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异体评估”视域下的政府绩效评估研究

“异体评估”视域下的政府绩效评估研究

1星价 ¥15.1 (3.6折)
2星价¥15.1 定价¥42.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图文详情
  • ISBN:9787551707534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3cm
  • 页数:208
  • 出版时间:2014-10-01
  • 条形码:9787551707534 ; 978-7-5517-0753-4

本书特色

高洪成著的《异体评估视域下的政府绩效评估研究》将政府绩效评估严格界定为“政府组织绩效评估 ”。本书将我国政府绩效评估与其发展兴起的根本目的——推进和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紧密结合,依据“为何评估一谁来评估一评估什么一如何评估一评估何用”的一般逻辑过程来组织全文内容,研究重点为“谁来评估”。   作者将我国政府绩效评估在理论研究和实践进展中出现的问题及困境,归因于当前国内相关研究在“ 谁来评估”问题的认识上缺乏足够的深度,而其根源又在于对政府绩效评估的性质和内涵存在一定的模糊认识。论点从此切入,对政府绩效评估的性质和内涵进行了重新界定,并在此基础上将政府绩效评估的核心主体选择和确立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之后对人民代表大会(简称“人大”)主导下的评估工作进行了简要展望。   全书具体完成了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1)针对国内政府绩效评估难以继续深人的客观现实,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来分析查找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对理论和实践中出现的双重困境进行了归源。在原因分析的基础上,作者提出应将研究重点从 “评估什么”“如何评估”转移至“谁来评估”,分析了为什么必须解决“谁来评估”问题,即为什么不能选择政府自身来主导评估工作。接着指出,既往研究之所以对“谁来评估”不够重视及未能切实解决这个问题,其根源是在政府绩效评估性质和内涵的理解上仍然存在一定的偏差。   (2)对政府绩效评估的性质和内涵进行了重新界定。重点阐述了绩效评估术语的来源、绩效评估与绩效管理的区别、组织绩效评估的发展脉络、组织绩效评估与绩效管理的区别、政府绩效评估与政府绩效管理的区别等。在这些分析的基础上,将政府绩效评估的性质和内涵界定为“一种外部监督的有力工具”,区别于既往“一种有力的管理工具”的一般理解。书中还提出了“治理评估”概念,并将其与“管理评估 ”加以区分。作者将上述这个分析过程尝试性地归纳总结为“异体评估论”。   (3)在“异体评估论”基础上进行了评估核心主体的选择。对“异体”概念进行了解释,从若干“异体”中选择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政府绩效评估的核心主体,并从现实依据和理论基础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与论证。所选择的理论分析工具主要是制度变迁理论、委托一代理理论和公司治理结构理论,其中**个理论从政府绩效评估的根本目的角度来进行阐述,并找到政府绩效评估、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人民代表大会三者的结合点;第二个理论从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和功能角度来进行阐述,论证人民代表大会作为核心评估主体的合理性、正当性及必然性;第三个理论从组织绩效评估的源起、功能及地位角度,来论证政府绩效评估的核心评估主体确定为人民代表大会的学理根源。   (4)对人大核心主体下评估工作的开展,即完成 “评估什么一如何评估一评估何用”三个后续环节进行了展望及建议。主要是给出了人大主导下的评估框架概想;对评估指标体系构建的逻辑框架进行了比较与选择;建议将结构方程模型应用于政府绩效评估中以使评估方法更完善。   该书留下了进一步从人大核心评估主体角度研究政府绩效评估问题的理论线索。在广阔而繁杂的政府绩效评估理论研究中,作者只是从“异体评估”角度打开了一小扇门窗,系统而深入的研究还有待于继续探索。

内容简介

本书从理论和实践的两个方面来分析查找目前存在主要问题, 对理论和实践中出现的双重困境进行了归源。重点阐述了绩效评估术语的来源、绩效评估与绩效管理的区别、组织绩效评估的发展脉络、组织绩效评估与绩效管理的区别等。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1.1.1 国际背景:西方国家政府改革的重要内容
  1.1.2 国内背景:国内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实践需要
  1.1.3 问题的提出
 1.2 本书核心概念的界定
  1.2.1 政府概念的界定及解释
  1.2.2 政府绩效评估概念的界定
  1.2.3 政府绩效评估与公务员绩效评估的区分.
  1.2.4 政府组织绩效评估与政府项目、政府政策的绩效评估的区分
  1.2.5 政府绩效评估与政府绩效审计的区分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及本书结构
  1.3.2 研究方法
 1.4 可能创新之处
第2章 国内外政府绩效评估研究评述
 2.1 国外研究评述
  2.1.1 国外政府绩效评估研究及实践的发展阶段
  2.1.2 国外研究的主要侧重点
  2.1.3 国外研究及实践的鉴别
 2.2 国内研究评述
  2.2.1 国内研究的主要侧重点及其观点
  2.2.2 学术论文时间与主题的分布状况
  2.2.3 学位论文时间与主题的分布状况
  2.2.4 研究课题、编著与学术研讨会情况
  2.2.5 国内理论研究现存主要问题
第3章 我国政府绩效评估的实践进展
 3.1 中国古代的政府绩效评估
 3.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绩效评估的实践发展历程
  3.2.1 **阶段(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中后期) 
  3.2.2 第二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到2004年) 
  3.2.3 第三阶段(2004年至今) 
 3.3 国内评估实践存在的主要问题
  3.3.1 评估的自发性、半自发性以及跟风效仿现象严重
  3.3.2 评估的运动式、突击式以及形式主义痕迹明显
  3.3.3 忽视开展政府绩效评估的基础性工作
第4章 评估困境反思和“异体评估论”的提出
 4.1 评估实践困境的主要原因:政府内部主导
  4.1.1 对“评估立法”观点的质疑
  4.1.2 基于路径依赖理论的解释
  4.1.3 内部主导普遍化的深层原因:理论研究的困境及阙如
 4.2 政府绩效评估性质和内涵的重新界定
  4.2.1 “绩效评估”术语来源上的曲解
  4.2.2 对“绩效评估是绩效管理一部分”的理解(**层)
  4.2.3 对“绩效评估是绩效管理一部分”的理解(第二层)
  4.2.4 对“绩效评估是绩效管理一部分”的理解(第三层)
  4.2.5 反思结论的得出
 4.3 “异体评估论”的提出
 4.4 “异体评估论”与既往“多元主体论”的区分
第5章 评估主体体系重构:人大核心主体的选择和确立
 5.1 人大核心主体选择和确立的现实依据
  5.1.1 中国公民社会发展程度尚弱
  5.1.2 对人民政协性质的考量
  5.1.3 政府绩效评估中党和人大之间的关系
 5.2 人大核心主体选择和确立的理论基础
  5.2.1 强制性制度变迁理论
  5.2.2 委托一代理理论
  5.2.3 公司治理结构理论
 5.3 人大主导下的评估框架概想
  5.3.1 成立政府绩效评估专门委员会
  5.3.2 人大核心主体基础上的多元主体结构
第6章 人大核心主体下评估工作的开展
 6.1 评估内容的确定与评估方法的选取
  6.1.1 评估内容的确定
  6.1.2 评估方法的选取
 6.2 评估结果的使用
  6.2.1 对评估结果使用的认识
  6.2.2 评估申诉机制的建立
第7章 结论
 7.1 主要结论
 7.2 不足与局限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