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典目录与国学源流

古典目录与国学源流

1星价 ¥24.0 (7.5折)
2星价¥24.0 定价¥32.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101082982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405
  • 出版时间:2020-12-01
  • 条形码:9787101082982 ; 978-7-101-08298-2

本书特色

《古典目录与国学源流(大学用书)》的主旨即在通过分析从刘向、刘歆《七略》到张之洞《书目答问》的古典目录学,揭示中国传统学术的源流与格局。在我们使用古典目录学这个名称时,意味着我们能够在古典目录学与现代目录学之间可以做出明确的区分。通常认为,所谓古典目录学,是指自汉代至清末的传统目录,有固有学术文献及佛藏、道藏三大系统,体制上则包括分类、序与提要诸项,重视书籍的内容;而现代目录学始于近代洋务运动中的西学书目以及清末公共图书馆的书目,体制上则引入了西式按学科或索引方式的分类法,与中国固有的分类法相糅杂,由重书籍的内容,渐转为重视书籍的外部标识与形式。本书由王锦民著。

内容简介

本书对《别录》、《七略》、《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志》、大藏经、道藏、《崇文总目》、《郡斋读书志》、《直斋书录解题》、《通志·艺文略》、《校雠通义》、《四库全书总目》等各历史时期有代表性的目录学典籍进行了梳理,由此对中国目录学史的发展轨迹做了全景式概括,论域涉及儒、释、道等多个方面。在对各种目录学典籍探讨的过程中,关注了各个时段的学术流变。本书于目录学与国学纲举目张,既有提纲挈领式的宏观考察,又有细致深入的微观探析,对读者研治目录学或国学均有所助益。

目录

**章 导论——古典目录学与学术史一、文献、学术与目录二、古典目录学的体制与功用三、古典目录的主要类型第二章 刘向、刘歆的功绩——文献传统的起源与目录学的奠基一、文献传统的起源二、秦汉之际的典籍聚散三、刘向《别录》与刘歆《七略》四、学术的源流与格局第三章 《汉书·艺文志》(一)——《六艺略》与经学传统一、班固与《汉书·艺文志》二、<易》学的传统三、《书》学的传统四、《诗》学的传统五、《礼》学的传统(附《乐记》)六、《春秋》学的传统第四章 《汉书·艺文志》(二)——诸子、诗赋及其他学术一、诸子出于王官说二、儒家诸子三、道家诸子四、阴阳、法、名、墨、杂五、诗赋六、兵书、数术、方技第五章 《隋书·经籍志》(一)——四部分类与正史艺文志传统一、魏晋六朝目录学的发展二、《隋书·经籍志》的结构与主旨三、四部分类与学术的分合四、正史艺文志的传统第六章 《隋书·经籍志》(二)——自东汉到六朝的四部学术演变一、经部学术之演变二、史部学术之演变三、子部学术之演变四、集部学术之演变第七章 佛录传统的奠立——佛经翻译与晋唐佛典目录一、佛经翻译小史二、汉文佛典的自立三、传统目录对于佛教文献的著录四、佛典目录的创始与集大成五、大乘经五大部……第八章 大藏经与佛藏提要目录——大藏经刊印、提要目录佛录的优长第九章 道藏之广纳百川——道藏目录体系与道学源流第十章 从《崇文总目》到两解题——宋代的目录与宋学流变第十一章 会通与辨章——郑樵与章学诚的校雠学第十二章 《四库全书总目》(一)——传统学术与文献的集大成工程第十三章 学中**紧要事——清人治学目录举要
展开全部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