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估与找寻-现当代文学批评实践

包邮重估与找寻-现当代文学批评实践

¥20.6 (4.2折) ?
1星价 ¥29.4
2星价¥29.4 定价¥49.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6147276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31
  • 出版时间:2014-08-01
  • 条形码:9787516147276 ; 978-7-5161-4727-6

内容简介

本书的内容主体,是作者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直到近年发表于国家级和省级重要报刊的现当代文学研究和评论文章。除此之外,还收编五六篇写成于近两三年未及发表的研究论文。本书内容分三辑。**辑定名为“重审与厘定”,内容包括:一、现当代文学综合研究。如对新时期小说思潮与流变的重新观察,对新时期爱情小说嬗变特点的研究;二、重要作家作品研究。如对鲁迅、余秋雨、张承志等作家小说和散文的研究。第二辑定名为“尺度的找寻”,内容重在通过文学作品的细致分析,探究现当代文学作品的写作规律,重申现当代文学的批评标准。第三辑定名为“遴选与阐释”,内容为地方性文学创作的个案研究。本书涉及的话题虽较为广泛,但大多数篇目的内容指向比较集中,其一是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文学流变的重新思考与观察,其二是对现当代文学写作规律的探询和批评标准的重新厘定。

目录

**辑 重审与厘定爱情题材小说的主体性走向——以新时期初期十年小说为对象对莫言的彻底颠覆——先锋小说、新写实小说合论浮士德式爱情精神的高扬、忏悔及反叛——新时期小说中爱情叙事的审美嬗变对“人”的渐近把握——新时期文学述论寻根的“物质诗”和“革命历史诗”——对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一种诗歌创作现象的评说论张承志文学精神世界的体系性构成《棋王》艺术手法论要对“酒神式精神”的极力召唤——论影片《红高粱》的文化主题悲情而又昂扬的人生表达——看电视连续剧《民工》余秋雨散文的文本特征及艺术偏失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鲁迅散文《过客》和《死后》的精神关联 第二辑 尺度的找寻文艺作品批评尺度的四重“圈级”小说人物的命名问题论文学作品中的镜子意象文艺批评要面向大众——市场经济条件下批评的一大选择真正捏到了文学的疼处——读谢有顺文学评论集《话语的德性》“伟大的捕风”——评李静《捕风记:九评中国作家》为意识形态风暴所掩盖的批评语式的对立——对20世纪50年代《红楼梦》研究和胡风文艺思想批判的文论学反思“西部文学”之旗,不扛也罢诗美特质的散点观察韵律和节奏的和谐之美——现代诗不应放弃的潜在性追求爱情因无谓错失而感人——爱情小说模式化叙事一种长篇小说作家应牢记“写作困难”黑暗中的芳香与河流里的浮沫——关于电影与电视区别问题的美学思考 第三辑 遴选与阐释天水青年小说作者创作评论三题赤足者的痛苦行吟灵魂深处的沉醉与精神领地的高蹈——王若冰诗歌的精神观察村庄精神的构建和个人表达——评薛林荣《一个村庄的三种时间》诗意家园的苦意构筑和痴情守望——评北斗长篇小说《望天鸟》回到源头的吟诵和歌唱——评白麟诗集《慢下来》她让时间的流逝变得甜美——评汪彤散文集《心若琴弦》健笔写奇幻,雄腔唱大风——评薛林荣长篇小说《疏勒》以情写情——评苟昌盛诗集《温情至爱》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丁念保,男,甘肃通渭人,1967年1月6日生。天水师范学院文史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和文艺理论的教学和研究。曾在《中国图书评论》、《文艺理论与批评》、《当代文坛》、《飞天》、《文艺报》、《中华读书报》等报刊发表文学研究论文和评论文章四十余篇,其中有论文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影视艺术》、《当代作家评论》等杂志转载和摘编。目前正参与一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研究。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