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转型时期的金融控制-基于中央银行信贷政策视角的分析

包邮转型时期的金融控制-基于中央银行信贷政策视角的分析

¥28.6 (7.5折) ?
1星价 ¥28.6
2星价¥28.6 定价¥3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7102236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55
  • 出版时间:2013-10-01
  • 条形码:9787517102236 ; 978-7-5171-0223-6

本书特色

高玉泽编著的《转型时期的金融控制--基于中央银行信贷政策视角的分析》主要针对房地产市场、证券市场、消费市场,实施“歧视性”、“排他性”规则。这些规则与西方国家中央银行是一致的,不同之处在于作用范围和方式。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一些规则已被纳入宏观审慎监管范畴。本书其本质即为金融约束论,是针对特定市场,由政府设定租金机会,引导民间部门追逐,在实现市场化配置资源的同时,达到政策意图,实现“鱼和熊掌兼得”。这种金融控制是发展中国家所普遍实施的,虽然各国所处发展阶段不同,所采用的方式、路径、规模、领域大相径庭,但其内在机理大抵如此。

内容简介

本书基于我国中央银行信贷政策的视角,从政府部门、企业部门、居民部门、金融部门等四个层面。对转型时期的金融控制进行了深入研究。分析认为,1998年以来,我国中央银行信贷政策的主要内容,是实施选择性金融控制,对特定市场、特定主体施加特殊影响,以抑制金融市场的过度繁荣或萧条,促进经济协调、平衡、可持续增长。全书学术色彩突出、理论功底深厚、研究方法扎实、观察视角独特。具有实用价值,且结构严谨、逻辑严密、语言流畅,是一部难得的好书。

目录

《决策参考》书系出版前言
引言
导论
**节 政策背景
第二节 政策内涵
第三节 基本框架
第四节 主要价值与不足之处
**章 理论基础
**节 政府干预:实施选择性控制的理由
第二节 总量控制、选择性控制与宏观审慎监管
第三节 金融约束、信贷补贴与租金
第四节 金融管制
第五节 三种方式
第六节 决策机制、目标约束与传导机制
第二章 信贷政策的发展历程
《决策参考》书系出版前言
引言
导论
**节 政策背景
第二节 政策内涵
第三节 基本框架
第四节 主要价值与不足之处
**章 理论基础
**节 政府干预:实施选择性控制的理由
第二节 总量控制、选择性控制与宏观审慎监管
第三节 金融约束、信贷补贴与租金
第四节 金融管制
第五节 三种方式
第六节 决策机制、目标约束与传导机制
第二章 信贷政策的发展历程
**节 三个发展阶段
第二节 “十一五”期间信贷政策
第三节 简短结论
第三章 政府部门:融资平台贷款
**节 鲁滨逊经济
第二节 信用问题与银企关系
第三节 政府融资平台贷款
第四节 期限结构错配风险
第五节 简短结论
第四章 企业部门Ⅰ:国有企业
**节 下调利率与租金配置
第二节 政策性贷款
第三节 政策性兼并破产
第四节 简短结论
第五章 企业部门Ⅱ:中小企业
**节 贷款难,还是融资难?
第二节 国际经验
第三节 窗口指导:一种软约束
第四节 利率浮动:一种利差创造租金机制
第五节 再贷款:一种混合租金机制
第六节 担保机构:第三方介入租金机制
第七节 简短结论
第六章 居民部门Ⅰ:消费信贷
**节 消费需求与消费信贷
第二节 消费信贷、消费需求与福利水平
第三节 消费信贷与租金配置
……
第二十章 政策展望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