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农村社会救助制度的可持续性研究-基于对中国10省份33县市农村居民的调查

农村社会救助制度的可持续性研究-基于对中国10省份33县市农村居民的调查

1星价 ¥41.8 (7.2折)
2星价¥41.8 定价¥5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4115536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64
  • 出版时间:2012-04-01
  • 条形码:9787514115536 ; 978-7-5141-1553-6

本书特色

王增文编著的《农村社会救助制度的可持续性研究:基于对中国10省份33县市农村居民的调查》主要包括5个部分:**部分,从农村*低生活保障制度产生的背景及发展脉络入手,对社会救助及农村居民*低生活保障制度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进行了梳理,第二部分,用中国10省份33县市的农村的*低生活保障制度数据及民政部和国家统计局的1978~2008年的统计数据为例,笔者对当前中国农村*低生活保障模式进行了评估,具体从制度的运行效果(知晓率、政策受益者比例和低保发放等问题)、资源利用效率及财政负担能力和制度的优缺点等方面进行子阐述。第三部分,对当前中国农村*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适应性方面进行了分析。第四部分,主要是实证研究部分。第五部分,完善中国农村*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思考和建议。

内容简介

《农村社会救助制度的可持续性研究:基于对中国10省份33县市农村居民的调查》主要包括5个部分:**部分,从农村*低生活保障制度产生的背景及发展脉络人手,对社会救助及农村居民*低生活保障制度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进行了梳理,第二部分,用中国10省份①33县市的农村的*低生活保障制度数据及民政部和国家统计局的1978~2008年的统计数据为例,笔者对当前中国农村*低生活保障模式进行了评估,具体从制度的运行效果(知晓率、政策受益者比例和低保发放等问题)、资源利用效率及财政负担能力和制度的优缺点等方面进行子阐述。第三部分,对当前中国农村*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适应性方面进行了分析。第四部分,主要是实证研究部分。第五部分,完善中国农村*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思考和建议。

目录

导论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依据 三、国内外社会救助发展历程及研究现状 四、采用的研究方法 五、研究价值和意义 六、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框架 **章 中国农村社会救助制度产生的背景及发展脉络 **节 农村社会救助制度产生的背景 一、中国农村贫困群体的生计特点及贫困形式 二、中国农村社会救助的发展脉络 第二节 中国农村社会救助制度的变迁 一、1978年扶贫政策实施——“救急型”向“扶贫型”救助转变 二、1999年城市低保制度的建立——“道义型”向“制度型”救助转变 三、2007年农村低保制度的建立——城市低保向国民低保转变 第三节 当前农村*低生活保障制度运行状况及模式 一、农村*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基本状况 二、农村低保制度与城镇低保制度的联系和差别 第二章 对当前中国农村社会救助制度的评估 **节 农村社会救助制度运行效果 一、农村*低生活保障制度实施和推进的效果分析 二、制度的知晓率、政策受益者比例和低保发放等问题 三、农村低保宏观救助力度与生活救助状况 四、实证检验:农村低保微观救助力度 五、农村低保及其配套政策发展水平的地区性差异——基于2007年31个省(区、市)的状况 第二节 农村低保资源的利用效率及财政负担能力评估 一、社会救助财政负担主体:财政支出与社会救助支出的相关性 二、*低生活保障制度满足程度 三、“贫困陷阱”和“福利依赖”现象分析 四、财政对社会救助支出规模的负担能力 五、农村低保及其配套项目的投入产出分析 第三节 中国农村低保制度的作用及客观局限性 一、农村*低生活保障制度对经济社会的客观作用 二、现行农村低保制度自身的缺陷 第三章 中国农村社会救助制度的适应性 **节 农村社会救助制度的可持续性 一、低保配套资金、与其他制度衔接及其配套政策的可持续性 二、农村*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制度陷阱” 第二节 财政对农村低保制度影响的可持续性 一、“分税制”改革对农村低保配套资金的影响 二、传统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对农村低保资金来源的影响 三、财政分权不充分与竞争策略扭曲等因素对救助支出的影响 四、农村*低生活保障及其配套项目的实施和管理效率 五、农村低保“边缘群体”对低保及其配套项目决策的mrs模型 第四章 实证研究:中国农村贫困线测定及低保对象识别 **节 贫困线的界定及测算方法 一、国内外学者对贫困概念的界定和贫困线的主要功能 二、目前测算贫困线的主要方法 三、中国现行农村贫困线的测定方式 四、对中国现行农村贫困线的评析 第二节 农村贫困线、贫困率及低保对象贫困程度判定 一、影响贫困线制定的因素 二、低收入群体数目对绝对贫困线移动的敏感性 三、用拟合收入分布函数测算农村贫困线和贫困率 四、用ahp和pc正方法识别农村低保户贫困程度模型:基于h村某低保户的实际生活指标的研究 第三节 “硬制度”与“软环境”下农村低保对象的识别” 一、调查方法和变量描述 二、采用的变量和模型 三、结果分析 四、目前识别农村低保对象的方法 第五章 经验分析与比较反思:完善中国农村*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建议 **节 发达国家社会救助改革趋势 一、发达国家在反贫困方面的政策和改革措施 二、发达国家在反贫困政策中的共同理念 第二节 发达国家的反贫困政策对中国农村低保配套改革政策的启示 一、实施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的“上游干预”策略 二、促进农村低保家庭劳动力就业策略 三、“工作分享”对农村促进低保者就业的启示 四、亲贫困经济增长方案与农村低保政策的协调实施 五、实施“混合型''的社会救助模式 第三节 完善中国农村低保制度及其相关政策的建议 一、完善中国农村低保制度的建议 二、健全和完善与农村低保制度相关的其他制度和政策的建议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王增文,男,1980年生,山东临沂人,管理学博士,南京财经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武汉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2009年毕业于武汉大学社会保障专业,获管理学博士学位,2009年至今在南京财经大学任教;2011年博士论文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2011年被列入校“青年学者支持计划”;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省教育厅哲社基金项目等多项,在《中国软科学》、《中国人口科学》、《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和《农业经济问题》等权威杂志上发表论文30余篇;完成著作1部(合著),获省部级以上奖励5项,厅级奖励3项。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