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闽台教育的交融与发展

闽台教育的交融与发展

1星价 ¥28.4 (6.3折)
2星价¥28.4 定价¥45.0
图文详情
  • ISBN:9787010126081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53
  • 出版时间:2013-09-01
  • 条形码:9787010126081 ; 978-7-01-012608-1

本书特色

“海峡两岸文化发展丛书·闽台文化关系篇”是以闽台为中心,以文化为重点,来论析两岸关系的一套系列研究论著。本书是其中分册《闽台教育的交融与发展》,是一本研究闽台教育源流的专著。分别从地缘关系、文化熏陶、政制保障、朝野合力、书院传统、科举制度的层面切入,深入探讨闽台教育交融的历史渊源和沿革,并对日本占领台湾时期、抗战胜利之后以及新时期以来闽台教育关系的发展进行深入而具体的研讨。本书由黄新宪著。

内容简介

本书前五章,作者主要从地缘关系、文化熏陶、政制保障、朝野合力、书院传统、科举制度等几个方面综合探讨闽台教育交融的历史渊源和历史沿革。第六、第七、第八章则分别就日本占领台湾时期、抗战胜利之后,以及新时期以来闽台教育关系的发展进行深入而具体的探讨。既注意明郑以来闽台教育交融一体化格局的历史描述,也关注到特定历史时期闽台教育交融与发展的特定方式。作者认为,闽台教育交融虽然是一个变异与交融并存的历史进程,但交融毕竟是一个大趋势,帝国主义的侵略占领和国内政局的变化导致一段时间的“逸出”和背离在长期的交融史上并不是主流。第九章“闽台教育结缘对台湾社会的影响”是全书的结论。作者认为:两地教育的结缘从总体上说使得台湾的学校教育获得长足的发展,促成了台湾有影响力的士绅阶层的形成,同时也使台湾民众爱国思想和反侵略意识普遍增强。本书从九个方面对两地教育的交融与发展做专题考察,结构严谨,材料翔实,论述充分,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目录

绪论 **章 明郑时期闽台教育的内在联系**节 郑成功、陈永华与台湾学校教育的发展第二节 郑成功、陈永华与台湾科举考试制度的萌芽第三节 明郑时期兴办文教事业的简要分析 第二章 闽台府县儒学的历史渊源**节 闽台一体化的儒学教育格局第二节 台湾府县儒学中的闽籍师资第三节 闽台的庙学规制 第三章 闽台书院的历史渊源**节 福建官绅与台湾书院的发展第二节 闽学对台湾书院的影响第三节 闽台书院主要制度之比较第四节 闽台书院的建筑特色 第四章 福建官绅与台湾基础教育的发展**节 福建官绅与台湾义学的发展第二节 福建官绅与台湾社学的发展第三节 福建官绅与台湾番学的发展第五章 闽台科举考试制度的交融**节 闽台科举考试制度的一体化第二节 台湾科第人物与福州的联系第三节 台湾士子的福州乡试记忆——以林豪、陈肇兴、洪弃生为个案第四节 闽台科举考试影响的历史延续 第六章 闽台“敬惜字纸”习俗探讨**节 惜字建筑与恭迎圣迹第二节 官绅主导与民众参与第三节 教育习俗表征的文化意义 第七章 日据时期的闽台教育关系**节 台湾籍民在福建接受教育第二节 台湾学生赴福建就读第三节 台湾学生在福建的爱国活动第四节 福建师生赴台湾学习、工作、参观和实习 第八章 抗战胜利后闽台教育关系的发展**节 福建为台湾培养和提供师资第二节 福建学生赴台湾就读第三节 福建师生赴台湾实习、参观、考察和讲学第四节 台湾学生赴福建就读第九章 新时期的闽台教育交流和福建学者对台湾教育的审视**节 福建高校招收台湾学生就读第二节 多层次、全方位的闽台教育交流第三节 福建学者对台湾教育的审视第十章 闽台教育结缘对台湾社会的影响**节 学校教育获得长足发展第二节 形成有影响力的士绅阶层第三节 爱国思想与反侵略意识日益增强 附录参考文献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黄新宪,福建师范大学海峡两岸文化发展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员,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福建省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主要从事闽台文化教育史研究,出版《中华文化与闽台社会的变迁》、《台湾的书院与乡学》、《基督教教育与中国社会变迁》、《台湾教育:从日据到光复》等多部学术专著,论著获福建省社科优秀成果奖二等奖、三等奖。发表论文180多篇,有的为《新华文摘》等转载。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