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国教育名家思想

包邮外国教育名家思想

¥14.9 (5.0折) ?
1星价 ¥14.9
2星价¥14.9 定价¥30.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62241959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53 页
  • 出版时间:2010-04-01
  • 条形码:9787562241959 ; 978-7-5622-4195-9

内容简介

人类社会产生后,作为人类自身繁衍,特别是延续人类精神成果的手段,教育就随之产生了,关于教育的观念也产生了。自进入文明时代以来,世界各国,历朝历代,都有许多志士仁人热衷于教育事业,筚路蓝缕,克服一切困难,献身于此,不仅留下众多思想成果,也留下不少动人佳话。

目录

前言
西方启发式教育法的先驱——苏格拉底
一、生平及世界观
(一)生平及教育活动
(二)哲学观
二、苏格拉底的教育观
(一)教育的作用及意义
(二)教育的目的
(三)论德育
(四)论知识学习
三、苏格拉底问答法
四、苏格拉底的历史地位
泛智理想的追求者——夸美纽斯
一、生平、著作及思想特点
(一)时代背景
(二)生平与著作
(三)思想特点
二、夸美纽斯的泛智教育思想
(一)教育的目的与作用
(二)教育的主导原则
(三)教学理论
(四)德育及体育
(五)学制
(六)学校及班级管理
三、夸美纽斯的历史地位
“白板说”及绅士教育的倡导者——洛克
一、生平、世界观及教育代表作
二、论教育的目的、任务及作用
三、绅士家庭教育理论
(一)体育与养护
(二)德育
(三)智育
四、洛克的历史地位
儿童权益的守护神——卢梭
一、生平及世界观
二、自然教育理论
(一)欧洲沿袭的儿童观
(二)自然教育的实质
(三)自然教育的目标及原则
(四)儿童年龄分期
三、论婴幼儿期的教育
四、论童年期的教育
五、论少年期的教育
(一)智育
(二)劳动教育
六、论青年期的教育
(一)德育
(二)性教育
七、卢梭的历史地位
人道理想与信念的践行者——裴斯泰洛齐
一、生平及教育实践
(一)出生及背景
(二)与安娜的相识相恋结合
(三)教育实验
二、自然主义的和谐教育观——教育目的论
(一)自然主义教育思想
(二)和谐教育思想及教育的终目的
三、慈爱的儿童之父——爱的教育论
(一)慈爱的儿童之父
(二)家庭式的学校教育
(三)道德教育的真谛
四、开创教育与心理的联姻——教育心理学化
(一)教育心理学化产生的背景
(二)教育心理学化的基本内涵
(三)直观性教学
(四)初等教育改革的核心——要素教育论
五、裴斯泰洛齐的历史地位
传统教育的代表——赫尔巴特
一、生平、著作与世界观
二、伦理学思想和教育目的
(一)伦理学思想
(二)教育的目的
三、论儿童的管理
四、心理学和教学理论
(一)心理学的基本观点
(二)教学理论
五、论训育
六、赫尔巴特的历史地位
实用主义教育的大师——杜威
一、生平与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
(一)生平
(二)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及思想渊源
二、论教育中的“双中心”
(一)儿童中心论
(二)社会中心论
三、论教育的本质
(一)教育即生长
(二)教育即经验的改造
(三)教育即生活
(四)三个命题的关系及杜威教育本质论的特点
四、教育目的论
(一)教育与个人发展的关系
(二)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三)历史上有代表性的教育目的论
(四)杜威的观点
五、论学校
(一)“学校即社会”的涵义
(二)“学校即社会”的意义
六、教学论
(一)课程与教材
(二)教学方法论原则——“从做中学”
(三)思维步骤与教学法要素
七、论儿童个性的形成及发展
八、论德育
九、职业教育观
十、杜威教育思想的特点及评价
童年世界的揭秘者——蒙台梭利
一、生平与主要教育活动
二、儿童发展观
三、蒙台梭利教学法的主要内容
(一)感官教育
(二)初步的知识学习
(三)实际生活练习
四、论自由、纪律与工作
(一)自由
(二)纪律
(三)工作
……
全人教育思想的——小原国芳
不良儿童的救赎者——马卡连柯
和谐发展乐章的奏鸣者——苏霍姆林斯基
解放教育思想的探索者——弗莱雷
展开全部

节选

《外国教育名家思想》内容简介:人类社会产生后,作为人类自身繁衍,特别是延续人类精神成果的手段,教育就随之产生了,关于教育的观念也产生了。自进入文明时代以来,世界各国,历朝历代,都有许多志士仁人热衷于教育事业,筚路蓝缕,克服一切困难,献身于此,不仅留下众多思想成果,也留下不少动人佳话。

相关资料

插图:(一)慈爱的儿童之父前已提及,裴氏生活的年代,农民受到封建阶级和新兴资产阶级的双重压迫,生活穷困潦倒,迫使他们不得不把子女一起带去做工或很少顾及子女的成长。这样,穷人的子女从小就失去了受教育的机会,有的儿童甚至沦为流落街头的孤儿。裴斯泰洛齐见状于心不忍,在新庄农场捉襟见肘的情况下,仍收容了几十名流浪儿童。新庄“贫儿之家”的创立是裴氏爱的教育思想的**次可贵尝试。在“贫儿之家”,裴斯泰洛齐与孤儿们同甘共苦,吃在一起,住在一起,生活在一起。作为一名教师,裴斯泰洛齐教授孤儿们读、写、算等基础知识,还教会他们种田、纺纱、织布等手工艺技术,使他们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更重要的是,作为一名慈祥、仁爱的父亲,他给予他们足够的父爱及家庭关怀,使他们在这所孤儿院不再感到孤独,让其体会到那种久违的家庭般的温馨。因此,虽然他们贫穷,他们是孤儿,但是却一样能感受到家庭的温暖,感受到情同手足的“爱”。在斯坦兹教育实验中,儿童的健康状态极为恶劣,出身背景也参差不齐。他曾描述道:“当孩子们来到孤儿院时……大多数身体有缺陷,很多人有慢性皮肤病,致使他们步履不便,或是头上痒痛,或是衣衫褴褛,满身虱子。很多人骨瘦如柴,形容枯槁,目光无力;有的是不知羞耻,习于乞求、伪善和各种欺骗;另一些儿童为不幸所折腾,变成没有耐心的、猜疑的、胆怯的人,完全缺乏情感,其中也有娇宠成性的儿童,他们只知道享受,因此显得自命不凡,不和人们来往,歧视同伴中的小乞儿,不和他们平等相处,似乎很难使自己适应于这种场所和他们的旧习惯大不相同的生活方式。但是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地方,就是由于缺乏身体的和心智的活动,大家都是一贯怠惰。10个孩子中难得有一个是认识字母的,至于其他知识,当然更不必谈起了。”①即便是孩子们处于极其恶劣的状况,裴斯泰洛齐也丝毫没有退缩。他总是能发现每个孩子恶劣缺点下所隐藏的优点,并且极力去呵护他们,启发和激励他们的智慧和天赋,扬善避恶,取长补短。在斯坦兹孤儿院,几乎是裴斯泰洛齐一个人赤手空拳,照顾80多个年龄不等的流浪儿。人数是如此之多,任务是如此之艰巨,但是他的实验却是如此的成功,孩子们的健康状况不断好转,开始和睦相处,都把裴斯泰洛齐当做他们的亲生“父亲”,当做他们无话不说的亲密朋友。裴氏用爱去感化学生,让学生在学校中感觉到家庭的温暖,他把爱的教育实施于每一个学生身上,真正履行了一位慈父的职责。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