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49-2010-北京农业政策的发展与演变

1949-2010-北京农业政策的发展与演变

1星价 ¥21.6 (7.2折)
2星价¥21.6 定价¥30.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109175099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大32开
  • 页数:246
  • 出版时间:2013-01-01
  • 条形码:9787109175099 ; 978-7-109-17509-9

本书特色

范明编著的《北京农业政策的发展与演变(1949-2010)》共分六章:**章绪论:对研究背景、意义及理论方法进行介绍。第二章土地改革和农业生产恢复时期的农业政策(1949—1952年):重点介绍百废待兴时期北京农业政策的产生背景、效果。本部分主要运用历史文献分析法,特别是借鉴档案资料、北京地方志等对此一时期的问题展开讨论。第三章 社会主义改造和农业稳定发展时期的农业政策(1953—1957年):重点介绍北京市农业政策在这一时期的成就,政策出台原因。第四章人民公社化和农业生产低速增长时期的农业政策(1958—1977年):重点展现人民公社时期北京农业政策的实施效果以及长期动荡时期的北京农业。第五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统筹城乡发展时期的农业政策(1978--2010年):重点展现新时期北京市农业政策的特性,特别是统筹城乡发展以及新农村建设。第六章北京市农业政策演变特征与绩效评价:重点概括新中国成立以来北京市农业政策的发展路径,通过数据对比分析推断有关政策的绩效。第七章结论:对北京市农业政策进行总结与评价。

内容简介

  《农业经济史丛书:北京农业政策的发展与演变(1949-2010)》讲述了当前我国乃至世界范围内的农业经济学者在农业经济研究过程中投入了大量的精力进行复杂的模型构建和计量经济检验,期望能够发现一些规律来指引当前乃至未来农业政策的制定。更有一些学者甚至不去思考农业经济发展背后的内在运行规律,仅仅通过所谓的统计检验来验证经济变量之间似是而非的关系。然而,如果我们改变所研究问题的时间跨度,你会发现有些变量在短期内非常显著,在长期内则不显著。而又有一些变量,在短期内不显著,在长期内则非常显著。如果我们想规划美好的未来,就必须在研究问题中放宽历史的视野,为今天的农业现状和农业问题不是凭空而降的。

目录


农业经济史丛书 总序
摘要
**章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政策与农业政策
(二)农业政策研究的重要意义
(三)研究北京市农业政策的必要性
二、研究现状与评述
(一)农业政策学研究的兴起
(二)我国农业政策研究
(三)北京市农业政策的研究
(四)研究现状所揭示的问题
三、研究目标、方法与内容
(一)本书的研究目标
(二)研究方法、重点与难点
(三)研究内容
第二章 土地改革和农业生产恢复时期(1949——1952年)
一、土地改革政策
(一)土地改革政策演变
(二)土地改革政策绩效评价
二、农业合作政策
(一)农业互助政策
(二)爱国增产运动
(三)生产救灾运动
三、农产品流通与税收政策
(一)物价政策
(二)农业税收政策
四、农村金融政策
(一)农业信贷政策
(二)农业保险政策
五、农业科技推广与水利兴修
(一)农业科技推广政策
(二)水利兴修政策
六、小结
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和农业稳定发展时期(1953——1957年)
一、农业合作化政策
(一)推广阶段的农业合作化政策(1953年春—1955年春)
(二)高潮阶段的农业合作化政策(1955年11月—1956年春)
二、农产品流通与税收政策
(一)统购统销政策
(二)农业税收政策
(三)粮食价格政策
三、农村金融政策
(一)农业信贷政策
(二)农业保险政策
四、农业科技推广与水利兴修政策
(一)农业科技人员培养政策
(二)农业科技推广措施
……
第四章人民公社化和农业生产低速增长时期(1958——1978年)
第五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统筹城乡发展时期(1979——2010年)
第六章北京市农业政策演变特征与绩效评价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范明,男,汉族,1978年生,山东省文登市人。先后于中国人民公安大学获得学士、硕士学位,2009年进入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攻读博士学位,曾在《北京农业科学》、《北京农业》等刊物发表文章多篇。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