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能源项目建设利益协调机制-以电网建设为例

包邮能源项目建设利益协调机制-以电网建设为例

¥26.5 (7.6折) ?
1星价 ¥26.5
2星价¥26.5 定价¥35.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50410442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299
  • 出版时间:2013-06-01
  • 条形码:9787550410442 ; 978-7-5504-1044-2

本书特色

《能源项目建设利益协调机制--以电网建设为例》通过对调研获得的资料进行梳理分析,对电网建设过程中所涉及的利益群体的基本特征,认知能力、选择意愿等进行了研究,找出了电网建设外部环境产生冲突的主要原因,并从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方面提出政策建议,以达到减少冲突的目的。本书由刘贞等著。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包括:绪论;电网建设外部环境冲突现状及趋势分析;电网建设外部环境中的利益群体及其核心特征;冲突升级与互适应机制理论研究综述等。

目录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标及主要研究内容
1.3 技术路线
1.4 研究特色及创新
1.4.1 对国内外电网建设用地补偿方案及标准的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分析
1.4.2 从冲突升级角度对电网建设利益群体特征进行了分析
1.4.3 构建了我国电网建设用地地役权制度
1.4.4 设计了我国基于地役权的电网建设用地补偿模式
1.4.5 从利益相关者的角度对电网建设外部环境中各个利益群体的特征进行了分析
1.4.6 采用经济学仿真的方法对电网建设外部环境中的冲突进行了仿真
1.4.7 采用实验经济学的方法对电网建设用地多标准补偿方案的有效性进行了检验
 
2 电网建设外部环境冲突现状及趋势分析
2.1 电网建设外部环境的基本概念
2.2 电网建设外部环境中的利益群体界定
2.2.1 电网建设的基本流程概述
2.2.2 电网建设外部环境所涉及的利益群体
2.3 电网建设外部环境及其冲突现状
2.3.1 电网建设外部环境的社会关注度
2.3.2 电网建设外部环境的上诉趋势
2.3.3 电网建设外部环境的投诉趋势
2.4 电网建设外部环境冲突发展趋势的客观原因分析
2.4.1 电力需求与电网建设之间的矛盾
2.4.2 可用地面积减少与补偿方案不完善之间的矛盾
2.4.3 输电线路结构变化与相关利益群体增多之间的矛盾
2.5 本章小结
 
3 电网建设外部环境中的利益群体及其核心特征分析
3.1 关于调研问卷的说明
3.1.1 数据来源
3.1.2 调研信息的收集
3.1.3 关于调研分析
3.2 电网建设当地村民的核心特征分析
3.2.1 当地村民基本情况分析
3.6.2 政府部门和电网公司之间的利益关系分析
3.6.3 政府部门和基层组织之间的利益关系分析
3.6.4 基层组织与村民之间的利益关系分析
3.6.5 电网公司与当地村民之间的利益关系分析
3.6.6 电网公司和基层组织之间的利益关系分析
3.6.7 电网公司、基层组织以及当地村民三者之问的利益关系分析
3.7 本章小结
 
4 冲突升级与互适应机制理论研究综述
4.1 冲突理论及其对电网建设管理政策的启示
4.1.1 冲突升级理论
4.1.2 冲突演化理论
4.1.3 冲突升级理论对电网建设工作的启示
4.2 激励性规制理论及其对电网建设管理政策的启示
4.2.1 激励性规制理论
4.2.2 激励性规制者的规制目标
4.2.3 激励性规制的主要类型
4.2.4 *优激励性规制政策的设计
4.2.5 激励性规制理论的一个案例
4.2.6 激励性规制理论对电网建设的启示
4.3 讨价还价博弈理论对电网建设管理政策的启示
4.3.1 讨价还价博弈理论
4.3.2 讨价还价博弈的一个实例
4.3.3 同时针对多个事情进行讨价还价
4.3.4 讨价还价理论对电网建设管理政策的启示
4.4 利益相关者理论及其对电网建设管理政策的启示
4.4.1 利益相关者理论
4.4.2 利益相关理论的一个应用实例
4.4.3 利益相关者理论对电网建设管理政策的启示
4.5 本章小结
 
5 电网建设外部环境中的利益群体之间的博弈分析
5.1 电网建设外部环境中的利益群体
5.1.1 利益群体的确定
5.1.2 利益群体中主体行为发生的经济学假定
5.1 _3利益群体中主体之间的博弈关系
5.2 不考虑信号损失下的利益群体之问的博弈分析
5.2.1 电网公司一基层组织双方利益关系分析
5.2.2 基层组织一当地村民双方利益关系分析
5.2.3 电网公司一基层组织一当地村民三方利益关系分析
5.3 考虑信号损失下的利益群体之间的博弈分析
5.3.1 电网公司-基层组织双方利益关系分析
5.3.2 基层组织-当地村民双方利益关系分析
5.3.3 电网公司-基层组织-当地村民三方利益关系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电网建设外部环境中利益群体复杂系统建模
6.1 电网建设外部环境中的多主体建模
6.1.1 多主体博弈模型概述
6.1.2 电网公司决策模型
6.1.3 基层组织决策模型
6.1.4 当地村民决策模型
6.2 电网建设外部环境仿真模型实例
6.2.1 邑网公司的决策函数
6.2.2 基层组织的决策函数
6.2.3 当地村民的决策函数
6.3 电网建设外部环境仿真分析实例
6.3.1 电网公司与基层组织之间的博弈仿真分析
6.3.2 基层组织与当地村民之间的博弈仿真分析
6.3.3 电网公司、基层组织与当地村民之间的博弈仿真分析
6.4.本章小结
 
7 基于利益相关者的冲突协调机制及有效性检验
7.1 电网建设利益相关者
7.1.1 土地需求方
7.1.2 土地供给方
7.1.3 管理部门
7.1.4 其他间接利益相关者及中介机构
7.2 电网建设中的利益相关者补偿机制
7.2.1 基于利益相关者的补偿机制概述
7.2.2 基于利益相关者的补偿机制模型
7.3 基于利益相关者的补偿机制仿真分析
7.3.1 仿真初始条件及相关数据
7.3.2 博弈过程中电网公司的收益与成本仿真分析
7.3.3 博弈过程中基层组织的收益与成本仿真分析
7.3.4 博弈过程中当地村民的收益与成本仿真分析
7.3.5 相关结论
7.4 本章小结
 
8 基于显示原理的多标准选择补偿机制及有效性检验
8.1 电网建设中多标准选择补偿机制设计
8.1.1 多标准选择补偿机制设计内容及目标
8.1.2 多标准选择补偿机制的设计原则
8.1.3 多标准选择补偿机制的设计假设
8.1.4 多标准选择补偿机制设计所需要的数据
8.2 多标准选择补偿机制设计样本
8.2.1 补偿对象特征分析
8.2.2 多标准选择补偿机制设计:一次性补偿方案
8.2.3 多标准选择补偿机制设计:多标准选择补偿方案
8.3 多标准选择补偿机制实验
8.3.1 实验目的
8.3.2 被试者的选择
8.3.3 被试者的激励
8.3.4.实验结果分析
8.3.5 三种不同特征群体对两大类补偿方案选择的总体分析
 
9 基于地役权的电网建设用地地役权设计及有效性检验
9.1 我国电网建设用地权利及补偿现状
9.1.1 我国现行法律法规对电网建设用地权利和补偿的规定
9.1.2 电网建设用地补偿中存在的问题
9.1.3 《物权法》实施对电网建设的影响
9.2 国内外电网建设用地权利及补偿的相关规定
9.2.1 国内外建设用地发展演进概述及相关理论
9.2.2 我国台湾地区电网建设用地补偿案例
9.2.3 美国电网建设用地补偿案例
9.2.4 德国电网建设用地补偿案例
9.2.5 综述
9.3 我国电网建设用地地役权权利制度设计与运行
9.3.1 电网建设用地的类型及其对权利设置的影响
9.3.2 我国电网建设用地权利及补偿制度的设计原则
9.3.3 在现行法律框架下我国电网建设用地权利设计的可能方式
9.3.4 我国电网建设用地地役权权利制度设计
 
10 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10.1 法律协调层次
10.2 对等协调层次
10.3 政府协调层次
与本书相关的已经发表的论文
致谢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刘贞,教授,硕士生导师,清华大学博士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访问学者,中国博弈论与实验经济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重庆理工大学低碳能源研究中心副主任,重庆区域低碳经济与可持续性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EnergyPolicy、Energy、Applied Energy、Internat ional Journal of ElectricalPower and Energy Systems、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系统工程学报》等学术期刊审稿专家。      现主要研究实验经济学及其在能源领域中的应用。在国内外重要期刊上发表论文80余篇(其中SSCI源刊1篇,SCI源刊6篇,EI检索25篇),出版教材、专著4部,申请专利8项、软件著作权4项。主持项目16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重庆市教委重大项目1项,中国博士后基金特别资助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1项),主研国家级重点项目6项、国际合作项目3项。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