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齐鲁商贾传统-先秦秦汉卷

齐鲁商贾传统-先秦秦汉卷

1星价 ¥55.9 (5.7折)
2星价¥55.9 定价¥9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33328221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407
  • 出版时间:2014-03-01
  • 条形码:9787533328221 ; 978-7-5333-2822-1

本书特色

李金山编著的《齐鲁商贾传统(先秦秦汉卷)(精)》对先秦秦汉时期齐鲁地区的商人的经营行为,经营理念等进行了探讨。本书详细介绍,先秦秦汉时期齐鲁商贾的起源、形成和发展,并介绍齐鲁商贾与东方海上贸易的密切关系。在齐鲁商贾发展与区域社会变迁中深入探析齐鲁商贾的发展演变与齐鲁地区社会变迁之间的互动关系。本书还介绍了齐鲁文化与齐鲁商贾精神的培育、齐鲁商贾传统与世风习俗、齐鲁诸子的商业思想等内容。

内容简介

  《齐鲁商贾传统:先秦秦汉卷:》对先秦秦汉时期齐鲁地区的商人的经营行为,经营理念等进行了探讨。《齐鲁商贾传统(先秦秦汉卷)》详细介绍,先秦秦汉时期齐鲁商贾的起源、形成和发展,并介绍齐鲁商贾与东方海上贸易的密切关系。在齐鲁商贾发展与区域社会变迁中深入探析齐鲁商贾的发展演变与齐鲁地区社会变迁之间的互动关系。《齐鲁商贾传统(先秦秦汉卷)》还介绍了齐鲁文化与齐鲁商贾精神的培育、齐鲁商贾传统与世风习俗、齐鲁诸子的商业思想等内容。

目录

**章 先秦秦汉时期齐鲁商贾的起源、形成与发展
**节 上古商业传说与齐鲁商贾的起源
第二节 春秋战国时期齐鲁商贾的形成与迅速发展
第三节 秦汉时期齐鲁商贾的曲折发展

第二章 先秦秦汉时期的齐鲁商贾与东方海上贸易
**节 史前时期山东半岛的海上交流
第二节 夏商周时期山东半岛的海上交流与海上贸易
第三节 秦汉时期的齐鲁商贾与海上贸易

第三章 先秦秦汉时期齐鲁商贾的发展与区域社会变迁
**节 史前时期交换经济的发展与东夷社会变迁
第二节 夏商时期东土经济的发展与东夷社会变迁
第三节 齐、鲁两国的经济抉择与社会变迁
第四节 春秋战国时期的齐鲁商贾与区域社会变迁
第五节 秦汉时期的齐鲁商贾与区域社会变迁

第四章 先秦秦汉时期的齐鲁文化与齐鲁商贾精神的培育
**节 齐鲁商贾精神诞生的地理环境与人文环境
第二节 齐、鲁两国的治国方略与齐鲁商贾精神
第三节 春秋战国时期的齐鲁文化与齐鲁商贾精神
第四节 秦汉时期齐鲁文化的融合与齐鲁商贾精神

第五章 先秦秦汉时期的齐鲁商贾传统与世风习俗
**节 “工商食官”体制下的齐鲁商贾经营文化
第二节 齐鲁私营商业的经营文化
第三节 谋财有道:齐鲁商贾的精神气质
第四节 商贾传统与齐鲁世风

第六章 先秦秦汉时期齐鲁诸子的商业思想
**节 管仲、晏婴的商业思想
第二节 早期儒家的商业思想
第三节 墨家的商业思想
第四节 范蠡的商业思想
第五节 “兵之法,商之用”:古齐兵家谋略与商业经营管理艺术
第六节 桑弘羊与秦汉齐学诸子的商业思想
主要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节选

  **节上古商业传说与  齐鲁商贾的起源  中国古有士、农、工、商所谓“四民”的划分,而事实上,商人的出现与商品经济的产生经历过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他们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社会大分工的出现,使得劳动产品的交换成为可能,由此产生了*初级的带有偶然性的直接物物交换活动,后来逐渐发展为经常性的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行为,由此商品经济诞生了。它一旦形成,就在社会经济生活中承担了极为重要的角色。  一、史前时期的商业传说  我国关于商业传说的年代可以远溯到三代之前。《周易·系辞下》即有记载:“包牺氏没,神农氏作……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这里的“日中为市”就是史前时期集市形态的反映,它有相对固定的时间和地点,人们把“日行正中”作为集市交易的时间标志,互市所需,调剂余缺,解决了先民生产和生活用品的剩余和不足。神农之后,黄帝、尧、舜前后相继,教民变通,“刳木为舟,剡木为楫,舟楫之利以济不通,致远以利天下”、“服牛乘马,引重致远,以利天下”①。此时的商业活动的范围大大地扩展开来,交通运输工具变得相对便捷,舟车相济,水陆并进,能够从事长途贩运等交易活动,商品交换的规模大大加强。  到了大禹时代,随着军事民主制部落联盟政权的成熟,原始社会共同体内部的生产关系进一步发展,各氏族部落间的联系得到了空前加强。史载大禹曾会盟诸侯,娶妻涂山。在这种背景下,因地理环境差异、出产物品不同的各氏族部落之间就有可能更加频繁、便捷地交换各自所需。《尚书·皋陶谟》即记载:“暨稷播,奏庶艰食鲜食。懋迁有无化居。燕民乃粒,万邦作义。”“懋”通贸,“化”是古货字。意思是说,禹和后稷一起,教民播种百谷,给人民提供粮食,由于粮食较为紧缺,就发展贸易往来以互通有无,这样人民才得以安居乐业,各邦国才得以治理。不仅如此,禹夏部落的政权组织形态比较完善,形成一套专负其责的职能部门。《尚书·大禹谟》云:“德惟善政,政在养民。水、火、金、木、土、谷,惟修;正德、利用、厚生,惟和;九功惟叙,九叙惟歌。”这里是说要改进金、木、水、火、土、谷六个职能部门,即“六府”的工作,要自正其身(“正德”)以率万民、利民之用(“利用”)以殖财富、丰衣足食(“厚生”)以养百姓,此为“三事”,加上“六府”,总为“九功”。要使“九功”发挥*大程度、*好的作用,使人民得到*大化、*多的利益。其中的“利民”,具体说来就是:“利用者,工作什器,商通货财之类,所以利民之用也。”①主要是关乎民生的工商业活动。  《淮南子》对上古时期的商业传说也进行过理想化的描述。如《淮南子·览冥训》记载黄帝时“道不拾遗,市不豫贾,城郭不关,邑无盗贼,鄙旅之人相让以财”,描绘出上古圣王统治时期民风淳朴的社会升平景象,这里的“市不豫贾”是指不哄抬物价,不干涉市场交易的秩序。《淮南子·齐俗训》云:“尧之治天下也……其导万民也,水处者渔,山处者木,谷处者牧,陆处者农。地宜其事,事宜其械,械宜其用,用宜其人。  ……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