了不同的区域文化。区域文化如同百川归海,共同汇聚成中国文化的大传统,这种大传统如同春风化雨,渗透于各种区域文化之中。在这个过程中,区域文化如同清溪山泉潺潺不息,在中国文化的共同价值取向下,以自己的独特个性支撑着、引领着本地经济社会的发展。

作者简介

    何忠礼,1938年生,浙江绍兴人。1962年毕业于杭州大学历史系,1978年师从著名宋史专家陈乐素、徐规教授攻读宋代史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从事中国古代史、宋史、中国古代史史料学、中国选举制度史等学科的教学和研究工作。曾先后任浙江省中国古代史重点学科带头人、教授、博士生导师、日本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外国人研究员、广岛大学文学部非常勤讲师等。现为杭州市社会科学院南宋史研究中心主任、
南宋史研究基地首席专家。主要著作有《宋史选举志补正》、《南宋史稿》(政治、军事部分)、《中国古代史史料学》、《科举和宋代社会》、《宋代政治史》等及译著、点校类著作多种。此外,还在中外著名学刊发表过论文百余篇。论著多次获得省、市、校社科优秀成果奖。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