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图文详情
  • ISBN:7510706068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189
  • 出版时间:2013-07-01
  • 条形码:9787510706066 ; 978-7-5107-0606-6

本书特色

  ★《商鞅变法与王莽改制》是一部兼具研究深度与可阅读性的作品。这部著作脱胎于讲座,*初是面向听众,整体语言较为通俗,普通读者阅读并无障碍。   ★作者是素养深厚且博览典籍的学者,而所述话题又与其自身经历颇有联系,因而能保持敏锐的问题意识和思考的深度。   ★这部著作结构严整,上下贯通,纵横引申,论述精当。而作者论述的一大特点是反思过往,联系当前。   ★作者在论述历史时,经常会引用毛泽东的讲话和文章,或者思考毛泽东的一些设想,也含有自身所经历的历史事件的反思。这是作者的个人特色,很多内情皆为普通学者所不能道。   同类书:黄仁宇《万历十五年》,朱永嘉《论曹操》,韩毓海《五百年来谁著史》   读者对象:历史/政治爱好者,国家干部,思想文化研究人员,媒体从业人员,大学生及研究生等

内容简介

  朱镕基为什么会为商鞅的命运热泪盈眶?   毛泽东晚年为何要求注释《商君书》三篇?   毛泽东当年发动的“尊法批儒”基于什么历史考量?   共和国建立六十年后重启改革话题,“习李新政”该当何为?   朱永嘉这部论史著作,通过讲述中国历史上两次著名改革——商鞅变法与王莽改制,来探讨何谓真正的进步的改革,如果改革才能符合历史潮流,以及改革者的素质与命运等问题。     作者结合时代环境和历史现状,着重从解读改革的思想资源入手,分别演述了两次改革的具体措施和实际进程,并藉此说明:一场改革的开展需要“法、术、势”三者相互结合,而改革成败的关键在于是否从实际存在的社会矛盾和问题出发,调节好各个群体间的利益关系让多数人受益。     历来改革成败皆难预料,商鞅变法与王莽改制,一成一败,其中历史经验教训恰好可为后世改革者镜鉴。朱永嘉先生在共和国建立六十年后,抛出这个话题,显然是意识到当前的中国发展需要进行新的利益格局的调整,而如何调整,怎样才能保证改革符合历史潮流和大多数人的利益,正可以通过了解中国历史上的这两次著名改革,获得一些启发。

目录


序 中国古代变法改制思想资源之历史回顾
上篇 从商鞅到韩非——战国时代的改革变法和法家思潮
前言 从商鞅变法说起的缘由
一、商鞅其人
二、《更法》与《画策》
三、《农战》
四、商鞅变法措施之一
五、商鞅变法措施之二
六、商鞅个人悲剧性的历史遭遇
七、变法在那个时代是一个潮流
八、从韩非子说战国时期的法家思潮
九、春秋与战国两个历史时期的比较
十、战国时期的儒家
十一、韩非子对儒家的批判—— 说《五蠹》篇
十二、从《定法》论法与术
十三、韩非子论势
十四、小结
下篇 汉儒神学化和王莽改制的失败
前言
一、汉代外戚辅政的历史传统是王莽起家的历史背景
二、元、成、哀、平,一代不如一代
三、孝元皇后的起家及其如何为王莽上台铺平道路
四、王莽其人
五、王莽改制的思想资源
六、西汉儒学思想的演化
七、刘向、刘歆与古文学派的兴起
八、元、成、哀、平时期,汉朝官僚机构的状况和变化
九、王莽的改制之一—— 关于土地制度的变革
十、王莽的改制之二—— 关于官制的改革
十一、王莽的改制之三—— 关于货币改制及其失败
十二、王莽统治崩溃的历史过程
十三、结束语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朱永嘉(1931— ),历史学者,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明史研究专家。“文革”时为上海市常委、上海市写作组总负责人,晚年毛泽东重读古文注释的组织者,曾为王洪文讲解《后汉书》之《刘盆子传》。早年师从谭其骧、周予同等文史名家,后从事秦汉史、三国史、明史等方面的研究。著有《晚年毛泽东重读古文内幕》、《论曹操》(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刘邦与项羽》(中国长安出版社)等。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