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语言政策研究
1星价
¥21.6
(4.8折)
2星价¥21.6
定价¥45.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买过本商品的人还买了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6129012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62
- 出版时间:2013-06-01
- 条形码:9787516129012 ; 978-7-5161-2901-2
本书特色
《民国时期语言政策研究》以权威语言机构为节点将民国时期的语言政策划分为四个历史阶段,不同阶段的语言活动被放置于具体的历史背景中考察并分析其社会功能,试图寻找民国时期语言政策中语言内容和社会功能之间的相关性;在每一历史阶段中,主要从语音文字、术语新词层面详尽分析描述其语言形式和社会功能,并兼及语体层面,试图探求民国时期各项语言政策内容之间的相关性。
内容简介
《民国时期语言政策研究》介绍了民国时期语言政策是中国在由传统时期进入现代社会的*初几十年面对自身语言状况和语言问题所进行的语言观念调整重塑和语言法令制定实施。
目录
**章绪论
**节“语文运动”和“文字改革”vs.“语言政策”和“语言规划”
一“语文运动”和“文字改革”
二“语言政策”和“语言规划”
三本书使用的“语言政策”概念
第二节民国时期语言政策的相关研究
一20世纪2040年代的语言政策
二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语言政策
三20世纪80年代之后的语言政策
第三节本书的研究方法和框架结构
第二章历史背景清末语言文字运动
**节切音字运动中的三大方案
一卢戆章与《中国**快切音新字》
二王照与《官话合声字母》
三劳乃宣与《简字全谱》
四切音字运动的历史意义
第二节吴稚晖、章炳麟关于万国新语的论争
一吴稚晖的《评前行君之<中国新语凡例>》
二章炳麟的《驳中国用万国新语说》
三吴稚晖的《书<驳中国用万国新语说>后》
四评述
第三节清末的科学名词翻译
一经世派官员时期
二洋务运动时期
三戊戌变法时期
四清廷对于切音字运动和科学名词翻译的态度
第三章北洋政府前期读音统一会、中华国语研究会和医学名词审查会
**节读音统一会
一机构成立
二核定国音、议定字母
三国音推行方法
四评述
第二节中华国语研究会
一机构成立
二与教育界联合促进注音字母的公布
三公布《国音字典》初印本
四评述
第三节医学名词审查会
一历史背景
二机构成立和三次会议
三评述
第四节译名大讨论
一章士钊引发的译名讨论
二胡以鲁的《论译名》
三评述
第四章北洋政府后期国语统一筹备会和科学名词审查会
**节“五四”前后关于拼音文字和国语文学的论战
一《新青年》、《国语月刊》关于拼音文字的论战
二《新青年》关于国语文学的论战
第二节国语统一筹备会
一机构成立
二《校改国音字典》和京国问题
三国罗字母、汉字省体和注音字母
四小学校国文科改国语科
五国语教育的推行
六左行横迤和标点符号
七《国语周刊》和国语运动大会
第三节科学名词审查会和译名的继续讨论
一科学名词审查会
二译名的继续讨论
第五章国民政府前期国语统一筹备委员会和国立编译馆
**节国语统一筹备委员会
一机构成立
二中国大辞典编纂处的工作
三《国音常用字汇》
四国音字母两式
五简体字和注音汉字
六“小学国语科暂行课程标准”和“小学国语课程标准”
七政府公文
第二节国立编译馆(上)
一机构成立和机制运行
二人文社会科学名词的审定和统一
三地名人名音译标准原则草案
四评述
第三节百科、专科辞典
一历史背景
二20世纪30年代具有代表性的几部百科、专科辞典
三评述
第六章国民政府后期国语推行委员会和国立编译馆
**节国语推行委员会
一机构成立
二注音汉字
三《中华新韵》和“全国方音注音符号”
四《国语辞典》
第二节国立编译馆(下)
一20世纪40年代人文社会科学名词的编纂状况
二评述
第三节拉丁化新文字和大众语运动
一拉丁化新文字
二大众语运动
三评述
第七章余论
**节民国时期语言政策研究的双重关系和三层结构
一以权威机构为主线的语言内容、社会功能双重关系
二以语言学理为依据的语音文字、术语新词和语体三层结构
第二节黎锦熙国语运动思想与豪根语言规划定义的对比研究
一“*终标准官方机构语言”vs.“国语”相似之点
二“语言规划四重模型”vs.“国语新文字论”不同之处
三评述
附录民国时期主要语言政策文件目录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节“语文运动”和“文字改革”vs.“语言政策”和“语言规划”
一“语文运动”和“文字改革”
二“语言政策”和“语言规划”
三本书使用的“语言政策”概念
第二节民国时期语言政策的相关研究
一20世纪2040年代的语言政策
二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语言政策
三20世纪80年代之后的语言政策
第三节本书的研究方法和框架结构
第二章历史背景清末语言文字运动
**节切音字运动中的三大方案
一卢戆章与《中国**快切音新字》
二王照与《官话合声字母》
三劳乃宣与《简字全谱》
四切音字运动的历史意义
第二节吴稚晖、章炳麟关于万国新语的论争
一吴稚晖的《评前行君之<中国新语凡例>》
二章炳麟的《驳中国用万国新语说》
三吴稚晖的《书<驳中国用万国新语说>后》
四评述
第三节清末的科学名词翻译
一经世派官员时期
二洋务运动时期
三戊戌变法时期
四清廷对于切音字运动和科学名词翻译的态度
第三章北洋政府前期读音统一会、中华国语研究会和医学名词审查会
**节读音统一会
一机构成立
二核定国音、议定字母
三国音推行方法
四评述
第二节中华国语研究会
一机构成立
二与教育界联合促进注音字母的公布
三公布《国音字典》初印本
四评述
第三节医学名词审查会
一历史背景
二机构成立和三次会议
三评述
第四节译名大讨论
一章士钊引发的译名讨论
二胡以鲁的《论译名》
三评述
第四章北洋政府后期国语统一筹备会和科学名词审查会
**节“五四”前后关于拼音文字和国语文学的论战
一《新青年》、《国语月刊》关于拼音文字的论战
二《新青年》关于国语文学的论战
第二节国语统一筹备会
一机构成立
二《校改国音字典》和京国问题
三国罗字母、汉字省体和注音字母
四小学校国文科改国语科
五国语教育的推行
六左行横迤和标点符号
七《国语周刊》和国语运动大会
第三节科学名词审查会和译名的继续讨论
一科学名词审查会
二译名的继续讨论
第五章国民政府前期国语统一筹备委员会和国立编译馆
**节国语统一筹备委员会
一机构成立
二中国大辞典编纂处的工作
三《国音常用字汇》
四国音字母两式
五简体字和注音汉字
六“小学国语科暂行课程标准”和“小学国语课程标准”
七政府公文
第二节国立编译馆(上)
一机构成立和机制运行
二人文社会科学名词的审定和统一
三地名人名音译标准原则草案
四评述
第三节百科、专科辞典
一历史背景
二20世纪30年代具有代表性的几部百科、专科辞典
三评述
第六章国民政府后期国语推行委员会和国立编译馆
**节国语推行委员会
一机构成立
二注音汉字
三《中华新韵》和“全国方音注音符号”
四《国语辞典》
第二节国立编译馆(下)
一20世纪40年代人文社会科学名词的编纂状况
二评述
第三节拉丁化新文字和大众语运动
一拉丁化新文字
二大众语运动
三评述
第七章余论
**节民国时期语言政策研究的双重关系和三层结构
一以权威机构为主线的语言内容、社会功能双重关系
二以语言学理为依据的语音文字、术语新词和语体三层结构
第二节黎锦熙国语运动思想与豪根语言规划定义的对比研究
一“*终标准官方机构语言”vs.“国语”相似之点
二“语言规划四重模型”vs.“国语新文字论”不同之处
三评述
附录民国时期主要语言政策文件目录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黄晓蕾,女,汉族,1974年生于安徽舒城。1997年至2000年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语言文字应用系获硕士学位,2002年至2005年于该院语言系获博士学位,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北方民族语言研究室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中国语言政策史研究,发表论文《论民国时期国音音系的建立》等数篇,主持课题《清代语言政策史》等若干项。
本类五星书
本类畅销
-
饥饿、富裕与道德
¥14.0¥45.0 -
偏见
¥17.9¥56.0 -
世界尽头的咖啡馆
¥15.8¥45.0 -
从白大褂到病号服:探索医疗中的人性落差
¥14.7¥39.8 -
女性生存战争
¥19.8¥66.0 -
汉字王国
¥13.8¥46.0 -
非暴力沟通心理学 : 用非暴力沟通化解冲突
¥10.8¥36.0 -
咬文嚼字二百问
¥12.2¥32.0 -
乌合之众:群体心理研究
¥13.9¥39.8 -
健康鸿沟:来自不平等世界的挑战
¥16.5¥55.0 -
万物皆无序
¥16.4¥42.0 -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
¥11.0¥36.8 -
自卑与超越
¥14.7¥39.8 -
乡土中国
¥12.2¥26.0 -
字海探源
¥25.0¥78.0 -
理解人性
¥13.9¥39.8 -
后现代下的生命与多重时间(精装)
¥19.8¥66.0 -
人际交往心理学
¥11.4¥38.0 -
猎物人(八品)
¥23.8¥88.0 -
社会学:原来这么有趣有用
¥9.0¥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