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现代货币银行学教程-(第四版)
读者评分
5分

现代货币银行学教程-(第四版)

1星价 ¥24.7 (6.5折)
2星价¥24.7 定价¥38.0
商品评论(1条)
Fed***(三星用户)

考研参考书内容简洁

经济学基础类的教科书胜在简明,但是货币银行学的基础内容还是展示完成了。

2019-05-08 22:35:08
0 0
图文详情
  • ISBN:9787309071917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438页
  • 出版时间:2010-05-01
  • 条形码:9787309071917 ; 978-7-309-07191-7

本书特色

《现代货币银行学教程(第4版)》为复旦博学·金融学系列

内容简介

《现代货币银行学教程(第4版)》是“复旦博学·金融学系列”之一。全书共分九章,对货币和货币制度、金融市场运行机制、金融中介机构体系、中央银行及其调控机制、商业银行、金融深化与金融创新理论、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理论、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理论等方面作了详细的分析。与第三版相比,第四版作了如下改进: (1)第三章中增加了本轮金融危机发展过程中的相关金融衍生产品的内容。 (2)第五章中增加了我国公开市场操作的介绍;近年中央银行主要货币政策及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发达国家货币政策发展的新变化。 (3)第七章中增加了货币供给内生性与外生性的内容。 (4)第八章中增加了理性预期的货币理论。 (5)更新和充实了部分数据。 《现代货币银行学教程(第4版)》的特点是,内容比较系统完整,涵盖了现代货币金融理论与实践的主要领域和前沿;理论与实务并重;注意广度与深度结合。为帮助读者理解与进一步思考所学内容,每章后有内容提要、基本概念及思考题。

目录

**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节 货币的本质一、货币的产生二、货币的本质三、货币形式的发展第二节 货币的职能一、价值尺度二、流通手段三、贮藏手段四、支付手段五、世界货币第三节 货币制度的演变和发展一、货币制度的形成二、货币制度的基本内容三、货币制度的演变第四节 货币的层次和衡量一、货币层次的划分二、货币层次划分的现实意义第二章 信用和利率**节 信用的产生与发展一、信用的产生二、信用的发展第二节 信用形式和信用工具一、信用的基本形式二、信用工具第三节 利息和利率一、利息的本质二、利率的分类三、利率的作用和结构四、利率决定的理论分析第三章 金融市场**节 金融市场概述一、资金的融通二、直接融通和间接融通三、金融的基本特点四、金融市场的分类五、金融市场形成的基本条件第二节 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一、货币市场及其工具二、资本市场及其工具第三节 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一、一级市场的运行二、二级市场的运行第四节 金融衍生工具一、金融衍生工具的种类二、金融衍生工具在全球的发展三、金融衍生工具在我国的发展现状第五节 金融资产组合一、决定金融资产需求的因素二、金融市场中的风险分析三、马可维茨的证券组合理论四、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五、套利定价理论(APT)第四章 商业银行**节 现代银行制度的产生和发展一、现代银行业的产生二、金融机构体系结构第二节 商业银行的地位和组织形式一、商业银行的特殊地位二、商业银行的组织形式三、现代商业银行发展的趋势第三节 商业银行的业务一、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二、负债业务三、资产业务四、表外业务五、中间业务六、我国商业银行体系资产负债规模发展迅速第四节 商业银行的管理理论一、商业银行的经营方针二、资产管理三、负债管理四、资产负债联合管理五、中间业务管理理论第五节 商业银行的业务创新与发展方向一、规避行政管理的创新二、规避利率风险的创新三、技术创新四、电子时代的银行五、分业经营与混业经营第六节 商业银行的危机与监管信息不对称: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二、信息不对称增大贷款风险及其解决办法三、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银行业监管新问题四、巴塞尔资本协议第七节 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与收缩一、商业银行信用创造的前提条件二、商业银行创造信用的过程三、存款收缩过程四、存款乘数五、货币乘数第五章 中央银行**节 中央银行的产生和发展一、中央银行产生的历史必然性二、中央银行的发展三、中央银行在中国的发展第二节 中央银行体制比较一、中央银行的所有制形式二、中央银行的组织结构三、中央银行与政府的关系四、中央银行的管理体制五、特殊的中央银行制度六、美国联邦储备体系第三节 中央银行的性质和职能二、中央银行的性质二中央银行的职能三、中央银行的绌立性问题第四节 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一、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二、影响基础货币的因素三、财政赤字和基础货币第五节 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一、货币政策的目标……第六章 金融抑制、深化和创新第七章 货币理论(上)第八章 货币理伦(中)第九章 货币理论(下)编著者说明第二版说明主要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节选

《现代货币银行学教程(第4版)》是“复旦博学·金融学系列”之一。全书共分九章,对货币和货币制度、金融市场运行机制、金融中介机构体系、中央银行及其调控机制、商业银行、金融深化与金融创新理论、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理论、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理论等方面作了详细的分析。与第三版相比,第四版作了如下改进:(1)第三章中增加了本轮金融危机发展过程中的相关金融衍生产品的内容。(2)第五章中增加了我国公开市场操作的介绍;近年中央银行主要货币政策及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发达国家货币政策发展的新变化。(3)第七章中增加了货币供给内生性与外生性的内容。(4)第八章中增加了理性预期的货币理论。(5)更新和充实了部分数据。《现代货币银行学教程(第4版)》的特点是,内容比较系统完整,涵盖了现代货币金融理论与实践的主要领域和前沿;理论与实务并重;注意广度与深度结合。为帮助读者理解与进一步思考所学内容,每章后有内容提要、基本概念及思考题。

相关资料

插图:二、货币的本质货币是商品,货币的根源在于商品本身,这是为价值形式发展的历史所证实了的结论。但货币不是普通的商品,而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并体现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这就是货币的本质的规定。首先,货币是一般等价物。从货币起源的分析中可以看出,货币首先是商品,具有商品的共性,即都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都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如果货币没有商品的共性,那么它就失去了与其他商品相交换的基础,也就不可能在交换过程中被分离出来充当一般等价物。然而,货币又是和普通商品不同的特殊商品。作为一般等价物,它具有两个基本特征:**,货币是表现一切商品价值的材料。普通商品直接表现出其使用价值,但其价值必须在交换中由另一商品来体现。货币是以价值的体现物出现的,在商品交换中直接体现商品的价值。一种商品只要能交换到货币,就使生产它的私人劳动转化为社会劳动,商品的价值得到了体现。因而,货币就成为商品世界唯一的核算社会劳动的工具。第二,货币具有直接同所有商品相交换的能力。普通商品只能以其特定的使用价值去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因而不可能同其他一切商品直接交换。货币是人们普遍接受的一种商品,是财富的代表,拥有它就意味着能够去换取各种使用价值。因此,货币成为每个商品生产者所追求的对象,货币也就具有了直接同一切商品相交换的能力。

作者简介

胡庆康,男,1942年生。复旦大学国际金融系教授、博士生导师。1999-2000年任国际金融系系主任,1981-1983年在美国西北大学经济系进修,主攻财政金融,回国后筹建国际金融专业。1990年赴香港浸会大学经济系访问讲学。长期从事“货币银行学”的教学和研究。著有《现代货币银行学教程》(1997年被列为国家教委推荐教材,1998年获上海市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一等奖),《现代公共财政学》(1999年上海市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二等奖)。发表论文几十篇,主要有“证券市场的理论与实践”、“中国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论中央银行监管”和“合业经营:金融体制改革的基本趋势”等。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