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书章句集注
读者评分
5分

四书章句集注

1星价 ¥22.4 (8.0折)
2星价¥22.4 定价¥28.0
商品评论(6条)
蓝羽四***(三星用户)

品相很好,值得购买

2020-06-11 10:16:19
0 0
wsz***(三星用户)

了解朱子思想的途径

“朱熹《四书集注》,为其生平极矜慎之作,可读,但其中有随入宋儒理障处,宜分别观之。”(梁启超)

2018-06-21 14:55:47
0 0
图文详情
  • ISBN:9787101074604
  • 装帧:70g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大32
  • 页数:365
  • 出版时间:2011-01-01
  • 条形码:9787101074604 ; 978-7-101-07460-4

本书特色

将这四部书合为一书,始于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在编排次序上,首列《大学》,次列《论语》和《孟子》,*后列《中庸》。他的意图是要人先读《大学》,以定其规模;次读《论语》,以立其根本;次读《孟子》,观其发越;次读《中庸》,以求古人微妙之处。《大学》被朱熹视为修身治人的规模和为学的纲目。他说:“先读《大学》,立其纲领,其他经皆杂说在里许。通得《大学》了,去看他经,方见得此是格物知事,此是正心诚意事,此是修身事,此是齐家、治国、平天下事。”对于《中庸》,朱熹认为它是孔门传授心法的经典,并引用程颐的话,说“这本书一开始说的是一个道理,中途便散为万事万物的道理,到了末尾又合为一个道理。把它放开,和所有的事物都是相通的,将它收回来看,它又是那么神秘。”由此不难看出,朱熹把《大学》视为理学的纲领,而把《中庸》视为理学的精髓。 此外,朱熹认为《论语》和《孟子》也是一定要读的,“以探其本”。他说:“学者之要务,反求诸己而已。反求诸己,别无要妙,《语》、《孟》二书,精之熟之,求见圣贤所以用意处,佩服而力持之可也。”这不仅进一步巩固了《论语》的地位,而且进一步提高了《孟子》的地位。对于孔孟形象及其精神的重塑与发挥、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汇聚和提炼,朱熹的功劳不可磨灭。《四书章句集注》就是他重塑孔孟形象、发挥儒家精神、宣传理学道义的*简要、*普及、***的一部教科书。因此,有人说它的地位几乎和欧美的《圣经》、阿拉伯**的《古兰经》相等。 朱熹几乎用了毕生精力研究“四书”。他在34岁时写成了《论语要义》,10年后又写四书章句集注成《论语正义》,之后又写《论语集注》、《孟子集注》、《论语或问》、《孟子或问》。60岁时,他撰写《大学章句》、《中庸章句》,之后还写了《大学或问》、《中庸或问》。他在临死前三日还修改《大学·诚意章》的注释。“四书”经过他的反复研究,颇为完整,条理贯通,无所不备。“四书”在南宋以后之所以能代替“五经”的**,与朱熹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在注释方式上,朱熹不同于汉唐学者的作风。汉唐学者注释,注重经书的原本,文字的训诂和名物的考证分量很重,做法繁琐。朱熹注释则注重阐发“四书”中的义理,并往往加以引申和发挥,其意已超出“四书”之外。总之,朱熹注释“四书”,目的不仅仅是整理和规范儒家思想,宣扬和贯彻儒家精神,其*主要的目的是把“四书”纳入到自己的理学轨道,用“四书”中的哲理作为构造自己整个思想体系的间架。从这个意义上说,《四书章句集注》不仅是儒家学说的大成,而且是朱熹儒学体系的基础。

内容简介

《四书章句集注》为朱熹*有代表性的著作之一。该书文字洗练,对《四书》训诂文字,疏通文理,注重义理阐发,从整体上探求与把握儒学精义,堪称解读《四书》的经典之作。

目录

大学章句
  大学章句序
  大学章句
中庸章句
 中庸章句序
 中庸章句
论语集注
 论语序说
 读论语孟子法
 卷一
  学而**
  为政第二
 卷二
  八佾第三
  里仁第四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朱熹(1130-1200) 南宋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宋代理学集大成者。字元晦、仲晦,号晦庵。婺源县(原属徽州地区)人。出生于福建尤溪县,南宋绍兴十八年(1148年)中进士,历任左迪功郎、转运副使、焕章阁待制、秘书修撰、宝文阁待制等职,死后诣赠"太师",封"徽国公"。朱熹少年得志,但由于它的政治立场和思想观念与当权者相逆,所以仕途颇为坎坷。晚年个人失意,国家也日趋崩溃,他在寂寞和痛苦之中,一方面发愤著书立说,一方面寄情山水以消愁。绍熙四年(1193年),朱熹在福建建阳的考亭筑室课徒,四方慕名而来者很多,由此创立了在理学历史上影响深远的考亭学派。朱熹死后,送葬弟子竟至千人。生平著述极丰,如《四书章句集注》、《诗集传》、《朱子语类》、《文公家礼》、《朱晦庵集》等。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