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劳陇翻译理论文集

劳陇翻译理论文集

1星价 ¥47.6 (7.0折)
2星价¥47.6 定价¥6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1721518
  • 装帧:70g轻型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59
  • 出版时间:2014-09-01
  • 条形码:9787511721518 ; 978-7-5117-2151-8

本书特色

《劳陇翻译理论文集》作者劳陇,长期以来总是旗帜鲜明地、非常有理有据地宣扬正确的翻译观和翻译方法。他前后写了很多非常有分量的翻译理论方面的文章。这些文章的每一篇都是能从根本上推翻种种错误翻译理论的谬误论据的。比如说:关于直译和意译方面的种种错误论调,关于翻译要做到“形神兼备 ”的错误论调,关于外国诗汉译中要“以顿代步”的错误论调,关于翻译是“科学”而不是“艺术”,以及翻译既是“科学”又是“艺术”的错误论调,关于建立包罗万象的“翻译科学”的错误论调,等等。本书是作者唯一一部有关翻译方面的文集。

内容简介

作者长期以来总是旗帜鲜明地、非常有理有据地宣扬正确的翻译观和翻译方法。他前后写了很多非常有分量的翻译理论方面的文章。这些文章的每一篇都是能从根本上推翻种种错误翻译理论的谬误论据的。比如说:关于直译和意译方面的种种错误论调,关于翻译要做到“形神兼备”的错误论调,关于外国诗汉译中要“以顿代步”的错误论调,关于翻译是“科学”而不是“艺术”,以及翻译既是“科学”又是“艺术”的错误论调,关于建立包罗万象的“翻译科学”的错误论调,等等。本书是作者唯一一部有关翻译方面的文集。

目录

“no context.n0 text”——翻译札记之一
如何改革英语音标——从音标发展的过程探索改革的途经
“选词”与“琢句”
也谈英汉翻译中“准确”和“通顺”的辩证关系
诗的翻译
some reaction on reactions——on the criteria for translation
“形合”与“意合”——英译汉中的一个关键性问题
英语定语从句译法新探
“雅”义新释
怎样发挥译文的语言优势
望文生义——试谈深层结构分析与翻译
译诗像诗——读郭老遗作《英诗译稿》
英汉翻译中“意合”句法的运用——消除“翻译腔”的一个重要手段
译诗要像中国诗?像西洋诗?——与楚至大同志商榷
介绍金陧、奈达合著《论翻译》
读《奈达论翻译》
从奈达翻译理论的发展谈直译和意译问题
翻译理论的基本问题——形式的信与内容的信
“殊途同归”——试论严复、奈达和纽马克翻译理论的一致性
翻译教学的出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翻译与对外宣传
我看英诗翻译中的“以顿代步”问题
戴明的14点与日本企业经济的腾飞——评介《走出危机》
再论“直译”与“意译”——对奈达和纽马克翻译理论的一点商榷
试论现代翻译理论研究的探索途径——兼评《中国现代翻译理论的任务》文
关于“it is a wise father that knows his own child”句的翻译
诗歌的格律可以翻译吗?
丢掉幻想联系实践——揭破“翻译(科)学”的迷梦
意译论——学习梁启超先生翻译理论的一点体会
什么是翻译学(translatology)?翻译科学(science 0f translating)?——对翻译理论研究“沉寂期”的思考
劳陇先生给本刊主编的信
“翻译活动是艺术还是科学?”——对《翻译学——艺术论与科学论的统一》的一点意见
翻译到底是科学,艺术,或科学与艺术的统一?——初步总结
奈达论“翻译不可能成为科学”
论“得意忘言”——钱钟书大师翻译理论之精髓
内容与形式——翻译理论研究的一个症结问题
附录一:《我对“翻译工作中的辩证思想”一文中某些论点的看法》发表于《外国语教学》1978第3期,原文已失。 
附录二:劳陇先生墨迹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许景渊(1912年12月-2006年3月) ,笔名劳陇。北京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翻译家,中国共产党党员,曾任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央团结委员,民革河北省委员会委员。出版译著有:《七大洲风云四十年》(C.L.苏兹贝格著)、《美国总统列传》(大卫.C.惠特尼著)、《四海之内---东方和西方的对话》(李约瑟著)、《劳伦斯传》(R.奥尔丁顿著,天津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北京金城出版社2012再版修订)、《三怪客泛舟记》(J.K杰罗姆著)、《朱门》(林语堂著,作家出版社出版)、《神的面具、东方神话》(J.坎贝尔著)、《走出危机》(E.戴明著)。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