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02640347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6cm
  • 页数:129
  • 出版时间:2014-09-01
  • 条形码:9787502640347 ; 978-7-5026-4034-7

本书特色

生态功能区是我国国土空间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未来区域发展规划的重要依据,但目前多数的研究人员主要关注相关基础理论的研究,缺少对于建设模式的直接研究。本书主要以黑龙江省大兴安岭林区为对象,针对生态功能区的建设模式开展相关研究,该区域是中国重要的国有林区,同时也是中国东北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之一,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一直扮演着资源提供者的角色,但经过多年超负荷的木材采伐和毁地开荒,使该地区的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本书对其建设模式、相关理论、国内外生态区域建设模式比较分析、生态功能区建设现状及矛盾分析、建设模式的构建与机理分析、建设模式的运行以及建设模式保障体系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本书可作为从事生态功能区研究的科研人员、政策制定者及高校研究生研究学习的参考书。

内容简介

生态功能区是我国国土空间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未来区域发展规划的重要依据,但目前多数的研究人员主要关注相关基础理论的研究,缺少对于建设模式的直接研究。本书主要以黑龙江省大兴安岭林区为对象,针对生态功能区的建设模式开展相关研究,该区域是中国重要的国有林区,同时也是中国东北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之一,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一直扮演着资源提供者的角色,但经过多年超负荷的木材采伐和毁地开荒,使该地区的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本书对其建设模式、相关理论、国内外生态区域建设模式比较分析、生态功能区建设现状及矛盾分析、建设模式的构建与机理分析、建设模式的运行以及建设模式保障体系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本书可作为从事生态功能区研究的科研人员、政策制定者及高校研究生研究学习的参考书。

目录

**章  绪论
 **节  生态功能区概述
 第二节  生态功能区建设模式的意义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第二章  生态功能区理论综述
 **节  生态建设相关理论
 第二节  可持续发展相关理论
 第三节  系统工程理论
第三章  国内外典型生态建设模式比较分析  
 **节  国外典型区域生态建设特点分析
 第二节  中国典型区域生态建设特点分析
 第三节  国内外典型模式的比较
 第四节  国内外典型生态建设模式分析
第四章  生态功能区建设情况分析
 **节  大兴安岭生态功能区的基本情况
 第二节  大兴安岭生态功能区的建设情况及分析
 第三节  生态功能区建设效应综合评价
 第四节  大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建设的矛盾分析
第五章  生态功能区建设模式构建与机理分析
 **节  生态功能区建设的目标
 第二节  构建建设模式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第三节  生态功能区建设模式的确定
 第四节  动态效益共赢模式机理分析
第六章  生态功能区建设模式的运行
 **节  动态效益共赢模式**阶段的运行
 第二节  动态效益共赢模式第二阶段的运行
 第三节  动态效益共赢模式第三阶段的运行
第七章  生态功能区建设模式的保障体系
 **节  政策保障体系
 第二节  法律保障体系
 第三节  体制机制保障体系
 第四节  智力保障体系
 第五节  资金保障体系
结语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