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分
中国佛教近代转型的社会之维-民国上海居士佛教组织与慈善研究
借助民国时期的佛教书刊、报纸、书信以及相关档案、史志、传记等文献资料,运用佛教史、社会史与城市史相结合的方法,对民国上海居士佛教组织与慈善事业进行了实证研究。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 ISBN:9787549548606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88
- 出版时间:2013-12-01
- 条形码:9787549548606 ; 978-7-5495-4860-6
本书特色
居士佛教是近代中国佛教复兴的发起者与主力军。民国时期,居士佛教摆脱了依赖寺院与僧人主导的传统模式,建立了独立于僧团之外的自身组织形态,开始独立进行讲经说法、皈戒修持、研究传播,以及广泛地开展各种有别于传统的社会慈善事业。
本书借助民国时期的佛教书刊、报纸、书信以及相关档案、史志、传记等文献资料,运用佛教史、社会史与城市史相结合的方法,对民国上海居士佛教组织与慈善事业进行了实证研究,考察了近代居士佛教转型的社会化之维及地域性特征,指出了近代佛学义理的发展与佛教实践转变之间的交互影响,揭示了佛教在社会转型期的自身变革。
内容简介
在近代,居士佛教在佛教近代化转型的过程中,越来越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有别于传统形式的近代居士组织,以及近代居士佛教慈善活动,别开生面,令人耳目一新,具有历史学、宗教学、社会学领域的研究意义。
常说文史哲不分家,在现今学界,能做到的学者微乎其微。本书作者兼具文学、哲学、史学三种学科学术背景,立足社会学视野,结合大量文史档案,研究民国时期中国佛教的近代化,填补了上海居士佛教研究的空白,可供相关研究者参考。
目录
**章近代居士佛教的复兴与社会组织化运动9
**节近代寺院佛教的衰落与居士佛教的抬升11
第二节近代居士佛教复兴思潮与居士社会组织化运动38
第二章民国上海居士佛教的发展与居士组织的建立54
**节民国早期上海地区的佛教境况55
第二节沪上居士佛教的复兴63
第三节民国上海居士佛教组织的建立与发展76
第三章民国上海居士佛教的组织形态与地域性特征94
**节民国上海居士佛教组织的类型及其近代转型95
第二节民国居士佛教组织形态与弘法形式的个案考察107
第三节民国上海居士佛教组织的地域性特征126
第四章民国上海佛教居士群类及其核心成员分析143
**节民国上海的知名居士及其核心成员143
第二节新兴工商居士群体佛教信仰的动因162
第五章民国上海居士佛教慈善及其实证考察169
**节民国上海居士佛教慈善兴盛的内因与外因171
第二节民国居士佛教慈善的主要形式及其实证考察183
第三节居士慈善资金来源、慈善运作模式及慈善特点212
第六章社会学视域中的居士佛教近代转型231
**节民国上海居士佛教发展的社会基础232
第二节居士佛教近代转型的社会学意义242
参考文献254
附录264
《世界佛教居士林章程》264
《世界佛教居士林办事细则》269
后记276
作者简介
唐忠毛,1969年生,宗教学硕士,中国哲学博士,复旦大学博士后,华东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兼任上海市宗教学会理事兼副秘书长、山东大学佛学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湖南大学岳麓书院特聘研究员。主持国家重大招标课题“长江流域宗教文化研究”子项目“长江流域写经宝卷研究”,完成中国博士后基金一等资助项目及上海市民宗委项目两项。出版专著《佛教本觉思想论争的现代性考察》《月印万川——佛教平等观》《佛教与中国传统艺术审美思维》,合著《人间佛教的都市化发展模式——以上海玉佛寺为例》。另参编高校教材4本,发表佛教类学术论文40余篇。
-
伦理学与经济学
¥8.3¥20.0 -
《老子》注评
¥3.9¥11.0 -
冯友兰的伦理思想
¥20.6¥49.0 -
理想国
¥22.0¥45.8 -
脑海中的声音:自我对话的历史与科学
¥17.1¥49.0 -
小窗幽记
¥5.7¥19.0 -
道家哲学研究-(附录三种)
¥4.9¥18.0 -
谈修养
¥6.0¥20.0 -
论语讲座
¥6.2¥23.0 -
谈美
¥5.0¥10.0 -
中国禅宗
¥9.9¥26.0 -
艺术美学讲演录
¥9.6¥32.0 -
和颜爱语
¥9.9¥29.8 -
宽容:人类的解放
¥12.7¥39.8 -
宋代理学三书随劄
¥19.9¥32.0 -
西方哲学与人生-第二卷
¥13.2¥49.0 -
一种人生观
¥23.0¥42.0 -
孔子的智慧-精装典藏新善本
¥16.8¥28.0 -
哲学的边界:关于我在生活世界的讨论
¥18.9¥49.8 -
昨日书林:道教史
¥11.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