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拖延心理学-向与生俱来的行为顽症宣战-25周年钻石版
读者评分
4.5分

拖延心理学-向与生俱来的行为顽症宣战-25周年钻石版

1星价 ¥29.9 (7.5折)
2星价¥29.9 定价¥39.8
商品评论(8条)
***(二星用户)

为了克服我的拖延症,买了拖延症,里面的例子很贴合实际,有些文字比较晦涩难懂,多读几遍才能理解

2022-06-21 09:17:55
0 0
书破损***(二星用户)

等了很久才下定决心买的书,心理剖析十分细致

2021-12-06 22:46:30
0 0
图文详情
  • ISBN:9787300113906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46页
  • 出版时间:2009-12-01
  • 条形码:9787300113906 ; 978-7-300-11390-6

本书特色

全球首个拖延工作坊创始人、美国权威心理学家联袂出击  风靡全球25年经典之作*新版,抢先登陆中国  资深心理医生李梦潮专文推荐  (25周年钻石版)  向与生俱来的行为顽症宣战  我们都因拖延而焦虑,却又在焦虑中拖延  “明明知道那么多事情堆在眼前:摊开的文件、散乱的衣橱或者只是一个该打的电话、一封该发出去的邮件,还有自己焦急不安的小心脏,可我还是边咬着手指甲边想,再待一会儿,就一下下……”  “我每天都很焦虑,惦记着要做的事,然后却不停地看网页直到半夜,怎么办?”  我们为什么会拖延  “我们都是完美主义者,希望能做好,却害怕失败,所以迟迟不肯迈出**步。”  “有时因为拖延,我们反而阴错阳差做得比较好;有时因为拖延,别人称赞我们的小聪明和高效率;在*后期限过去时,如释重负的感觉也让人很享受。”  “拖延源于厌恶和憎恨。如果我们讨厌某个人、某件事,可能对于这个人和这件事消极怠工,作为另类反抗的一种形式……”  克服拖延的**步  请摒弃你对拖延的恐惧、羞耻、担忧以及自我憎恶,只有在宽容乐观的态度和心平气和的情绪下,你才能看清自己为什么会拖延,才有可能让拖延之手从你的生活中松开!点击免费阅读更多章节:拖延心理学

内容简介

从学生到科学家,从秘书到总裁,从家庭主妇到销售员,拖延的问题几乎会影响到每一个人。本书的两位作者基于他们倍受好评和极具开创性的拖延工作坊和从众多心理咨询领域中汲取的丰富理论和经验,对拖延作了一次仔细、详尽、有时也颇为幽默的探索。
  通过鉴别和检查那些我们将事情推掉的背后原因——对失败、成功、控制、疏远和依附的恐惧,加上我们的时间概念问题和大脑的神经学因素——为我们学会怎样理解拖延的冲动以及怎样以全新方式采取行动做了一件非常扎实的基础工作。
  作者为我们提供了达成目标、管理时间、谋求支持和处理压力等一系列方案来克服拖延问题,她们提供的方案极为实用并经受过实践的检验。本书还考虑到工作和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的当代文化诉求,以及诸如注意力缺失紊乱症、执行功能障碍症等神经认知问题对拖延的影响。本书甚至还为生活和工作在拖延者身边的人群提供了不少实用性建议。

目录

序言
**部分 拖延vs行为
 第1章 质疑拖延:是可恶的坏习惯还是应得的报应
 第2章 审问拖延:被架在审判席上的失败恐惧症
 第3章 对话拖延:拖延你好,成功再见
第二部分 拖延vs心理
 第4章 挣扎中的拖延者:成为战败者怎么办
 第5章 心理舒适区:对亲近与疏远的恐惧
 第6章 拖延时钟:你知道现在几点吗
第三部分 拖延vs大脑
 第7章 世界上存在“拖延基因”吗
 第8章 如何打造大脑的全局领导力
 第9章 你是怎样变成一个拖延者的
 第10章 拖延行为模式的法庭大调查
第四部分 拖延vs 征服之战
 第11章 作战前传: 拖延大盘点
 第12章 作战武器: 明确的目标与可行性的计划
 第13章 作战方法a:学会怎样判断时间
 第14章 作战方法b:学会“接受”和“拒绝”
 第15章 作战方法c:利用你的身体减轻拖延
第五部分 拖延vs建议
 第16章 对患有注意力缺失紊乱和执行功能障碍拖延者的一些建议
 第17章 巧妙应对造成拖延的文化压力
 第18章 聪明摆脱被动拖延的怪圈
附录一 拖延研究25年
附录二 拖延处理技巧汇编
展开全部

节选

《拖延心理学》内容简介:写书的人往往被认为对他们的写作倾向有着非常深入的了解。确实,我们对拖延心理的了解可以说是彻头彻尾的:我们两个都知道对方的那些丑事,我们都经历过许多通宵开夜车的日子,也曾为写博士论文而挣扎了多年,经常要缴纳税收滞纳金,并常常为自己的拖延而编造种种故事情节(*为极端的例子是说自己家里死了人)。

相关资料

许多拖延者发现拖延似乎有其自身的生命和意志。他们将之比拟为乘坐在一辆过山车上,情绪随之起起落落,虽然他们想要事情有所进展,但是*终却不可避免地慢了下来。他们开始了一项新的任务,并努力想要完成它,在这个过程中,一连串的思绪、情感和行为波动影响了他们,它们呈现出诸多共性,我们称之为“拖延怪圈”。对此,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体验。你或许在几个星期、几个月,甚至几年时间内都挣扎在这个怪圈当中,或者,你也可能从头到尾只需要几个小时就经历了一个怪圈。1.“这次我想早点开始。”在一开始,拖延者往往信心满满。当你刚刚接受一个任务时,总觉得自己这一次一定会以一种有条不紊的方式将它完成。虽然你感到自己不能够或者不愿意马上就开始,但是你还是相信:不管怎么样,事情不需要你做什么特别的安排,总会自然而然地启动。只有当一段时间过去之后,你发现这一次的情况并不比以前好多少的时候,你的希望才变成了担忧。 2.“我得马上开始。” 早点开始的时机已经失去了,这一次想要好好做的幻想破灭了。你开始焦虑,压力也逐渐加重。你不再盼望自己会自发地开始上手做事,开始感到需要马上得做点什么,但是离*后期限还远着呢,所以你还是抱着一些希望。 3.“我不开始又怎么样呢?” 时间又过去了,你还是没有上手做事,现在的问题不再是如何有一个理想的开端,甚至也不再是如何给自己做事的压力,而是一种不详的预感取代了所有那些剩余的乐观情绪。想到自己可能永远也不会开始,你的脑海中不禁闪现出那些可能会永远地毁了你生活的可怕后果。此时,你可能会感到自己几近瘫痪,同时,一连串的想法在大脑中打转:a.“我应该早点开始。”回顾自己所浪费的时间,你意识到已经无法挽回了,只能沉痛地责备自己。如今站在悬崖边缘,你后悔不已,知道你应该早一点开始做事。一个拖延者这样说道:“我处于不停的哀叹之中。”b.“我可以做任何事,除了这件

作者简介

简·博克和莱诺拉·袁她们两人是心理学博士、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资深心理咨询师。
  从1979年开始就为学生中的拖延者创设了**个团体治疗课程,曾经出现在《奥普拉》和《20/20》等电视节目中,同时也是《纽约时报》、《今日美国》、《洛杉矶时报》、《人物》和《当代心理学》等出版物的专访对象。
  一直致力于为全美国的学生、公司组织和公众团体提供治疗的心理工作坊和专题演讲方面的服务,终年活跃在伯克利、斯坦福大学的讲坛。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