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分
于志钧-中国太极拳史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
- ISBN:9787300145242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422
- 出版时间:2012-04-01
- 条形码:9787300145242 ; 978-7-300-14524-2
本书特色
少林拳是印度高僧东渡创造的吗?内家拳是武当丹士张三丰创造的吗?武当内家拳有什么意义?内家拳与太极拳有关系吗?为什么太极拳把自己归入内家拳?
太极拳形成一种产业,成为一部分人的谋生手段,太极拳成了商品。“各式”太极拳成了品牌,标榜“正宗”就是理所当然的了。
真实的历史只能有一个,是什么?
于志钧的这本《中国太极拳史》以“太极拳是谁发明的”为主线展开,追溯了中国太极拳的发展变迁史;并对太极拳史上的一些存疑问题,如太极拳的源流、创始者等都作了详细考证。
内容简介
太极拳是中国传统文化结晶的一个表现,它体现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社会发展的脉络,是多元文化的传承、技击理论的指导、技击方法的发展和实战经验的总结。作为非编年史的太极拳史书,作者把现存于太极拳界的矛盾冲突化于无形,不虚美、不隐恶,以“太极拳是谁发明的”为主线展开,追溯了中国太极拳的发展变迁史;并对太极拳史上的一些存疑问题,如太极拳的源流、创始者等都作了详细考证。为了写好这本书,作者四上武当山,三赴永年广府城,两赴河南省温县陈家沟,进行调查研究;阅读了大量有关史料、文献,历时二十载;反复取证、修正,四易其稿,始成。书中配有精美的图片,充分展现了作为中华文明瑰宝的中国太极拳的发展和变迁。
目录
肖维佳序
自序
凡例
不虚美!不隐恶!(代前言)
**篇 太极拳的创造是中华文明的一部分
**章 应该给太极拳下一个正确的科学定义
一、太极拳定义的必要性
二、太极拳是一种个人徒手技击术——普遍性
三、太极拳的特殊性
四、王宗岳《太极拳论》科学地界定了太极拳
五、太极拳的科学定义
第二章 哲学体系
一、中华民族的形成——从野蛮到文明
二、中国传统文化——中央思想的形成
三、远古对自然的认识——“一分为二”的辩证观
四、中华文化的主体观——重智轻体
五、远古两场重大战争的哲学意义
第三章 社会发展
一、奴隶解放是武术出现的前提
二、官民矛盾需要解决民问武艺的技术问题——武术的出现
三、游侠的出现标示武术的成熟期
四、武术的发展必须解决武术的传承问题
第四章 传统文化是太极拳源流的必由之路
一、《易经》是太极拳理论之源
二、《道德经》的影响
三、儒学的影响
四、兵家的影响——太极
相关资料
1.首部非编年史的太极拳史著作,不虚美,不隐恶;
2.准确考证太极拳史上存疑的问题,明确太极拳的发明权归属;
3.实地调查取证,图文并茂展现太极拳历史及关键人物;
4.六十多年武龄的于志钧老先生的又一部武学史力作。
作者简介
于志钧,北京信息工程学院教授。1931年生,吉林市人。
自幼喜爱中国武术。1940年开始习武,1943年拜形意拳家刘自久先生为师,学习形意拳及刀、剑、枪等器械。刘自久先生为我国著名形意拳宗师郭云深的晚期弟子,后从“奉天三老”之一的戳脚翻子大家杨俊峰学得戳脚九转鸳鸯腿、青云翻子、寸八翻子、虏手翻子、昆吾剑、拦刀、武侯刀、形刀、六合大枪等。于志钧对此都有涉猎,用功颇深。1950年考入北京国立清华大学,同年9月拜我国著名太极拳家吴图南先生为师,学习太极门拳械,有太极拳大架、小架、太极刀、剑、推手、散手等。
于志钧习武喜实战,会过各门派拳种的不同类型的喜
-
象棋全盘布局战略
¥9.5¥29.8 -
象棋入门
¥12.7¥39.8 -
运动营养师培训教程
¥43.2¥60.0 -
围棋知识
¥7.5¥18.0 -
入门与进阶-蒋川教你学象棋
¥15.9¥49.8 -
围棋入门
¥17.9¥39.8 -
滑轮、滑板、体育舞蹈
¥7.4¥23.0 -
速成围棋:初级篇:上
¥9.5¥25.0 -
象棋中局精妙战法
¥10.2¥18.5 -
1949—1966年中国舞蹈批评话语研究(2020年中国艺术研究院优秀博
¥54.6¥78.0 -
太极拳学(下册)
¥57.6¥80.0 -
围棋进阶读本 1 梅之篇
¥17.5¥25.0 -
爱丽丝奇境解谜记
¥29.9¥39.9 -
象棋开局定式与布局欺着
¥11.3¥29.8 -
舞蹈艺术创作
¥63.0¥90.0 -
象棋入门
¥13.8¥43.0 -
国际象棋入门 修订本
¥18.8¥52.0 -
社区晨练丛书:四十二式太极拳(附VCD)
¥3.6¥10.0 -
陈氏太极拳全书
¥66.3¥85.0 -
体育英语:术语解析与媒体选读
¥38.5¥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