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楼梦研究在美国

红楼梦研究在美国

¥29.1 (4.4折) ?
00:00:00
1星价 ¥32.3
2星价¥32.3 定价¥66.0
全场折上9折期间 满39元包邮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6128077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52
  • 出版时间:2013-06-01
  • 条形码:9787516128077 ; 978-7-5161-2807-7

本书特色

《红楼梦研究在美国》主要对1960年起迄2000年止美国汉学界的《红楼梦》研究成果和研究进程进行系统的梳理和评述,并通过对这40年美国红学的研究成果的整理及其得失的总结,为我国红学研究提供一个借鉴,也为中外红学研究做一些基础性的工作。除了一般意义上的学术史探讨,还通过对《红楼梦》研究在美国的发展、美国红学研究思路与方法的分析,触及了相关的红学重大问题及其学术前景。

内容简介

在文学史领域,某个作家、某种体裁、某项专题或某个历史时期的文学现象等。常会引起长时间的持续研究,于是各类研究也就有了相应的历史,这便是研究史。研究史是一个开放的系统。随着研究的推进,其内容不断递增。当它们积累到一定程度时。研究史也可以成为研究对象。这类新型的研究史研究的出现,实是文学研究需要的推动。而各种研究成果的相继问世,说明具有学科意义的文学研究发展至今。文学研究史已经成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它以文学研究为素材。又与文学研究有所交叉,同时还可以帮助明确目标。缩小范围,明确需着力改善的研究中的薄弱之处。对文学研究的发展又有指示性的意义。张惠所著的《红楼梦研究在美国》即是对1960年起迄2000年止美国汉学界的红学进程和红学成果所做的科学的整理和总结,触及相关的红学重大问题及其学术前景。并从方法论的角度予以剖析,并揭示其间的特点和规律,以期“温故知新”“切磋琢磨”,对了解学术前沿、选择新的学术突破点有所裨益。

目录

绪论 
**节关于选题 
一本书的研究对象与范围 
二以美国红学为研究对象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第二节研究综述及其存在的问题 
第三节本书思路、框架和方法 
**章文化社会学与心理学的投注 
**节20世纪60年代之前的研究:“浮面的情形”、胡适的影响与“海外红学”的萌生 
一“浮面的情形”考辨 
二胡适的影响:认同与发展 
三“海外红学”的萌生 
第二节20世纪6070年代初的研究:神话框架、儒家理念和妇女新观 
一《红楼梦》的哲学和社会学意义 
二心理学观照下的《红楼梦》妇女观 
第三节社会学影响下的另一种曹学:史景迁的曹寅研究 
一独立于政治价值之外的学术追求 
二积学与酌理的双重要求 
第四节心理学视角下的解脱论和拥钗反黛说:夏志清的《红楼梦》解读 
一解脱的真谛和后40回的艺术价值 
二拥钗反黛与思想影响 
第二章人类学和叙事学的借用 
**节20世纪7080年代初的研究:寓意的各抒己见 
一主要人物研究中的中西方对比 
二次要人物的贯穿作用 
第二节余英时红学革命论和《红楼梦》的两个世界论 
一“两个世界论”的出处、界说和内涵 
二余氏红学理论的继承、借鉴和学术训练背景 
三“红学研究的两个世界论”之影响 
四“《红楼梦》的两个世界论”之影响 
第三节浦安迪“刺猾型”红学研究 
一“二元补衬”、“多项周旋”的原型与物我合一的寓意 
二原型批评与清代评点的双向借径 
三失误之处的参考意义 
第三章统计学与形式研究的关注 
**节20世纪8090年代初的研究:新技术的冲击与旧方法的拓展 
一电脑分析和统计学的倚重 
二女性、主题和技巧、关系研究 
第二节首届国际《红楼梦》研讨会:世界性交流与学术转型 
一超区域、超国别格局整合与学科战略整合 
二形式研究的先导之作 
第三节周策纵典范共识的尝试与意义 
一濡染胡适红学的三个时期 
二考据学、汉学、中国学的熔于一炉 
三确立典范未逮的深层思索 
第四节《红楼梦》形式美的发掘和意义 
一后40回作者权的另一种论证 
二以继承和突破“打出樊关” 
第四章女性主义的偏胜与集大成的趋向 
**节20世纪90年代21世纪初的研究:女性主义与后现代叙事学的繁荣 
第二节寓意再释与情色新评 
一“寓意说”的二次阐释:裔锦声的红学研究 
二“一夫多妻”视角观照下的《红楼梦》 
第三节余国藩“集大成”式红学研究 
一多边对话的内容与体大思精的结构 
二对后40回的文学价值评价与“拥黛观” 
三“反向超越”的成功基础 
第四节黄卫总的成长与欲望研究 
一成长与拒绝成长 
二女性与欲望 
三双向借镜 
第五章美国红学的发展机理 
**节对中国红学研究的借鉴与扬弃 
一美国“曹学”和版本学的冷落 
二对中国索隐和阶级斗争论的疏离 
第二节研究机构、师承与培养方式 
一研究机构与师承 
二学生成果与培养方式之比较 
第三节美国红学研究的特点、专长与不足 
一美国红学研究特点 
二美国红学研究专长与不足 
三美国红学研究构成与纽带 
结语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张惠,北京大学和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联合培养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后,哈佛大学和台湾中研院访问学人,目前任香港浸会大学中文系助理教授(研究);中国近代文学学会南社与柳亚子研究会理事、副秘书长。中国南社研究中心研究员。《红楼梦研究在美国》在全国评选中获得中国博士后优秀学术成果奖;独立研究课题《互动中的选择、引进和吸纳近代翻译小说底本、译本的比较与影响研究》获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二等奖。在《红楼梦学刊》、《中国现代文学丛刊》、《鲁迅研究月刊》、《中山大学学报》、《武汉大学学报》、《中国文学研究》、香港大学《东方文化》、(韩国)《中国语文论译丛刊》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并被《文学遗产(网络版)》转载多篇。独立承担及合作项目10个,其中独立项目包括香港政府项目启动金,香港浸会大学一级项目、二级项目等。合作项目《文学体系的转型中国文学近代化转型史论》荣获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