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分
苦才是人生:索达吉堪布教你守住
一本帮我们解脱生老病死之苦的珍宝之书,里面讲了很多藏传佛教中解决各种痛苦的不同方法。演员孙俪倾情推荐。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 ISBN:9787552700138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65
- 出版时间:2012-07-01
- 条形码:9787552700138 ; 978-7-5527-0013-8
本书特色
★一部读后能改变你当下命运,生死无憾的当代藏地幸福学心经!
★全球畅销书《西藏生死书》的作者索甲仁波切由衷推荐:“索达吉堪布是一位有成就的学者、著名的上师,我由衷地推荐这本书。”
★著名演员,《甄环传》女主角 孙俪 倾情推荐:“学习佛法,能更智慧地面对人生之苦!”
★北大、复旦、港大等著名高校极受欢迎的心灵讲师
★谨将此书献给深陷生、老、病、死之苦的人们,愿他们从多方面洞察痛苦的真相,在佛陀的加持下离苦得乐,获得真实的利益。
内容简介
人生本来就是活也苦,死也苦,有钱没钱都痛苦,但很多人就不明白这一点,遇到一点违缘就怨天尤人:“老天太不公平了!为什么我这么倒霉,所有的不幸全落到了我的头上?”却不知轮回的本性即是如此。
这是一本帮我们解脱生老病死之苦的珍宝之书,里面讲了很多藏传佛教中解决各种痛苦的不同方法,只要我们持之以恒地经常串习,所有困难都会迎刃而解,消除痛苦轻而易举。无论是事业、家庭、爱情,全都变得一帆风顺。把它请回家,就好像与佛陀朝夕相处,一呼一吸都得到了加持,不仅今生拥有不可思议的好运,而且后世也会得到一份幸福的保险。
目录
**章 人怎么活才能不痛苦
“苦难,到底是财富还是屈辱?当你战胜了苦难,它就是你的财富;当苦难战胜了你,它就是你的屈辱。”
1. 伟大和渺小只有一念之隔
2. 追求错了,当然痛苦
3. 乐观、悲观,一念之间
4. 苦乐皆由心造
5. 别人的肩膀靠不住
6. “人家帮我,永志不忘; 我帮人家,莫记心上”
7. 不能战胜苦难,它就是你的屈辱
8. “若欲长久利己者,暂时利他乃窍诀”
9. 安忍的智慧
10. 做人别学“一根筋”
11. 易嗔之人,就连亲人都厌恶他
12. 欲除痛苦,多念观音心咒
13. 消除痛苦的六大法
14. 藏地幸福密码
离苦得乐的幸福咒语
第二章 佛是这样为人处事的
不责备别人的小错,不揭发别人的隐私,不惦念以前的嫌隙,这三者不仅可以培养德行,还能让自己远离祸害。
1. 有一种感动叫守口如瓶
2. 不求以心换心,但求将心比心
3. 对朋友要知恩、念恩、报恩
4. 见别人短处,请勿轻易揭露
5. 为别人着想,是*大的利己
6. 千万不要忘记给你戴高帽子的人
7. 学会敷衍不讲理的人
8. 不远离小人,你就可能变成小人
9. 说人过失,本身就是一种过失
10. 对朋友要看在眼里,放在心里
11. 感谢揭露你过失的人
12. 不经逆境,怎能见真情
13. 宁与君子结怨,不与小人为友
14. 老友不可轻抛,新友不能全信
15. “愚者学问常宣扬,穷人财富喜炫耀”
16. 自负的人一定会自取其辱
17. 不知道就说不知道
18. 不怕你犯错,就怕你掩饰
19. 给内心好好整一下容
第三章 得之我幸,不得我命
被众人恭敬、名利双收时,没必要心生傲慢,因为这个会过去的;穷困潦倒、山穷水尽时,也不必痛苦绝望,因为这个也会过去的。
1. 永远快乐的保险你买了吗
2. 什么都想要,会累死你
3. 感谢无常,让我们少受折磨
4. 三种活法*快乐
5. 越执著,失去越快
6. 万事从调心开始
7. 一切都会过去
8. 幸福是怎样炼成的
9. 莲藕是佛陀加持过的食物
第四章 感恩逆境
我们来到人间,每个人都有天神保护。中阴法门等密法中讲过:“人的身上有许多与生俱来的神,如肩神、护神、白护神、黑护神……”
1. “我只希望我的事情失败”
2. 学会借力,甩掉逆境
3. 今日苦乃昨日种
4. 忍是世上*难的修行
5.“忍”要经得起考验
6. 八风吹不动
7. 相信报应,方能苦从甘来
8. 人有善念,天必佑之
9. 智慧驶得万年船
10. 不要紧,一切随缘
第五章 在说话中修禅
一个人所说的语言、身体的行为,实际上都是心灵的外现。有什么样的心灵,就会有什么样的语言和行为。
1. 恶语伤人,会遭恶报
2. 一谎折尽平生福
3. 为什么你会弄巧成拙
4. 说话算数
5. 请别嘲笑有生理缺陷的人
6. “说法**”
7. 多说话有好处吗
8. 闭嘴
9. 哪些“闲事”必须管
10.“若说悦耳语,成善无罪业”
第六章 父母就是菩萨
我们孝养父母的时间,每天都在递减,如果不能及时尽孝,以后定会终身遗憾。
1. 母心如水,子心如石
2. 尽孝等不得
3. 孝顺并非只是给钱
4. 要把父母的话当菩萨语
5. 对父母永远要软言柔语
第七章 生老病死都有福
假如从20岁就开始修行,到了80岁时,可能会直接进入来世的快乐生活。
1. 生死事大,早做准备
2. 学佛的老人不痴呆
3. 生老病死不过才一个轮回
4. 不要临“死”抱佛脚
第八章 为什么我们的日子过得那么难
幸福的根本,并不在于你拥有了多少金钱,而在于你减轻了多少欲望。
1. 世人*大的毛病,就是没有无常观
2. 人80%的痛苦都与金钱息息相关
3. 修心是一门技术
4. 一切苦乐都是心在作怪
5. 难得知足
6. 财富宛若秋云飘
7. 钱越多,欲望应该越少
8. 越攀比,越吃亏
9. 耍小聪明的下场都不好
10. 把嫉妒心化为随喜心
11. 比富不如比德
12. 失败是如何炼成的
13. 浪费时间等于谋财害命
14. 学佛后我们能开什么神通
15. 有利他之心的人福报才大
16. 不图回报,反而有大回报
17. 布施,只会让你越来越富
18. 慈善不是钱,是心
附录大欢喜--索达吉堪布开示录
后记与智慧、慈悲同在
节选
1. 伟大和渺小 只有一念之隔
俗话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再伟大的人也有自己的短处,再渺小的人也有自己的优点。
所以,不必拿别人的优势,来和自己的短处比。你的长处,或许是他人永远也无法比拟的!
很多人总是贪执自己的目标,达不到时就会去羡慕他人,过去叫“榜样”,今天叫“偶像”,觉得别人比自己完美,总想成为别人。
就像庄子的《秋水篇》中所说:一只脚的夔,非常羡慕多脚的讅能够行走;讅,又羡慕没有脚的蛇跑得很快;蛇,羡慕没有形体的风行得更快;风,羡慕人的目光特别快;目光,又极为羡慕心的快速,心一转念就到了。佛经中也说:“一切当中,心是*快的。”
还有一则寓言,也阐述了这个道理:
有只小老鼠,觉得自己太渺小了,特别希求*伟大的东西。
有一次,它抬头一看,天空广阔无垠,就觉得天是*伟大的,于是对天说:“你是不是什么都不怕?我这么渺小,你能给我勇气吗?”
天告诉它:“我也有怕的,我*害怕乌云。因为乌云能遮天蔽日,它遮住我的面容时,我什么都看不见了。”
小老鼠觉得乌云更了不起,就去找乌云:“你能遮天蔽日,应该是*伟大的。”
乌云说:“我也有怕的,我*怕狂风。好不容易把天遮得密密的,大风一吹,就把我吹散了。”
小老鼠又跑去找风。风说:“我也有怕的,我*怕墙。地上有堵墙的话,我根本绕不过去,所以墙比我厉害。”
小老鼠就跑去找墙:“你连风都挡得了,你是不是*伟大的?”
墙说了一句令它非常惊诧的话:“我*怕的就是老鼠。因为老鼠会在我的下面钻洞,总有一天,我会因若干个鼠洞而轰然倒塌。”
这时候,小老鼠恍然大悟:找来找去,整个世界都找遍了,原来,*伟大的就是自己。
这则寓言说明了什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不能因为看到别人好,就觉得自己一无是处。俗话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再伟大的人也有自己的短处,再渺小的人也有自己的优点。
所以,不必拿别人的优势,来和自己的短处比。你的长处,或许是他人永远也无法比拟的!
2. 追求错了 当然痛苦
“人的奇怪之处真是太多了:急于成长,然后又哀叹失去的童年;以健康换取金钱,不久后又用金钱恢复健康;活着时认为死离自己很远,临死前又仿佛从未活够;明明对未来焦虑不已,却又无视眼下的幸福。”
天地之间,一切都在变化,身体、财富、名声、亲眷等皆为无常,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唯有自己的心才与自己生死相随。
从前,有个商人娶了四个妻子:四夫人*得丈夫宠爱,丈夫对她言听计从;三夫人是经过一番辛苦追求才得到的,所以丈夫常带在身边,甜言蜜语;二夫人与丈夫天天见面,犹如一个推心置腹的朋友;大夫人像个女仆,毫无怨言地任由使唤,但在丈夫心目中没有地位。
一天,丈夫要远行,问四个妻子谁愿意跟他去。
四夫人说:“不论你怎么疼我,我都不想陪你去。”
三夫人回答:“连你*爱的四夫人都不愿去,我为什么陪你去?”
二夫人说:“我可以送你到城外,但不想陪你去那么远的地方。”
只有大夫人说:“不管你去哪里、走多远,我都会陪着你!”
这个故事是什么意思呢?
其实,*宠爱的四夫人,代表我们的“身体”。人活着的时候,对这个身体*为重视,可是死了以后,它却没有办法跟随自己。
三夫人代表我们的“财富”,不论多么辛苦积累起来,死时都不能带走一分一厘。
二夫人代表世间的“亲友”,他们*多在我们死时哭泣,把我们的尸体掩埋。
大夫人则代表我们的“心”,它和我们的关系*密切,但也*容易被忽略,反而将精力全部投注于身外之物上。
所以,有智者说:“人的奇怪之处真是太多了:急于成长,然后又哀叹失去的童年;以健康换取金钱,不久后又用金钱恢复健康;活着时认为死离自己很远,临死前又仿佛从未活够;明明对未来焦虑不已,却又无视眼下的幸福。”
一个人若能懂得万法无常,缘合则聚、缘灭则散,现在所拥有的一切,就会显得尤为灿烂;对世间的名利,不会疯狂去追逐;就算遭遇到不幸,也不会感到一片绝望。
熟悉无常,接受无常,可以让我们身心开阔,遇到任何困难,都不会斤斤计较、怨天尤人。
3. 乐观、悲观 一念之间
面对同样的半杯水,悲观者会伤心于杯子一半是空的,而乐观者会满足于杯子一半是满的。
面对同样的一朵玫瑰,悲观者会哀叹花下有刺,而乐观者会赞叹刺上有花。
前不久,一位居士打电话跟我说:“堪布,我*近一直感觉情绪低落,十分悲观,所以想换个好点的环境,可能对调整我的情绪会有帮助。”
听了他的话,我想起了一个故事:
一位父亲为自己的两个儿子,分别起名叫乐观、悲观。
这两个孩子从小在同一环境中长大,却拥有两种不同的性格:乐观不论遭遇何种艰难,都活得十分快乐;悲观就算一帆风顺,也时刻心绪沉重。
父亲因给儿子起名不公,深深感到自责。为了补偿悲观,他将乐观放在一堆牛粪中,而将悲观放在一堆珍宝玩具中。
过了一段时间,父亲去观察他们两个。出乎意料的是,乐观在牛粪中玩得十分开心,他告诉父亲:“既然您让我在这里,牛粪中就一定有什么宝贝,我正在想办法把它找出来。”
令父亲大失所望的是,可怜的悲观仍伤心地坐在一堆珍宝中,很多玩具因为他的愤懑而被摔坏。
父亲终于明白了:想扭转人的情绪,依靠外境是于事无补的。要从悲观转为乐观,只有调整自己的内心。
其实,整个世界,全部是我们心的显现。心态不同的话,即便是对同一事物,看法也会有天壤之别:
面对同样的半杯水,悲观者会伤心于杯子一半是空的,而乐观者会满足于杯子一半是满的。
面对同样的一朵玫瑰,悲观者会哀叹花下有刺,而乐观者会赞叹刺上有花。
可见,一个人的人生是苦是乐,并不是由外境决定的。哲学家爱默生也说:“生活的乐趣,取决于生活者本身,而不是取决于工作或地点。”
在我们的人生中,不如意事十有八九。如果不能正视这些痛苦,一味地怨天尤人,总想改变外境来让自己快乐,这无疑是不现实的。
所以,我们不论身处什么环境、不论遇到什么挫折,与其一味地抱怨外境,倒不如静下来调伏自心。因为,这比什么都管用!
4. 苦乐皆由心造
有一位皇帝,在流亡途中,偶尔尝得一种豆腐,感觉如天界甘露。流亡之后他回到皇宫,令御厨仿制,却怎么也做不出当时的美味了。
前不久,与一位十分投缘的朋友一起聊天,从佛法到人生,从分前别后到大江南北,可谓包罗万象、无所不谈。
不知不觉,午饭的时间到了,有人送来了面条。一看汤色,便令人垂涎欲滴,一品味道,更令人叫绝。世人说:“酒逢知己千杯少。”没想到,遇到好朋友,连面条也变得可口起来。心的力量真是不可思议。
记得在我几岁时,一次,父亲带我去炉霍,途经真都小镇,在镇上一间破烂不堪的小面馆,吃了一碗面。实在是太好吃了!
如今几十年过去了,在那以后,我品尝了许多公认的世间美味,却再也找不到那碗面的滋味了。
其实我也清楚,一碗小镇上的面,不可能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味道,一切皆由心情所致。当时也许是因为难得出门,兴致很高,或者是因为在那个年代,实在没有什么美味可尝。
记得古代有一位皇帝,在流亡途中,偶尔尝得一种豆腐,感觉如天界甘露。流亡之后他回到皇宫,令御厨仿制,却怎么也做不出当时的美味。仅仅因为对豆腐美味的强烈贪执,便导致众多厨师平白蒙冤、身首异处,如果那位皇帝知道“境由心造”之理,也不至于屠杀无辜了。
然而,世间又有几人能明白呢?
5. 别人的肩膀靠不住
古人说:“秀才不怕衣衫破,就怕肚里没有货。”只要有真才实学,去哪里都能闯出一片天。否则,处处依赖他人的话,“靠山山会倒,靠河河会干”,到了*后,什么都是靠不住的。
一个人,如果常常依靠他人的扶持才能衣食无忧、飞黄腾达,这种美景必然不会长久。
比如,世间的有些人,靠父母的地位而谋得一官半职。但父母不可能跟自己一辈子,终有一天会撒手西去,更何况,父母的地位也不是恒常的,怎么可能成为永久的依靠呢?
从前,有两只天鹅和一只乌龟,共同生活在一个惬意的水池里。一年夏季,久旱不雨,眼看水池即将干涸,三个伙伴愁眉不展,急得团团转。
两只天鹅商量:“我们不能在此等死,应该飞往远方的湖泊。”乌龟听后,怒容满面,责骂天鹅无情无义。
天鹅说:“我们有翅膀能飞,你不能飞,又有什么办法呢?”
乌龟灵机一动,说:“你俩口衔木棒各居一端,我口含木棒中间,这样就能跟你们一起飞了。”两只天鹅觉得有道理,点头同意。于是,它们用木棒带着乌龟,飞往远方的湖泊。
当它们飞到一个村庄上空时,被几个顽童看见了,觉得非常有趣,便拍手大喊:“天鹅天鹅真聪明,带着乌龟天上飞……”
此时,乌龟感到万分委屈,心想:“这个飞行的主意,是我乌龟想出来的,怎么归功于天鹅呢?”虽然乌龟心怀不满,却不敢张口分辩,只好忍气吞声,随着天鹅继续飞。
到了另一个村庄上空,它们又被一群小孩看见,欢蹦乱跳地追着边跳边喊,称赞天鹅聪明。
乌龟听了,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不平,不顾一切地张口大喊:“这个聪明的主意,是我乌龟想出来的!”
随着喊声,它飞落直下,“啪”地一声摔死在地上。
依靠他人生存的人,就如同这只乌龟一样,终究是要遭殃的。所以,任何人都应自立自主,努力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古人说:“秀才不怕衣衫破,就怕肚里没有货。”只要有真才实学,去哪里都能闯出一片天。否则,处处依赖他人的话,“靠山山会倒,靠河河会干”,到了*后,什么都是靠不住的。
6. “人家帮我,永志不忘; 我帮人家,莫记心上”
“人家帮我,永志不忘;我帮人家,莫记心上。”
“一只脚踩扁了紫罗兰,它却把香味留在那脚跟上,这就是宽恕。”
大乘佛教只讲报恩,不讲报怨。一般人做不到的话,也应尽量少一点报怨,多一点报恩。
他人若对自己有恩惠,要时时想着“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正如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所说:“人家帮我,永志不忘;我帮人家,莫记心上。”而他人与我有仇怨,则应尽快忘掉,不要耿耿于怀、记恨在心。
有些心量宽广的人,对别人的伤害,不但不记恨,反而还会心生感恩。就像美国的罗斯福总统,有一次他家中失窃,被偷了许多东西。一位朋友闻讯后,忙写信安慰他。
罗斯福在回信中写道:“谢谢你的来信,我现在很好,非常感恩:**,贼偷去的是我的东西,而没有伤害我的生命;第二,贼只偷去我部分东西,而不是全部;第三,*值得庆幸的是,做贼的是他,而不是我。”
对任何一个人来说,失窃绝对是件不幸的事,而罗斯福却找出了感恩的三条理由,实在令人叹服。
这一点,在大乘佛教中也体现得淋漓尽致。古代就有一个故事:
一天傍晚,有个和尚在返寺途中,突然遇上倾盆大雨。雨势滂沱,看样子短时间内不会停,和尚见不远处有一座庄园,就想去借宿一晚,避避风雨。
庄园很大,守门的仆人见是个和尚敲门,问明来意后,冷冷地说:“我家老爷向来与僧道无缘,你*好另做打算。”
和尚恳求道:“雨这么大,附近又没有其他人家,还是请你行个方便。”
仆人说:“我不能擅自做主,要进去问问老爷的意思。”仆人入内请示,一会儿出来,说老爷不肯答应。
和尚只好请求在屋檐下暂歇一晚,可仆人依旧摇头拒绝。
和尚无奈,便向仆人问明了庄园老爷的名字,然后冒着大雨,全身湿透奔回了寺庙。
三年后,庄园老爷纳了个小妾,宠爱有加。小妾想到寺庙上香祈福,老爷便陪她一起出门。到了庙里,老爷忽然看见自己的名字被写在一块显眼的长生禄位牌上,心中纳闷,就向一个小沙弥打听这是怎么回事。
小沙弥说:“这是我们住持三年前写的。有天他冒着大雨回来,说有位施主和他没有善缘,所以为他写了这块长生禄位。住持天天诵经,回向功德给他,希望能和那位施主解冤结、添些善缘,并让他早日离苦得乐。至于详情,我也不是很清楚……”
庄园老爷听了这番话,当下了然,心中既惭愧又不安。后来,他便成了这座寺庙虔诚的功德主,香火终年不绝。
这是一个改造“恶缘”的故事。试问,我们遇到这种情况,会不会这样做呢?当别人不帮你、甚至伤害你,你还愿不愿意关心他,用三年时间为他念经加持呢?
所以,在大乘佛教中,对怨敌不但不能报怨,还要想办法施恩于他。
正如安德鲁·马修斯所说:“一只脚踩扁了紫罗兰,它却把香味留在那脚跟上,这就是宽恕。”
7. 不能战胜苦难 它就是你的屈辱
“苦难,到底是财富还是屈辱?当你战胜了苦难,它就是你的财富;当苦难战胜了你,它就是你的屈辱。”
有些人觉得,苦难是安乐的障碍,因而不愿意接受它。这是一种肤浅的看法。实际上,对将苦难转为动力的人来讲,苦难会显露出功德和利益的一面。
读过《本生传》的人都知道,佛陀当初萌生出家之念,正是因为四门出游见到老、病、死的痛苦,而顿然生起求解脱之心。莲花色比丘尼也因频频受苦,出家后一心修道,终证阿罗汉果。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高僧大德无一不是经历了难忍的磨难,方才获得大成就。
英国前首相丘吉尔,一次在成功实业家的聚会上,听到有位富翁诉说童年的苦难经历,并讲道:“苦难,到底是财富还是屈辱?当你战胜了苦难,它就是你的财富;当苦难战胜了你,它就是你的屈辱。”
这句话虽然很简短,却深深打动了丘吉尔。依靠这种精神的鼓舞,他*终成为英国政界的首脑。
人生需要一些苦难,才能激发自己抵御逆境的潜力。对坚强的人来讲,苦难可以转为前进的动力,可以成为成功的助缘。否则,没有丝毫苦难、整天放逸无度的话,这种人生就像大海上没有载货的“空船”,往往一场突如其来的“狂风巨浪”,便会轻易把它打翻。
8. “若欲长久利己者 暂时利他乃窍诀”
用宽恕自己的心来宽恕别人,就没有交不到的朋友;用责备别人的心来责备自己,如此则会少有过失。
许多人都想保护自己,不愿遭受点滴痛苦。但假如真想饶益自己,*好的办法就是去爱护他人。
上师如意宝说过:“若欲长久利己者,暂时利他乃窍诀。”
古时候有个楚庄王,一次在作战中大获全胜。为了庆功,楚庄王大宴群臣,还专门让王妃为每一位有功将士敬酒。到了晚上仍未尽兴,于是楚庄王命人点烛夜宴。
忽然,一阵疾风吹过,宴席上的蜡烛都被吹熄了。趁漆黑一片,有个将军仗着酒兴想轻薄王妃。王妃拼命挣脱,顺势扯下了他的帽缨,然后到楚庄王面前告状,让国王查看谁没有帽缨,以找出刚才无礼之人。
那位将军见此情景,酒一下子全醒了,心惊胆战地等待处罚。
出人意料的是,楚庄王听完王妃的诉说,却大声宣布:“寡人今日设宴让大家欢聚,诸位务必要尽欢而散。酒后失态也是人之常情,不足为怪。请大家全部去掉帽缨,尽兴饮酒。”并传命重新熄灭蜡烛,等众臣都把帽缨取下来后,才点上蜡烛。君臣尽兴而散。
后来,楚国与别国发生争战,楚庄王带兵迎战时被敌军围困,眼看就要被生擒活捉。正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有名大将奋不顾身地冲入敌营过关斩将,勇猛地将楚庄王救了出来。
楚庄王对他特别感激,一问之下,得知此人就是当日那位没有帽缨的将军。
楚庄王一时的忍让宽容,无形中却救了自己一命。可见,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格言联璧》中也说:“以恕己之心恕人,则全交;以责人之心责己,则寡过。”意即用宽恕自己的心来宽恕别人,就没有交不到的朋友;用责备别人的心来责备自己,如此则会少有过失。
然而,现在很多人不是这样,他们是“宽”于律己、“严”以待人,有错误的必定是别人,应善待的必定是自己。这有点颠倒啊!
9. 安忍的智慧
人生的旅程,不会永远是平坦宽畅、风和日丽,作为善恶业力相杂的人,不可能不遇到一些逆境违缘。现实生活中,许多令人后悔之事的发生,都是因为缺乏安忍的缘故。因此,安忍的智慧对我们来讲,显得尤为重要。
曾有一位叫尽见的大臣,国王给了他500两黄金,委派他去买*好的东西。他走了很多国家,一直都没有买到。
后来,他遇见一个老人在街上喊:“卖智慧,卖智慧!谁要买智慧?”
大臣心想,这个东西我们国家没有,于是问道:“怎么卖?”
“500两黄金,要先付款。”
大臣交出黄金后,老人字正腔圆地说:“这可是真正的人生智慧,一共12个字,你务必要记住:缓一缓,再生气;想一想,再行动。”
大臣听后,心里直喊冤枉、后悔不迭,认为500两黄金可惜了。
他回到家里,已是深夜。走进卧室,见妻子身旁躺着一个人,不由得气愤至极,心想:“这个水性杨花的女人,居然敢红杏出墙,背着我与人通奸!”想到这里,他气不打一处来,立即抽出宝剑向妻子刺去。
忽然,他想起了那12个字,就一边念一边仔细察看,结果发现:在妻子身边躺着的人,竟然是自己的母亲。原来,妻子今天生病了,母亲是特意来照料她的。
大臣这才醒悟过来,觉得那12个字,字字珠玑,若不是它的提醒,自己险些酿成大祸,500两黄金又岂能与妻子和母亲的性命相比!
世人发生一些大事,有时候原因非常简单,“眼里揉不下沙子”,或者意气用事,十分钟之间就能出现可怕的后果。所以,当我们怒不可遏时,千万不要在冲动的情况下,做出任何决定和行为。
要知道,嗔心就像夏天的狂风暴雨,骤然出现时,风云变色,但过一会儿就万里无云了。故而,当你产生严重的嗔心时,请停一停、缓一缓,深吸一口气,在心里默数十个数,给自己一个冷静的机会,这样就不会做出不理智的傻事了。
10. 做人别学“一根筋”
在生活中,有些人懂得变通,会根据不同的事情,采取不同的对策;有些人则恰恰相反,做事“一根筋”,不管什么事都用同种思维对待,以致很多事情弄巧成拙。
从前,有个金匠和木匠一起赶路,行至旷野,遭遇劫匪。木匠的衣服被剥去,金匠立即逃跑,藏在草丛里。
木匠曾在衣服的领子里,藏了一枚金币。他对劫匪说:“这衣服有一枚金币,我想把它要回来。”
劫匪反问:“金币在何处?”
木匠解开衣领,拿金币给他们看,并郑重其事地说:“这是真金的,若不相信,你可以到那边草丛里找我的伙伴鉴别,他是位好金匠。”
劫匪找到金匠,不由分说,将他的衣服、行李也抢走了。
这个木匠就是个不知变通的人,不仅自己蒙受损失,还殃及自己的同伴。“一根筋”的坏处还不止如此,有时候更过分的话,还会酿成大祸:
很久以前,有父子二人相依为命,儿子又笨又憨且“一根筋”。
一天,父亲对儿子说:“今天我的仇家会上门来闹事。不管什么样的东西,只要伤害我,你就用斧子把他砍死。”
于是,那宝贝儿子将斧子磨得又快又亮,专心等待仇家的到来。
可是等了很长时间,都没有见到一个伤害父亲的仇人。儿子有点着急了,左瞧瞧、右看看,不知如何是好。
突然,他看见一只虱子叮在父亲的背上吸血,便立即举起斧头向虱子砍去。不知虱子被砍死了没有,他的父亲却因此丧了命。
面对一些复杂的人或事,假如不思变通、太过愚钝,往往不会有好结果。就好比一支锋利无比的箭,若不经思考就直接射出,瞄准的目标若是人,必定使别人轻则受伤,重则丧命;瞄准的若是坚硬之物,如石头、山崖、铁门等,*终只能折断,伤害的是自己。
11. 易嗔之人 就连亲人都厌恶他
一个人纵有万贯家财、乐善好施,但若易嗔的话,连亲人都不愿依附他,更何况是其他人?因为嗔恼者如毒蛇,不时就会伤害别人,有谁愿与毒蛇生活在一起呢!
嗔恨,是对不喜欢的人、事、物,产生的一种排斥、厌恶。嗔恨可大可小,小到抱怨、指责;中到愤怒、谩骂;大到杀心、毁灭心。有嗔恨心的人,会有什么后果呢?
他的一切安乐都会被摧毁无余,并常处于“喜乐亦难生,烦躁不成眠”的状态中。《本师传》也讲过:生嗔心的人,脸一刹那就变得非常丑陋,纵然外表装饰了*好的饰物,也显不出丝毫庄严;即使卧于*舒适的宝床上,也睡不安宁,辗转反侧如处荆棘之中……
经常有嗔恚情绪的人,大都会产生高血压、心脏病、胃病、失眠症、精神分裂症等疾病。不管他的财有多少、位有多高,就算经常给下属施以恩惠,但如果经常大发脾气,伤害下属的身心,*后下属也不会领情,甚至还会生起加害之心。
历史上和我们的身边,就有许许多多这类事件:一些大人物往往因不能克制自己的嗔怒,导致下属的反叛,给自己带来杀身之祸。所以,内心若不断除嗔恚烦恼,哪怕布施再多的东西,也不能摄受他人,成办自己的事业。
当然,嗔恨情绪一旦生起,不能硬压下去,而要想方设法化解掉。否则,这股嗔恨只要还在,就会像火山一样不断蓄积可怕的能量,越是强忍,累积的能量越多,总有一天会爆发。下面讲一个历史故事,说明怎样以智慧化解自己的嗔心:
中国历史上极有福报的大臣,是唐朝的郭子仪,他是辅助四代国君的元老,一直屹立不倒。
当时战乱纷飞,郭子仪的对手把他的祖坟给挖了。郭子仪听后大哭,但并没有报复,也没有生嗔恨之心。
他说了这么一番话:“天下因战乱死亡的人太多了,因为仇恨,家里祖坟被刨的也不计其数。我也是领军打仗的将军,手下有多少士兵挖了别人家的祖坟呢?现在轮到我了,也算我郭子仪不孝父母、罪孽深重!”
郭子仪的**反应,就是把对手的错误普遍化:刨祖坟是因为乱世中的仇恨。第二反应是反观自己:我的军队就没有刨过人家的祖坟吗?第三反应:是我郭子仪之罪,不应嗔怪他人。所以,郭子仪的大福报也不是白来的,是自己修来的。面对祖坟被挖都能不起嗔心,真是已得安忍三昧。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令自己愤怒的事情,也不妨修习以下四观:
**观:这世上没有绝对的恶人,之所以“恶”,只是因为他被业风所吹,身不由己,故我们要有容人之量。
第二观:人生如同一场梦,我们不应该太执著,否则会引生无量痛苦。
第三观:众生本来是佛,让我发怒的不是他,而是他的烦恼。若起了嗔恨心,就等于对他的烦恼发脾气,这是愚痴的行为。
第四观:倘若事情还可以补救,就没有必要生气;倘若事情已无法挽回,那生气又有什么用呢?
当嗔恨心生起时,要学会这样观照自心。很多时候,事情刚发生时,我们并不是太生气,但因为没能及时制止,才使得怒火不断蔓延、扩散。实际上,有时候我们的嗔恨心,正是自己在煽风点火。
所以,面对逆境或伤害时,每个人应运用智慧调伏自心,不要任由嗔恨心壮大。否则,它就会如同星星之火,终将烧尽一切功德之林。
12. 欲除痛苦 多念观音心咒
如果心诚,即使念得不对,也能与观音菩萨感应道交;如果心不诚,杂有懊悔、怀疑等分别念,就算念得字字正确,也无法与之真实相应。
对我个人而言,从小就对观音菩萨有非常深厚的感情,也有极其强烈的信心。原因当然有多种,一方面是我出生在佛教家庭,小时候就对佛教有不共的信心;另一方面,我们藏地可以说家家户户都持诵观音心咒。
有时候回忆自己的童年,尽管没有现在的物质条件,住的也不是高楼大厦,但每个人的心是很纯洁的。由于在那种氛围中长大,所以我小时候放牦牛时,每天都拿着念珠念观音心咒。念了多少现在也记不清了,几百万遍肯定是有。
在我们那里,观音心咒是人人都离不开的咒语。而且,家家户户对观音心咒非常熟悉,比较明白它的功德;即使有些人不太清楚,也是每天都在坚持念,而且念的数字相当惊人。像我父母那一代的老年人,基本上每个人都是1亿遍以上,3亿遍、6亿遍、7亿遍……这样的现象比比皆是。
观音心咒为什么如此重要呢?无垢光尊者在《如意宝藏论》的“闻法品”中,专门提到了一部经--《佛说大乘庄严宝王经》(汉文中有宋朝天息灾的译本),主要就讲了观音心咒及名号的功德。
无垢光尊者说:“这部经的功德非常大,犹如烈火,能烧尽我们无始以来的罪障;犹如清水,能洗净我们的业障垢染;犹如狂风,能摧毁我们身口意的一切障碍……”
观音心咒的发音,是“嗡玛尼贝美省”;也可以在后面加个观音菩萨的种子字“舍”,即“嗡玛尼贝美省舍”。
只要心诚,对观音菩萨有信心,发音不一定要统一。东北人、闽南人念时,发音肯定不相同,拉萨和四川的藏语发音也有很大差别。但只要自己有信心,功德应该没什么两样,甚至有时候念错了也有功德。
从前,有位老和尚在行脚途中,见到一座山上发红光,知道那里必定有修行人,于是上山一探究竟,发现了一位老婆婆。
老婆婆告诉他,自己每天都念嗡玛尼贝美“牛”,数十年如一日。
老和尚慈悲地说:“你念错了,应该是嗡玛尼贝美‘省’才对。”老婆婆一听,特别伤心,觉得几十年的修行全报废了,心里特别懊丧,马上更正了过来。
老和尚告别后到了山下,向山上一望,原来的红光已经没有了。他赶紧回去告诉老婆婆:“我刚刚是开玩笑的,你念的嗡玛尼贝美‘牛’没有错。”
老婆婆顿时展露出笑容,又改回她原来的念法,山上再度现出了红光。
可见,“心诚则灵”,如果心诚,即使念得不对,也能与观音菩萨感应道交;如果心不诚,杂有懊悔、怀疑等分别念,就算念得字字正确,也无法与之真实相应。
13. 消除痛苦的六大法
藏传佛教中有个实修法,可以消除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痛苦,让我们保持心情愉快。
方法很简单:首先双目直视虚空,不执著一切而自然放松,心胸尽量放大,在这样的境界中坦然安住。然后念诵“达雅他 嗡 措姆迷勒那 德卡踏母索哈”,这个咒语念7遍、108遍都可以。如此观修,有助于我们天天好心情,人际关系趋于改善,许多不顺迎刃而解。
痛苦,是每个人都不陌生的字眼。
印度伟大学者圣天论师,将人类的痛苦归摄为两种:身苦与意苦。如颂云:“胜者为意苦,劣者从身生,即由此二苦,日日坏世间。”意思是说,上等人的痛苦,是心理上的苦受,比如工作压力、竞争忧虑、“高处不胜寒”的辛酸等;小人物的痛苦,则是身体上的苦受,比如缺衣少食、超强度劳动等。这两种痛苦,恒时不断地损恼着芸芸众生。
人生本来就多苦,但很多人不明白这一点,遇到一点挫折就怨天尤人:“老天太不公平了!为什么我这么倒霉,所有的不幸全落到了我的头上?”却不知轮回的本性即是如此。
那么,我们在遇到痛苦时,应当如何面对呢?佛教中讲了很多方法,通过这些,消除痛苦轻而易举。即使有些习气根深蒂固,无法一下子完全断除,但只要持之以恒经常串习,痛苦也迟早会离你而去。
**、利益众生,断除自利。
当你特别痛苦时,首先要认识到痛苦的来源是我执,也就是自私自利的这颗心。若想断除一切痛苦,就要先斩断它的来源;而要斩断它的来源,理应学习一些佛教经论,以大乘的无我精神改变自私自利的心态。
有些人以前有很多烦恼、痛苦,但后来学了大乘佛法,经常做些有利于众生的事,比如做慈善、当义工,原来的痛苦不知不觉就消失了。所以,断除痛苦的方法,就是要利益众生。假如你有大乘的慈悲心、菩提心,那是再好不过了,但即使没有,至少也应培养仁爱的传统道德。
第二、苦乐皆转为道用。
佛教中还有一种方法,可以将痛苦转为道用。也就是说,这个事情本身是一种痛苦,但只要你念头一转,就可以不把它当做痛苦,而把它利用起来。
这方面的道理,在无著菩萨的《快乐之歌》中讲得淋漓尽致。比如,此论告诉我们:
有病是一种快乐,依此可消除往昔的很多业障;没病也是一种快乐,用健康的身体可以多做善事。
有钱是一种快乐,用它能上供下施,积累资粮;没钱也是一种快乐,可以断除自己对财物的耽著。
有些出家人对钱没什么贪执,自然就有很多钱了,这时你也不必太烦恼:“有钱了,我该怎么办啊!”佛陀在《毗奈耶经》中讲过,倘若你前世福报很大,今生不需要勤作就腰缠万贯,就算是一个出家人,所住的房屋价值五百金钱,也是允许的;所穿的衣服价值一亿金钱,也是可以的。所以,无论发生什么,我们都应该快乐。
其实,一个人若想获得成功,经历痛苦也是必需的。真正有智慧的人,根本不会畏惧痛苦,反而会将生活中的每一次磨难,都转化成通往解脱的基石。
曾有一个故事,就讲了这个道理:
从前,一个农民的驴子掉到了枯井里。农民在井口急得团团转,就是没办法把它救出来。*后农民断然决定:这驴子已经老了,这口枯井也该填起来了,不值得花太大精力去救驴子。于是就把所有邻居都请来,开始往井里填土。
驴子很快意识到发生了什么事,起初,它在井里恐慌地大声哀叫。不一会儿,它居然安静下来了。农民忍不住朝井下一看,眼前的情景让他震惊:每一铲砸到驴子背上的土,它都迅速地抖落下来,然后狠狠地用脚踩紧。就这样,没过多久,驴子竟然把自己升到了井口,在众人惊讶的目光中,纵身跳出来,快步跑开了……
实际上,生活也是如此。纵然许多痛苦如尘土般降临到我们身上,我们也应将它统统抖落在地,重重地踩在脚下,而不要被这些痛苦掩埋。若能这样,到了*后,我们定会像驴子逃离枯井一样,从轮回的苦海中彻底脱身。
第三、修持自他交换。
观修自他交换,对消除痛苦也很有帮助。比如,当你重病在床、名声受损、穷困潦倒时,可以发愿:“世间上也有许多跟我一样的受苦者,愿他们的痛苦成熟于我身,由我代受,他们全部离苦得乐。”
然后当自己向外呼气时,观想自己的一切安乐,变成白气施给众生;当向内吸气时,观想他们一切痛苦,变成黑气融入自己。
这是除苦的*佳方法。当我们在遭受痛苦时,若能经常这样观修,所受的痛苦就有了价值,对自我的爱执也会日益减少。
第四、修持安忍。
安忍,就是世人所说的坚强,有了它,面对痛苦便不会轻易屈服。
我曾翻阅过一些有影响的人物传记,发现许多人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内心极其坚强,就算面对难忍的逆境,也能迎难而上、从不言退;而有些人之所以失败,是因为内心十分脆弱、不堪一击,即便是微不足道的挫折,也能让他终生一蹶不振。
像美国总统林肯,终其一生都在面对挫败:八次竞选、八次落败,两次经商、两次失败,甚至还精神崩溃过一次。好多次他都可以放弃了,但他并没有这样做。也正因为这种坚强,他才成为美国历史上*伟大的总统之一。
所以,成败的关键在哪里?就在自己的心力强大与否。苏东坡也说过:“古之立大事者,不唯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第五、麦彭仁波切的“心情愉快法”。
藏传佛教中还有个实修法,可以消除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痛苦,让我们保持心情愉快。
方法很简单:首先双目直视虚空,不执著一切而自然放松,心胸尽量放大,在这样的境界中坦然安住。然后念诵“达雅他 嗡 措姆迷勒那 德卡踏母索哈”,这个咒语念7遍、108遍都可以。如此观修,有助于我们天天好心情,人际关系趋于改善,许多不顺迎刃而解。
当然,以上所讲的几种方法,你们不一定要全部都用,毕竟每个人的根基不同,选择适合自己的就可以。就像生了病以后,有些人吃中药能好,有些人用按摩也行,有些人还可以打针,但不管选择哪一种,目的都是为了断除痛苦。
14. 藏地幸福密码
凡是来过藏地的人,就会发现这里不管男女老少,无论出家、在家,几乎人人手中都拿有念珠。念珠对他们而言,不是戴在身上的一种摆设,或是消灾避邪的护身符,而是专门为念咒计数的工具。很多藏族人一生中精进念咒,数量甚至超过十亿以上。
有些人不明白念咒有什么作用。其实,从究竟而言,佛菩萨的心咒与佛菩萨无二无别,观音心咒就是真正的观音菩萨,文殊心咒就是真正的文殊菩萨,通过持诵这些心咒,可以与佛菩萨心心相印。著名大德麦彭仁波切在《大幻化网》中也说:“胜义中,一切法皆为离戏大空性,没有任何分别;但在名言清净显现中,咒语与本尊于所化者前,皆是智慧之幻变,了知彼二无有差别,则应将密咒受持为圣尊。”
这种境界比较高深,如果无法理解,每位佛菩萨因往昔发了不同的大愿,所以,持诵他们各自的咒语,也会带来不同的加持力。比如,文殊菩萨是三世诸佛的智慧本尊,若持念文殊心咒,比念其他咒语更容易开智慧;观音菩萨是三世诸佛的慈悲本尊,若想增上慈悲心,念观音心咒的作用会立竿见影……诸如此类依靠持咒,不但可圆满出世间的解脱功德,还可以带来发财、长寿、健康等世间利益。
对此,有些固执的人也许不承认:“太愚痴了,不可能吧!”但实际上,密咒的加持力,你是可以亲身感受到的,用教证、理证来说明,也完全可以成立。现在许多人常陷入一种误区:科学无法解释的东西,就认为不科学,包括密咒加持、前世后世、因果轮回……
其实,“科学”的定义,是“暂时可被知而还没有被推翻的知识”,所以科学不一定就是真理。假如一味地用科学衡量一切,此举本身也是种迷信。因此,我们对不了知的事物,应该有一种理性的态度,不要轻易接受一切,也不要轻易否定一切。
还有些人,对佛法不太了解,口口声声说不能学密宗,因为里面有太多密咒。但实际上,汉地寺院每天的早晚课诵里,都会念楞严咒、往生咒、大悲咒、十小咒等;许多人经常念的《心经》,*后也有一句密咒,被称为“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假如密咒都应视如洪水猛兽,那这又该如何解释呢?
其实,在汉地的很多佛经中,都提到了密咒的殊胜性。如《楞严经》云:“若不持咒,而坐道场,令其身心,远诸魔事,无有是处。”意思是,在修行的过程中,假如不持诵密咒,祈祷佛菩萨加持,单单依靠自己的力量,就想让身心远离一切魔障,是根本不可能的事。《金光明经》中也说:“十地菩萨,尚以咒护持,何况凡夫?”
而且,密咒也并非藏地的“特产”,它在汉地的佛经中随处可见。例如,《佛说大乘庄严宝王经》中,佛陀就对除盖障菩萨,详述了观音心咒“嗡玛尼贝美省”的来历和殊胜功德。
当然,佛陀所讲的任何一个道理,并不是让我们盲目地接收,而是要尝试去证明这些是否正确。这方面,在佛教的中观、因明等中,有一系列的观察方法及逻辑推理。所以,对于事物的真相,佛陀是要我们知道,而不只是相信。
离苦得乐的幸福咒语
释迦牟尼佛:
若想缓解生活、工作的压力,*简单、*实用的禅修方法是:先专注盯着释迦牟尼佛像,看一会儿闭目想;想不起来了,再看一会儿,再闭目想……如此不断训练,直至想得非常清晰。如果想打坐修禅定,这也是*有加持力的方法。
长寿佛:
若想增长自己或他人的寿命,避免夭折或意外身亡,可一心一意地祈祷长寿佛,专注持念长寿佛心咒“嗡 阿玛 Ra呢则万德耶索哈”。
金刚萨卅:
过去有意或无意中造下的一切罪业,若生起后悔之心,一边念金刚萨卅心咒“嗡班匝萨卅省”,一边想着金刚萨卅佛尊降下甘露,洗尽自己的罪业,诸罪可逐渐灭尽无余。
药师佛:
虔诚、专注地祈祷药师佛,持念“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能灭除一切疾病,消灾延寿,也可令容貌更加庄严。
阿弥陀佛:
临终时,若一心一意持念“南无阿弥陀佛”,在脑海中想着阿弥陀佛的庄严身相,同时,周围的人也为其念此佛号,可消除死时的痛苦、恐惧,身心得到安乐。有缘者命终后往生极乐世界。
莲花生大士:
若虔诚祈祷莲花生大士,一心念诵莲师心咒“嗡啊省 班匝格热班玛色德省”,可化解一切不祥,如本命年、争斗、恶兆、疾病、横祸等,修行无有任何障碍,迅速成就所愿。
度母:
若虔诚祈祷度母,一心专念度母心咒“嗡 达热 德达热 德热索哈”,能止息恶咒、自杀、疾病等损害,免除一切烦恼,消除心中恐惧,获得钱财、势力、名声等世间力量。当今之世,修此法之成效*为迅速。
地藏菩萨:
若想所求如愿以偿,善根增长,福报、财富圆满,或者超度已故亡人,可一心专念“南无地藏菩萨”,祈祷地藏菩萨加持。
文殊菩萨:
若想开启内心的智慧,明辨所做之事如何取舍,可一心专念文殊心咒“嗡阿Ra巴匝那德”。尤其是孩子在读书时,常念文殊心咒,对学业大有助益。
观世音菩萨:
无论遇到任何危险、急难,一心专念“南无观世音菩萨”,可逢凶化吉、遇难成祥。
大鹏金翅鸟:
佛菩萨为利益众生而化现为大鹏形象。若一心祈祷大鹏,能获得无碍的威力,消除非人、鬼魔带来的各种危害,对癫疯、昏厥等药物难以治疗的疾患,有与众不同的功效。
以上内容,只是沧海一粟。其实每一个心咒或圣号,都有无量无边的功德,写几本书也写不完。但为了方便大家选择,我特将这些佛菩萨*拿手的“特长”介绍了一下,你们可根据自己不同的需要,寻找适合自己的方法。
在念佛菩萨的心咒或圣号时,看着、想着佛菩萨的庄严身相非常重要,以此更容易摄住我们的散乱心,与佛菩萨的加持相应。其实,看到佛像的功德不可思议,可令我们远离一切障碍,增长无量福德。如《华严经》中说:“若得见于佛,舍离一切障,长养无尽福,成就菩提道。”甚至以嗔恨或蔑视的眼光看佛像,也会因为与佛结缘,对来世有无量的利益,那以信心、恭敬心、欢喜心注视着佛像,就更不用说了。
如果将佛像放在清净的高处,经常诚心地礼拜、供养、祈祷,并按照佛教中的这些方法修行,久而久之,不但可息灭烦恼、缓解压力、解脱痛苦,还能令相貌庄严、声音悦耳、具足财富等,有各种无形的加持力。
我确信,一个人不管内心有何所求,只要一心一意祈祷佛,必会带来与自己根基和业缘相应的利益。甚至仅仅称一声“南无佛”,对今生来世也有不可估量的意义!
……
作者简介
索达吉堪布,生于1962年。依止法王如意宝晋美彭措为根本上师,驻锡于喇荣五明佛学院主管汉僧,因感汉地佛子因语言障碍无缘接触藏传佛教,故将大量藏文经论译成汉语,并以窍诀方式传讲。二十多年日不缺讲,夜不乏译。 1990至1999年,曾前往欧美及东南亚等多国弘法。近年来,应邀前往清华、北大、人大、复旦、浙大、港大等高校,与众多知识分子进行交流,深入浅出地展示佛教奥秘,令莘莘学子受益匪浅。
-
周易相学精粹
¥13.7¥42.9 -
哲学家的狗:一本让人捧腹大笑的超萌醒脑哲学书
¥15.9¥49.8 -
知行合一:王阳明心学:升级图解版
¥28.1¥46.0 -
会通中印西
¥22.1¥32.0 -
喜悦之路
¥18.2¥48.0 -
变老的哲学:反抗与放弃
¥16.0¥42.0 -
庄子通释
¥24.1¥28.0 -
道家与中国哲学:宋代卷
¥11.3¥23.0 -
我的生命哲学(九品)
¥24.9¥58.0 -
谈修养
¥7.9¥20.0 -
《老子》注评
¥6.5¥11.0 -
理想国-精装典藏版
¥21.8¥68.0 -
无处安放的同情:关于全球化的道德思想实验(八品)
¥12.2¥58.0 -
昨日书林:妖怪学讲义录:总论
¥18.8¥33.0 -
逻辑学入门
¥25.4¥59.0 -
苦才是人生:索达吉堪布教你守住
¥18.6¥38.0 -
素书
¥26.8¥38.8 -
一种人生观
¥18.1¥42.0 -
弗洛伊德论自我意识
¥23.6¥38.0 -
传习录
¥11.6¥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