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少年网络生活的心理学研究

青少年网络生活的心理学研究

1星价 ¥21.1 (4.3折)
2星价¥20.6 定价¥49.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6128183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53
  • 出版时间:2013-09-01
  • 条形码:9787516128183 ; 978-7-5161-2818-3

本书特色

《青少年网络生活的心理学研究》从心理学的微观视角,采用质性研究和量化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了网络对青少年发展的影响。全书首先总结了青少年网络生活的现状,然后在此基础上,选取了青少年网络生活中的四个主要行为,即网络自我调节学习,网络交友中的自我表露,观看网络动漫和接触网络电子游戏等,分别深入地探讨了青少年的各个网络行为特点及其对青少年发展的不同影响。考虑到研究的内容涉及到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和传播学等相关学科,适合用作相关学科研究人员的专业参考书,同时也适合用做一线教师和青少年家长的网络教育参考书。

内容简介

《青少年网络生活的心理学研究》从心理学的微观视角,采用质性研究和量化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了网络对青少年发展的影响。全书首先总结了青少年网络生活的现状,然后在此基础上,选取了青少年网络生活中的四个主要行为,即网络自我调节学习,网络交友中的自我表露,观看网络动漫和接触网络电子游戏等,分别深入地探讨了青少年的各个网络行为特点及其对青少年发展的不同影响。考虑到研究的内容涉及到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和传播学等相关学科,《青少年网络生活的心理学研究》适合用作相关学科研究人员的专业参考书,同时也适合用做一线教师和青少年家长的网络教育参考书。本书由范丽恒著。

目录

**章 青少年网络生活现状
**节 青少年网络使用概况
第二节 青少年网络生活现状
第三节 本书的整体研究设计

第二章 网络环境下的自我调节学习
**节 文献综述
第二节 问题提出和总体研究设计
第三节 超文本环境中自我调节学习特征的研究
第四节 超文本学习环境中差生自我调节学习的过程
干预研究
第五节 结论与展望

第三章 网络交友的自我表露
**节 文献综述
第二节 总体研究设计
第三节 大学生与网友自我表露的现状调查
第四节 大学生与网友自我表露问卷的编制与特点研究
第五节 大学生对网友的自我表露与自我意识、孤独感的关系
第六节 研究结论与展望

第四章 网络动漫的特点及其对青少年攻击性的影响
**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文献综述
第三节 问题提出和研究意义
第四节 总体研究设计
第五节 动漫暴力内容分析
第六节 动漫中的暴力内容对初中生攻击性启动效应的实验研究
第七节 动漫重度收视者与非动漫收视者两类被试内隐
和外显攻击性的实验研究
第八节 研究启示
第九节 研究结论与展望

第五章 暴力网络电子游戏对青少年攻击性的影响
**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文献综述
第三节 问题提出与研究设计
第四节 暴力电子游戏对大学生攻击性短期效应研究
第五节 暴力电子游戏接触程度对被试内隐和外显攻击性的影响
第六节 研究启示
第七节 研究结论与展望
附录
附录2-1 循环系统相关概念配对任务试卷(样例)
附录2-2 自我调节学习过程编码表(样例)
附录2-3 循环系统相关知识开放式试卷编码表(样例)
附录2-4 主试操作要求
附录2-5 自我调节学习宏观过程与学业成绩的相关
散点图
附录2-6 自我调节学习过程日记(样例)
附录3 大学生与网友自我表露问卷的项目区分度
附录4 动漫暴力内容分析编码表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范丽恒,1977年生,河南西平人,应用心理学博士,河南大学副教授,美国普渡大学访问学者,兼任中国社会心理学理论与教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出版《教师期望效应研究》专著一部,译著《质性研究访谈》-部,参编教材多部,发表学术论文三十余篇。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