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导读与释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导读与释义

1星价 ¥10.2 (3.2折)
2星价¥9.9 定价¥32.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802196919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52
  • 出版时间:2010-03-01
  • 条形码:9787802196919 ; 978-7-80219-691-9

本书特色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导读与释义》是由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出版的。

内容简介

选举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础,选举法是保障公民依法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依法产生各级人大代表的重要法律。选举法*早于1953年制定,1979年重新修订,其后经过四次修改。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坚定不移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扩大人民民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建议逐步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的要求,在总结实践经验、广泛征求意见、反复审议讨论的基础上,2010年3月14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的决定》,对选举法进行了第五次部分修改。
这次选举法修改,重点是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的要求,同时对选举法其他内容进行必要的修改。按照“三个平等”的要求,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完善选举制度,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内容,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举措,将进一步保障城乡居民享有平等的选举权,推进我国的人权事业不断发展,对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和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目录

**编 选举法修改导读
 一、选举、选举制度与选举法
 二、建国以来我国选举制度的历史发展
 三、我国选举制度的基本原则
 四、充分发扬民主贯彻于选举法修改的全过程
 五、选举法修改的指导思想和工作原则
 六、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
 七、选举法修改的其他主要内容
 八、选举法修改的重要意义
第二编 选举法条 文释义
 **章 总则
  **条 [立法依据]
  第二条 [选举方式]
  第三条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第四条 [一人一票原则]
  第五条 [解放军选举办法]
  第六条 [人大代表的广泛性]
  第七条 [选举经费]
 第二章 选举机构
 第八条 [选举的主持]
  第九条 [选举委员会的人员组成]
  第十条 [选举委员会职责和工作要求]
 第三章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额
  第十一条 [地方各级人大代表名额]
  第十二条 [地方各级人大代表具体名额的确定]
  第十三条 [地方各级人大代表名额变动]
  第十四条 [地方各级人大代表名额分配]
 第四章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额
 第十五条 [全国人大代表选举单位和名额]
 第十六条 [全国人大代表名额分配].
 第十七条 [少数民族应选全国人大代表]
 第五章 各少数民族的选举
 第十八条 [聚居少数民族的代表名额]
 第十九条 [自治地方其他民族的代表名额]
 第二十条 [散居少数民族的代表名额]
 第二十一条 [少数民族单独选举或联合选举]
 第二十二条 [选举文件的民族文字]
 第二十三条 [少数民族选举的其他事项]
 第六章 选区划分
 第二十四条 [选区划分的原则]
 第二十五条 [各选区应大体相等]
 第七章 选民登记
 第二十六条 [选民资格的确认]
 第二十七条 [选民名单的公布]
 第二十八条 [对选民名单不同意见的处理]
……
第三编 选举法及相关文件
展开全部

节选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导读与释义》内容简介:选举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础,选举法是保障公民依法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依法产生各级人大代表的重要法律。选举法*早于1953年制定,1979年重新修订,其后经过四次修改。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坚定不移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扩大人民民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建议逐步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