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跨文化的文学理论研究-第3辑

跨文化的文学理论研究-第3辑

1星价 ¥34.6 (7.2折)
2星价¥34.6 定价¥4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301171776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324
  • 出版时间:2010-06-01
  • 条形码:9787301171776 ; 978-7-301-17177-6

本书特色

《跨文化的文学理论研究(第3辑)》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内容简介

本书以“跨文化”的视界来检阅当代国外文论,分析其差异性与多形态性、互动性与共通性。本书专注于法、德、俄苏、英、美、意、日以及希腊、印度等国文论名家名说与中国文论之多向度跨文化的比较,呈现出中国社会科学院从事外国文论研究的学者们承接钱钟书先生的遗训,在跨文化的文学理论园地坚守耕耘,在比较诗学的深度拓展上有所作为的*新印迹。

目录

卷首语
“复调”、“对话”、“狂欢化”之后与之外——当代中国学界巴赫金研究的新进展
列维—斯特劳斯的全人类视野及对话和颠覆思想
跨文化:俄国现实主义文论的旅行与重建
西方女性主义文论在日本与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本土化的比较研究
雷蒙德·威廉姆斯的理论遗产
圣伯夫:在现代性的门槛上
从对话原则引出的双重推论(une double r6duction a partir du principe dialogique et a propos de ce principe)
故事结构的逻辑语义
哈贝马斯与霍克海默、阿多诺的“纠缠”——兼谈《启蒙辩证法》的“总体性”
胡适版的“欧洲各国国语史”:作为旁证的伪证
以文学为业——罗伯特·穆齐尔的“诗人图”
“你是神,还是凡人?”——荷马史诗里人物辨识神人现象的文本解读(三)
文学作品/文本理论研究的基本旨趣
在对话中生成的文本——巴赫金“文本理论”略说
从作品到文本——谈中外文学关系研究的一个维度
中国比较文学发展演化的历史脉络
外国文学理论学科建设总结报告(2004—2008)
2009年度外国文学理论学科发展报告
展开全部

节选

《跨文化的文学理论研究(第3辑)》以“跨文化”的视界来检阅当代国外文论,分析其差异性与多形态性、互动性与共通性。《跨文化的文学理论研究(第3辑)》专注于法、德、俄苏、英、美、意、日以及希腊、印度等国文论名家名说与中国文论之多向度跨文化的比较,呈现出中国社会科学院从事外国文论研究的学者们承接钱钟书先生的遗训,在跨文化的文学理论园地坚守耕耘,在比较诗学的深度拓展上有所作为的*新印迹。

相关资料

插图:巴赫金的理论学说是在十分丰富而复杂的语境中产生的,是在与马克思主义,与形式主义,与结构主义,与后结构主义,与现象学,与符号学,与阐释学,与历史诗学,与存在主义,与精神分析文论等多种思潮流派的对话与潜对话中产生的。巴赫金研究的深化,必然推动学者们进入巴赫金理论学说的语境梳理。这一语境梳理,经常是以比较研究、影响研究的方式来展开的。诸如巴赫金与伽达默尔,与哈贝马斯,与克里斯蒂瓦,与巴特,与雅各布森,与洛特曼;或者,巴赫金与钟敬文,与朱光潜,与冯梦龙,都已经是中国学者探讨的话题。巴赫金与马克思主义。有几种观点。其一是认为巴赫金对现实的思考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有相同之处,因而巴赫金是一位马克思主义者。有文章指出,巴赫金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家,他探讨了当时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家所不予注意的问题;但从他的《马克思主义与语言哲学》和他对形式主义、弗洛伊德主义的评论来看,他确实是从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探讨语言理论、文艺理论问题、精神分析问题,而且实际上比那时一些自称为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家的人要深刻得多、准确得多②;有文章认为,巴赫金理论根植于社会主义国家的文化经验,与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体系一脉相承③。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