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67206267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4cm
  • 页数:424
  • 出版时间:2013-11-01
  • 条形码:9787567206267 ; 978-7-5672-0626-7

本书特色

《赵瑞广博士文存》视角独创,思路别开,把宋代文化转型的关键人物聚焦到范仲淹身上,把文化转型的历史时段具体落到庆历之际,坐实了宋代文化转型生成、兴起、发展的真实历程。书中把宋代文化转型的发生落实到“庆历之际”(仁宗一朝),把庆历之际的文化转型时段又分为三个时期:天圣一康定年间:宋学酝酿发生期;庆历-皇祐年间:宋学兴起期,疑经变古思潮涌现;至和-嘉祐年间:宋学发展期,道德性命之学流行。

内容简介

《赵瑞广博士文存》视角独创,思路别开,把宋代文化转型的关键人物聚焦到范仲淹身上,把文化转型的历史时段具体落到庆历之际,坐实了宋代文化转型生成、兴起、发展的真实历程。书中把宋代文化转型的发生落实到“庆历之际”(仁宗一朝),把庆历之际的文化转型时段又分为三个时期:天圣一康定年间:宋学酝酿发生期;庆历-皇祐年间:宋学兴起期,疑经变古思潮涌现;至和-嘉祐年间:宋学发展期,道德性命之学流行。

目录

序一/束景南
序二/杨绪敏
博士篇
  庆历之际的文化转型:宋学的历史生成
  专家评点
  内容提要
  绪论
  **章  庆历之际文化转型的内因外缘
    **节  中国传统文化变迁背景下的宋型文化
    第二节  中晚唐五代的思想文化变迁
    第三节  宋初重文的社会环境
    第四节  仁宗时期:“斯文”的时代
    第五节  庆历之际的士风
    第六节  庆历之际疑经思潮的兴起
    第七节  庆历之际教育的变革
    第八节  庆历之际文化转型的时段划分
  第二章  庆历之际经学的转型
    **节  范仲淹的《易义》与欧阳修的《易童子问》
    第二节  胡瑗的《周易口义》和《洪范口义》
    第三节  欧阳修的《诗本义》与苏辙的《诗集传》
    第四节  孙复、欧阳修的《春秋》学
    第五节  刘敞的《七经小传》及《春秋》学:全面疑经
    第六节  李觏、司马光的经学
    第七节  苏洵、苏轼、苏辙的经学思想
  第三章  庆历之际理学的形成
    **节  理学的先驱
    第二节  “学统四起”的庆历之际
    第三节  曾巩、司马光、王安石的理学思想
    第四节  “理学五子”:理学的发展
    第五节  《四书》学的兴起
  第四章  庆历之际文学的转型
    **节  庆历之际文学思想的转型
    第二节  庆历之际的诗风转变
    第三节  庆历之际的古文运动
  结语
  附录
    一、宋仁宗时期大事编年
    二、征引文献目录
    三、参考文献目录
  致谢
硕士篇
  明清之际士人心态研究
  专家评点
  内容提要
  绪论
    **节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
    第三节  本文的创新之处及篇章  结构
  **章  明清之际的时代背景
    **节  晚明社会的变化
    第二节  明清之际的政权变更
  第二章  晚明士人心态
    **节  果敢勇毅的担当心态
    第二节  身殉名节  的求仁心态
    第三节  注重自我的白适心态
    第四节  阿附权势的谄佞心态
  第三章  清初士人心态
    **节  忠义之士及遗民
    第二节  “贰臣”
    第三节  应举者
    第四节  其他士人
  第四章  “漂浮”的士人
    **节  士人与皇权
    第二节  士人与民众
  第五章  同时期的西方人士心态
    **节  文艺复兴时期的西方人士心态
    第二节  启蒙运动时期的西方人士心态
  第六章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论文篇
  论晚清学界宗师俞樾的学术成就及影响
  “史华慈问题”——中国思想史上的那块天花板
  为什么要重视“史华慈问题”
感言
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赵瑞广(1970-2012),男,河南省商丘市人.博士。生前就职于无锡市滨湖区立人高级中学。1989年河南商丘师范专科学校英语大专毕业,1994年河南教育学院英语教育本科毕业,2006.年获徐州师范大学历史学硕士学位,2012年获浙江大学中国古典文献学博士学位。   2003年9月考入徐州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中国古代史专业,师从杨绪敏教授,研究方向是明清史。2007年9月考入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古籍研究所,师从著名教授束景南博导,攻读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2010年6月完成博士论文《庆历之际的文化转型:宋学的历史生成》。在《读书》杂志(2009年第7期)发表《“史华慈问题”——中国思想史上的那块天花板》一文,在学术界产生了较大影响。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