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上海文学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

上海文学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

1星价 ¥21.4 (6.7折)
2星价¥21.4 定价¥32.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807409199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2cm
  • 页数:292
  • 出版时间:2012-12-01
  • 条形码:9787807409199 ; 978-7-80740-919-9

本书特色

《上海文学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从上海文化的视阈探究上海文学与20世纪中国文学的关系,从文化中心、文学翻译、出版业、现代派、鸳鸯蝴蝶派、文学论争、戏剧运动、左翼运动、自由主义文学思潮、唯美思潮等方面分析探究上海文学的内涵,尤其是梳理分析上海文学的发展嬗变对于20世纪中国文学产生的某些影响,从而揭示上海文学在整个20世纪中国文学发展中的重要价值与作用。本书由杨剑龙主编。

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为十章,主要内容包括:文化中心的形成与上海文学的发展;上海文学翻译与20世界中国文学等。

目录

总序
前言
**章 文化中心的形成与上海文学的发展
**节 文化中心的形成与上海文化的特质
第二节 上海文化的特性与上海文学的发展
第三节 上海文学对20世纪中国文学的影响

第二章 上海文学翻译与20世纪中国文学
**节 清末民初上海的文学翻译及其影响
第二节 五四时期上海的文学翻译及其影响
第三节 三四十年代上海的文学翻译及其影响

第三章 上海出版业与20世纪中国文学
**节 上海出版业对文学现代化进程的推进
第二节 文学的经典化与大众化
第三节 中外文学交流的强化

第四章 上海现代派与20世纪中国文学
**节 现代思想观念和创作方法的引进与吸收
第二节 现代都市的想象与呈现
第三节 东西文化交流碰撞中的融合与创新

第五章 鸳鸯蝴蝶派与20世纪中国通俗文学
**节 鸳鸯蝴蝶派概念与新文学的批判
第二节 鸳鸯蝴蝶派的产生与文化环境
第三节 通俗文学视阈中的鸳鸯蝴蝶派
第四节 与时代、社会俱进的中国现代通俗小说
第五节 中国现代通俗小说发展的启示

第六章 上海文学论争与20世纪中国文学
**节 上海文学论争概述
第二节 上海文学论争的主要特征
第三节 上海文学论争对20世纪中国文学的影响

第七章 上海戏剧运动与20世纪中国文学
**节 上海戏剧运动概况
第二节 上海戏剧运动的主要特征
第三节 上海戏剧运动对20世纪中国文学思潮的影响

第八章 上海左翼运动与中国文学左倾思潮
**节 上海:左翼运动的起点和中心
第二节 上海一延安一北京:左翼文论的完成和延续
第三节 左翼文学的创作实践及其影响

第九章 上海自由主义文学思潮与20世纪自由主义文学
**节 上海自由主义文学思潮的形成
第二节 上海自由主义作家的文学创作
第三节 上海自由主义文学思潮的后续影响

第十章 上海唯美思潮与20世纪中国唯美主义文学
**节 唯美思潮在上海的传播
第二节 上海唯美思潮与中国现代唯美主义小说
第三节 上海唯美思潮影响下的现代诗潮
第四节 上海唯美思潮影响下的戏剧创作
第五节 上海唯美思潮影响下的当代唯美写作
后记
展开全部

节选

  任上海龙门书院主讲达14年之久的刘熙载,完成了《艺概》、《昨非集》的编撰,其议论文强调“循古尚正”、散文则推崇“自得尚真”。受雇于上海墨海书馆达13年之久的王韬,协助传教士翻译西学著作,著述甚丰,创作甚勤,政论强调变法自强,强调“至今日而欲辨天下事,必自欧洲始”;创作则提出“与苟同,宁立异”,强调“必先见我之所独见,而后能言人之所未言”,反对拟古注重创新,强调发乎性情表现自我。戊戌变法后,梁启超提倡“文体革命”,他主持《时务报》提倡维新改良运动,并开创了上海报章文体,显示了梁启超文章“务为平易畅达”、“其文条理明晰,笔锋常带感情”新文体的魅力。章炳麟自1897年来上海后,在上海的报刊上发表了诸多论析时政的文章,以古奥的言辞、尖锐的语气针砭时弊倡导革命,引起世人的瞩目。在“小说界革命”的倡导中,以李伯元的《官场现形记》为代表的官场谴责小说不断在上海涌现,以嬉笑怒骂的文笔谴责官场的腐败堕落。以梁启超的《新中国未来记》为代表的“发表政见,商榷国计”的政治小说纷纷在上海刊载,在官与民的对立中倡导新的政治理想。以吴趼人的《恨海》为代表的言情小说大量在上海问世,以男女之间的悲欢离合展示社会历史的变迁。辛亥革命以后长期居住在上海的南社成员柳亚子等人,以其诗文强烈的政治色彩、忧圉忧民的情怀,呈现出慷慨激昂的风格。上海文化与文学的传统,对于上海现代文化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上海开埠以后,在商业文化的确立、外来文化的引进、文化传统的继承中,在融会贯通中逐渐构成了上海文化的商业性、开放性、个性化的特征。   商业化的大都市注重经济利益关注市场效益强调商场竞争,“近代文明使一切东西都商业化,物质的精神的各方面都商业化了。在中国内地还不明显,在上海这情形就十分明显了”。商业化是社会进步的一种特征,但同时也带来了某种弊端,因此王安忆说:“北京的贵族们有着遥远的过去可供回想,上海的新人们则只有眼前,生存的竞争是那么激烈,利欲之心日消夜长,上海已没有一点余暇留给情感做游戏了。因此,北京是一个人文的世界,上海则是一个功利场了。”   上海独特的地理条件使它逐渐成为一个*具流动性的都市,海纳百川兼容并蓄成为上海文化开放性的特征,外国文化的引进、外地文化的融入,使上海文化在中西合璧多元交融中具有一种开放的气度,纳外来文化于传统,融异地文化于一体,这也导致上海文化呈现出追求创新的精神,无怪乎20世纪30年代曹聚仁就曾经说过:“京派笃旧,海派骛新,各有所长。”  ……

作者简介

  杨剑龙博士,教授,博导,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上海师范大学都市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上海高校都市文化E一研究院特聘研究员,中国现当代文学博士点学科带头人,香港中文大学客座教授,纽约大学访问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上海作家协会理事,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中国鲁迅研究会、中国老舍研究会、中国小说学会理事。著有《中国现代作家与基督教文化》、《中国现代乡土文学论》、《基督教文化与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现实悲歌:新现实主义小说论》、《文学与文化:在传统与现代之间》、《上海文化与上海文学》等著作多部,主编《中国现当代文学简史》、《文学的绿洲一一基督教文化与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史》等著作。发表长篇小说《汤汤金牛河》和短篇小说、散文、诗歌多篇。完成和正在承担的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上海文化与上海文学”、“五四新文化运动与基督教文化思潮”,曾多次获得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