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法律史学的新发展

包邮中国法律史学的新发展

¥24.7 (4.5折) ?
1星价 ¥24.7
2星价¥24.7 定价¥55.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6137017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13
  • 出版时间:2013-11-01
  • 条形码:9787516137017 ; 978-7-5161-3701-7

本书特色

  《中国法律史学的新发展》对2000年至2011年(部分内容到2012年)中国法律史学领域的研究进展和学术成果,进行了系统盘点和评述,对本学科的未来发展趋势提出了意见和建议,主要目的是“辨章学术、考镜源流”,借此书写中国法律史的学术史。全书分导论、古代法律史研究、近代法律史研究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史研究四章,对二十一世纪以来中国法律史学开展情况和主要研究成果,作了比较客观全面的介绍、评论与分析。附录部分包括关键词索引,2000年至2011年中国法律史论文选录、中国法律史著作选录,为学界同人进行研究以及其他领域读者查阅资料提供了便利。

内容简介

《中国法律史学的新发展》对2000年至2011年(部分内容到2012年)中国法律史学领域的研究进展和学术成果,进行了系统盘点和评述,对本学科的未来发展趋势提出了意见和建议,主要目的是“辨章学术、考镜源流”,借此书写中国法律史的学术史。全书分导论、古代法律史研究、近代法律史研究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史研究四章,对二十一世纪以来中国法律史学开展情况和主要研究成果,作了比较客观全面的介绍、评论与分析。附录部分包括关键词索引,2000年至2011年中国法律史论文选录、中国法律史著作选录,为学界同人进行研究以及其他领域读者查阅资料提供了便利。

目录

**章  导论  **节  研究现状    一  研究力量和研究机构    二  学术活动  第二节  研究成果    一  学科建设理论    二  法律文献整理    三  断代法律史研究    四  专门法律史    五  法文化研究  第三节  未来发展趋势第二章  古代法律史研究  **节  秦汉法律史研究    一  关于法律思想的研究    二  关于法律体系的研究    三  关于行政法与刑事法的研究    四  关于私法的研究    五  关于程序法的研究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法律史研究    一  关于魏晋法律史的综合性研究    二  关于魏晋律令及律学史料的研究与阐释    三  关于魏晋刑制的研究    四  关于魏晋特权法研究    五  关于魏晋妇女法律地位研究  第三节  唐代法律史研究    一  关于唐律精神的研究    二  关于《唐律疏议》制作年代的研究    三  关于唐律“七杀”的研究    四  关于唐律“义绝”的研究    五  关于唐代法律史学的两点思考  第四节  宋代法律史研究    一  关于宋代法律史的综合性研究    二  关于宋代法律思想的研究    三  关于宋代法令典章  的研究    四  关于宋代刑法的研究    五  关于宋代民事和经济法制的研究    六  关于宋代司法的研究    七  关于宋代法律与民众关系的研究  第五节  元代法律史研究    一  关于元代法律史料整理与研究    二  关于元代法律史的综合性研究    三  关于元代法律思想的研究    四  关于元代刑罚制度研究    五  关于元代民事法律制度研究    六  关于元代司法制度的研究  第六节  明代法律史研究    一  法律史料的整理与研究    二  法律思想史的研究    三  立法史的研究    四  刑法史的研究    五  民商法史研究    六  行政法史研究    七  诉讼和司法史的研究    八  其他研究  第七节  清代法律史研究    一  法律形式(法律渊源)研究    二  刑事法律制度研究    三  民商事法律制度研究    四  婚姻和继承法律制度研究    五  商事及经济法律研究    六  行政管理及职官法律制度研究    七  司法及诉讼制度研究    八  社会各群体法律意识研究  第八节  中国古代民族法制史研究    一  历代王朝民族立法与民族法制建设    二  中国少数民族法律资料整理与研究    三  历史上各民族传统纠纷解决机制    四  历史上国家法在民族地区法律适用问题    五  历史上少数民族法律习惯及变迁    六  少数民族法律文化中不同因素问题第三章  近代法律史研究  **节  法律近代化研究    一  关于法律近代化的开端    二  关于法律近代化的道路与特征    三  关于法制近代化中的文化冲突与融合研究  第二节  清末法律史研究    一  清末预备立宪与宪政改革研究    二  清末法制改革研究    三  清末修订部门法研究    四  “礼法之争”研究    五  清末司法改革研究    六  晚清法律移植研究  第三节  民国法制史研究    一  立宪与宪政制度研究    二  民事法律制度研究    三  商法经济法研究    四  司法独立与司法制度研究    五  诉讼制度方面的研究    六  其他方面的研究  第四节  近代法律思想研究    一  总体性研究    二  “洋务运动”时期法律思想研究    三  清末修律人物法律思想研究  第五节  革命根据地法律史研究    一  宏观研究    二  宪法与行政、军事法研究    三  经济法研究    四  婚姻法研究    五  司法制度研究第四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史研究  **节  综合研究  第二节  宪法研究  第三节  刑事法研究  第四节  民事法研究  第五节  司法制度研究  第六节  重要法律历史事件研究关键词索引参考文献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高汉成男,1970年3月生,山东潍坊人。2005年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获法学博士学位。近十年来,先后以傅斯年思想和中国法律的近代变革作为自己的学术兴趣,并在《北京师范大学学报》、《清史研究》、《政法论坛》、《环球法律评论》等学术期刊上发表专业论文十余篇。现供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以中国刑事法律的近(现)代化为研究方向。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