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学课程的社会学研究

科学课程的社会学研究

1星价 ¥33.0 (6.0折)
2星价¥33.0 定价¥55.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6141557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14
  • 出版时间:2014-04-01
  • 条形码:9787516141557 ; 978-7-5161-4155-7

本书特色

  《科学课程的社会学研究》是对科学课程进行的社会学意义上思考,既把科学课程视为一种社会事实,站在其与其他社会事实和整体社会要素发生着怎样一种联系的立场上,同时,尽可能悬置个人价值对事实判断的“污染”,从联系和整体性研究的角度,寻找科学课程改革与发展的社会因果解释。全书共分六章,**章主要介绍了课题研究的意义、内容和方法;第二章分析了学校科学课程产生及其改革的历史和社会背景,剖析了科学课程与生俱来的人文价值,二十世纪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进行科学课程改革的社会价值宿求;第三章主要分析了科学课程的社会再生产功能;第四章分析了杜威教育思想的社会学品格,在此基础上对科学探究教学模式的政治学意义进行了剖析;第五章从知识社会学和知识论的角度,对科学课程的知识进行了社会学意义上剖析;第六章,则从科学课程与社会发展关系的角度,跃出科学课程的纯教育价值,分析了其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发展中的主要功能。

内容简介

本书是对科学课程进行的社会学意义上思考,既把科学课程视为一种社会事实,站在其与其他社会事实和整体社会要素发生着怎样一种联系的立场上,同时,尽可能悬置个人价值对事实判断的“污染”,从联系和整体性研究的角度,寻找科学课程改革与发展的社会因果解释。全书共分六章,**章主要介绍了课题研究的意义、内容和方法;第二章分析了学校科学课程产生及其改革的历史和社会背景,剖析了科学课程与生俱来的人文价值,二十世纪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进行科学课程改革的社会价值宿求;第三章主要分析了科学课程的社会再生产功能;第四章分析了杜威教育思想的社会学品格,在此基础上对科学探究教学模式的政治学意义进行了剖析;第五章从知识社会学和知识论的角度,对科学课程的知识进行了社会学意义上剖析;第六章,则从科学课程与社会发展关系的角度,跃出科学课程的纯教育价值,分析了其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发展中的主要功能。

目录

**章  绪论  **节  课题研究的意义与价值  第二节  课题研究的内容及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一、科学教育的人文传统研究    二、科学本质与科学教育的研究    三、科学探究与民主政治的研究    四、科学知识的社会学研究    五、科学课程的社会功能研究  第三节  研究方法的选择与概念界定    一、研究方法    二、科学课程    三、社会学研究第二章  科学课程及其变革的历史考察  **节  科学课程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及其思想基础    一、哲学传统、工业化与学校科学课程的设置    二、人文主义者对科学教育的关注  第二节  科学课程理念的科学人文主义传统    一、斯宾塞的科学教育思想及其科学人文主义特征    二、赫胥黎的科学教育思想及其科学人文主义特征  第三节  科学课程改革的社会驱动力    一、美国二十世纪科学课程改革理念的演进及社会基础    二、对我国科学课程改革的启示第三章  科学课程与社会再生产  **节  马克思主义社会再生产理论    一、马克思主义社会再生产理论释义    二、马克思主义对社会再生产的分类    三、马克思主义对社会再生产过程的分析    四、马克思主义对社会再生产本质的分析  第二节  西方马克思主义教育再生产理论    一、教育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再生产    二、教育对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反抗:一种教育抵制理论  第三节  教育再生产机制的分析    一、社会分层    二、教育的选择功能与社会分层    三、社会分层与教育  第四节  科学课程与社会再生产    一、科学课程在学校知识体系中的地位    二、科学课程与社会选择第四章  科学探究与民主政治  **节  杜威科学探究的哲学隐喻    一、科学探究具有实践性    二、科学探究从问题开始    三、科学探究的问题具有生活性    四、科学探究的问题具有情境性  第二节  科学探究与民主政治    一、什么是民主社会    二、科学探究与民主社会的发展  第三节  科学探究与民主价值观的养成    一、科学探究体现的是平等的民主价值观    二、科学探究倡导理性的自由精神    三、科学探究倡导合作意识和批判精神第五章  科学课程知识的社会学研究  **节  知识论发展的理路    一、什么是知识    二、知识的分类    三、现代知识观    四、现代知识观的基础主义特征    五、后现代知识观对基础主义的解构  第二节  科学学对科学知识的研究    一、科学知识成为研究对象    二、培根论科学知识    三、笛卡尔论科学知识    四、马克思、恩格斯论科学技术    五、对科学知识的社会学研究    六、科学发展范式的争论  第三节  科学知识客观、普遍、价值中立性的解构    一、传统的科学知识观    二、意识形态论的科学知识观    三、历史主义的科学知识观    四、相对主义的科学知识观  第四节  科学知识的社会建构    一、科学知识的社会建构    二、科学知识社会建构论的研究范式    三、科学知识社会建构论的话语结构    四、对科学知识社会建构论的反思  第五节  科学课程的知识观重建与发展    一、传统的科学课程知识观及其局限    二、多元文化视角中的科学课程知识观第六章  科学课程的社会功能  **节  科学的社会功能    一、科学与意识形态    二、科学与道德教化    三、科学与经济发展    四、科学与现代社会  第二节  科学课程与社会控制    一、科学课程与社会分层    二、科学课程与社会控制    三、科学课程与道德教化    四、科学教学与道德认知  第三节  科学课程与意识形态    一、课程与意识形态    二、科学课程与意识形态渗透参考文献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赵长林,1969年2月生,山东省聊城市人。现为聊城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院长、教授、教育学博士,华南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后流动站工作人员。主持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十一五”重点课题1项,山东省社科基金“十一五”重点课题1项,山东省教育科学规划“十五”重点课题1项,其他项目3项。近年来,先后公开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在《教育研究》、《中国教育学刊》、《教育理论与实践》等中文核心期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获山东省省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山东省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2002年被评为山东省教学管理先进个人。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