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民身份认同与学校公民教育

公民身份认同与学校公民教育

1星价 ¥19.0 (3.4折)
2星价¥19.0 定价¥56.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图文详情
  • ISBN:9787010140612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72
  • 出版时间:2014-12-01
  • 条形码:9787010140612 ; 978-7-01-014061-2

本书特色

本研究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点项目“中小学生公民身份认同与当代公民教育建构”的*终成果。本研究的基本内容包括:1、公民身份的挑战与我国公民教育的定位。了解当代欧美公民教育理论的发展趋势,考察全球化、民主化、公民社会、后现代思潮等社会转型期的多种因素对公民身份的挑战,结合中国传统优秀的道德教育资源和当代社会的发展要求,面向世界,立足于本土,对当代我国学校公民教育做出合理的价值定位。2、公民身份认同与我国公民教育的目标。根据全球化与世界公民、民族国家与国家公民、公民社会与社会公民等维度,提出当代中国公民应该具有的四种身份:个体公民身份、社会公民身份、国家公民身份、世界公民身份,并探索其公民素质要求,以此确立当代公民教育的目标。 3、分析与考察中小学生对“个体公民身份”、“社会公民身份”、 “国家公民身份”、“世界公民身份”的认同状况,分析当前公民教育的成效与问题,提出教育对策。4、构建一种更加合理的学校公民教育体系。这种公民教育体系应能够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参与意识、国家意识、民族意识和世界意识。

内容简介

本研究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点项目“中小学生公民身份认同与当代公民教育建构”的*终成果。本研究的基本内容包括:1、公民身份的挑战与我国公民教育的定位。了解当代欧美公民教育理论的发展趋势,考察全球化、民主化、公民社会、后现代思潮等社会转型期的多种因素对公民身份的挑战,结合中国传统优秀的道德教育资源和当代社会的发展要求,面向世界,立足于本土,对当代我国学校公民教育做出合理的价值定位。2、公民身份认同与我国公民教育的目标。根据全球化与世界公民、民族国家与国家公民、公民社会与社会公民等维度,提出当代中国公民应该具有的四种身份:个体公民身份、社会公民身份、国家公民身份、世界公民身份,并探索其公民素质要求,以此确立当代公民教育的目标。 3、分析与考察中小学生对“个体公民身份”、“社会公民身份”、 “国家公民身份”、“世界公民身份”的认同状况,分析当前公民教育的成效与问题,提出教育对策。4、构建一种更加合理的学校公民教育体系。这种公民教育体系应能够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参与意识、国家意识、民族意识和世界意识。

目录

**章 公民身份与公民教育的哲学基础
 一、共和主义与公民教育
  (一)古典共和主义的传统
  (二)共和主义公民身份的特质
  (三)共和主义的公民教育
 二、自由主义与公民教育
  (一)自由主义公民身份的产生与发展
  (二)自由主义公民身份的特征
  (三)自由主义的公民教育
 二、社群主义与公民教育
  (一)社群主义的产生
  (二)社群主义公民身份的特征
  (三)社群主义的公民教育
 四、多元文化主义与公民教育
  (一)多元文化主义公民身份的产生与发展
  (二)多元文化主义公民身份的特征
  (三)多元文化主义的公民教育
 五、超越二元对立:构建整体的公民身份理念
  (一)个体与共同体(社会)
  (二)权利与责任
  (三)身份与美德
第二章 当代公民身份的多元化
 一、当代公民身份的内涵
  (一)公民身份的基点:个体与共同体
  (二)权利与责任:公民身份的外在规定
  (三)公民性:公民身份的内在属性
 二、公民身份的外延:多元公民身份
  (一)个体公民身份
  (二)国家公民身份
  (三)社会公民身份
  (四)世界公民身份
第三章 中小学生公民身份认同的实证研究
 一、公民身份认同的内涵及构成
  (一)公民身份认同
  (二)公民身份认同的心理要素
  (三)公民身份认同的构成
 二、调查设计
  (一)调查工具
  (二)调查对象
  (三)数据处理
 三、中小学生个体公民身份认同状况
  (一)个体公民知识
  (二)个体公民意识
  (三)个体公民道德
  (四)个体公民行为
  (五)调查结论
 四、中小学生国家公民身份认同状况
  (一)国家公民知识
  (二)国家公民意识
  (三)国家公民道德
  (四)国家公民行为
  (五)调查结论
 五、中小学生社会公民身份认同状况
  (一)社会公民知识
  (二)社会公民意识
  (三)社会公民道德
  (四)社会公民行为
  (五)调查结论
 六、中小学生世界公民身份认同状况
  (一)世界公民知识
  (二)世界公民意识
  (三)世界公民道德
  (四)世界公民行为
  (五)调查结论
第四章 公民身份认同教育的理论建构
 一、个体公民身份认同教育
  (一)从依附性人格到个人主体人格:现代公民产生的前提
  (二)从个人主体性到公民主体间性:公民自我身份的认同
  (三)个体公民身份认同教育的内容
 二、国家公民身份认同教育
  (一)国家认同的内涵与构成
  (二)国家认同面临的挑战
  (三)国家公民身份认同教育的内容
 三、社会公民身份认同教育
  (一)从古代“共同体”到现代“社会”
  (二)现代社会认同的危机
  (三)社会公民身份认同教育的内容
 四、世界公民身份认同教育
  (一)世界公民的历史考察
  (二)全球公民:世界公民身份的当代形态
  (三)全球公民身份认同教育的内容
第五章 学校公民教育实践
 一、设计学校公民教育课程
  (一)公民教育课程化
  (二)公民教育课程的目标
  (三)公民教育课程内容
  (四)公民教育课程的形态
 二、建构学校公共生活
  (一)公共生活的内涵
  (二)公共生活与公民
  (三)学校教育作为公共生活
  (四)学校公共生活的实践路径
 三、建设民主学校
  (一)政治民主与公民
  (二)从政治民主到教育民主
  (三)建设民主学校共同体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冯建军,男,汉族,1969年生,河南省南阳市人,教育学博士,哲学博士后,现为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教育学原理专业博士生导师,国家重点学科教育学原理方向带头人,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研究员,兼任全国教育基本理论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中青年教育理论工作者分会常务理事。2006年获得全国第十届霍英东教育基金青年教师奖。 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基本理论、教育哲学以及道德教育原理。近年来先后主持“以生命为基础的教育理念研究”、“构建促进生命和谐发展的素质教育模式研究”、“和谐社会道德教育独特性研究”、“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学生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研究、“高中阶段教育公平与教育资源配置研究”等省部级重点课题。 2000年以来在《教育研究》、《高等教育研究》、《教育研究与实验》等国内学术刊物发表论文百余篇。出版学术专著《现代教育原理》(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当代主体教育论》(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2004)、《生命与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生命化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教育公正:政治哲学的视角》(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等。其中《当代主体教育论》和《生命与教育》分获江苏省第八次、第九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当代主体教育论》又获全国第三届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生命与教育》又获得全国高校出版社优秀畅销书二等奖。主编《现代教育学基础》被评为江苏省高校精品教材(2005)、全国教师教育优秀课程资源(2004),被列为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