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理学-第四版

法理学-第四版

1星价 ¥19.5 (4.9折)
2星价¥19.5 定价¥39.8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300203454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48
  • 出版时间:2015-02-01
  • 条形码:9787300203454 ; 978-7-300-20345-4

本书特色

  本书是供大学法科本科生使用的法理学教材。本书分为上、下两编。上编探讨法和法律调整的一般原理。在这一编中,首先说明法的概念、法的本质、法的价值、法的起源和历史发展等一般性问题。继而说明法律调整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识。主要说明法学的基本范畴,如法律调整、法的创制、法的实施、法律规范、法律体系、法律渊源、法的效力、法律解释、法律推理、法律关系、法律行为、法律责任、法律意识、法律文化等,并围绕着基本范畴展开相应的法学原理。   下编探讨当代中国法和法治的一般原理。本书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着重研究当代中国法和法治的一般原理,寻求一种“面对中国”的法学理论。在这一编中,首先阐述新中国法制的产生和发展、当代中国法的本质和特点、当代中国法的创制及实施等基本问题。进而围绕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说明中国法治的发展进程及特点、法治理论的特色等,阐明法治与经济建设、民主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关系。通过这些分析,大致描绘了法治中国建设的“线路图”和着力点,说明法治建设将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社会过程。   本书力求简洁说明法学和法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在此基础上,我们直面“中国问题”,致力于理解和说明当代中国法治建设的整体状况,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理论。我们注重吸纳国内法理学研究的*新成果,也注重将有关法治中国建设的*新方针及理论等融入论述。

内容简介

本书是供大学法科本科生使用的法理学教材。本书分为上、下两编。上编探讨法和法律调整的一般原理。在这一编中,首先说明法的概念、法的本质、法的价值、法的起源和历史发展等一般性问题。继而说明法律调整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识。主要说明法学的基本范畴,如法律调整、法的创制、法的实施、法律规范、法律体系、法律渊源、法的效力、法律解释、法律推理、法律关系、法律行为、法律责任、法律意识、法律文化等,并围绕着基本范畴展开相应的法学原理。 下编探讨当代中国法和法治的一般原理。本书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着重研究当代中国法和法治的一般原理,寻求一种“面对中国”的法学理论。在这一编中,首先阐述新中国法制的产生和发展、当代中国法的本质和特点、当代中国法的创制及实施等基本问题。进而围绕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说明中国法治的发展进程及特点、法治理论的特色等,阐明法治与经济建设、民主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关系。通过这些分析,大致描绘了法治中国建设的“线路图”和着力点,说明法治建设将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社会过程。

目录

绪 论
  **节 法学的特点及其体系
  第二节 法学的发展历程
  第三节 法理学的特点及其学科地位
  第四节 法学、法理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第五节 学习和研究法理学的意义和方法
上编 法和法律调整的基本原理
 **章 法的概念和本质
  **节 法学术语"法"和它的外部特征
  第二节 法的内容和社会-阶级本质
  第三节 法的概念的几个基本方面
  第四节 法的定义
 第二章 法的起源和历史发展
  **节 法的起源
  第二节 法的历史类型
  第三节 前资本主义社会的法律制度
  第四节 资本主义社会的法律制度
 第三章 法的作用和价值
  **节 法的作用和职能
  第二节 法的价值概述
  第三节 法的价值目标体系
 第四章 法律调整
  **节 法律调整概述
  第二节 法律调整的方法、方式和类型
  第三节 法律调整的过程
  第四节 法律调整的机制
 第五章 法律规范和法律体系
  **节 法的构成要素
  第二节 法律规范的结构
  第三节 法律规范的分类
  第四节 法律体系
 第六章 法的渊源和效力
  **节 法的(形式)渊源
  第二节 法的效力
  第三节 规范性法律文件的系统化
 第七章 法律解释和法律推理
  **节 法律解释
  第二节 法律推理
 第八章 法律关系
  **节 法律关系的概念
  第二节 法律关系的种类
  第三节 法律关系的主体和客体
  第四节 法律关系的内容:权利与义务
  第五节 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
 第九章 法律行为和法律责任
  **节 法律行为
  第二节 法律责任
 第十章 法律意识和法律文化
  **节 法律意识
  第二节 法律文化
下编 中国社会主义法和法治的基本原理
 第十一章 中国社会主义法的产生和发展
  **节 中国社会主义法的产生
  第二节 中国社会主义法的发展
 第十二章 中国社会主义法的基本特点和原则
  **节 中国社会主义法的基本特点
  第二节 中国社会主义法的基本原则
 第十三章 中国社会主义法的创制
  **节 当代中国立法的基本制度
  第二节 当代中国立法的基本原则
  第三节 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第十四章 中国社会主义法的实施
  **节 当代中国的行政执法
  第二节 当代中国的法律适用
  第三节 当代中国的法律监督
  第四节 法的实施的效果
 第十五章 中国社会主义法治
  **节 法治的概念
  第二节 中国的依法治国方略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
  第四节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第十六章 中国社会主义法治与经济建设
  **节 社会主义法与生产方式
  第二节 社会主义法治与市场经济
  第三节 以法治方式推进经济改革
 第十七章 中国社会主义法治与政治建设
  **节 社会主义法治与民主
  第二节 社会主义法治与政党
  第三节 以法治方式推进政治改革
 第十八章 中国社会主义法治与文化建设
  **节 社会主义法治与道德
  第二节 社会主义法治与宗教
  第三节 以法治方式推进文化建设
 第十九章 中国社会主义法治与社会建设
  **节 法治与和谐社会建设
  第二节 以法治方式推进民生建设
  第三节 以法治方式推进社会治理创新
 第二十章 中国社会主义法治与生态文明建设
  **节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法治意义
  第二节 以法治方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孙国华,1925年生,河北阳原人,中国人民大学首批荣誉一级教授,法理学博士生导师。系新中国马克思主义法理学奠基人之一, 2012年荣获“全国杰出资深法学家”称号。兼任中国法学会学术委员会荣誉委员、中国法理学研究会顾问、董必武法律思想研究会常务理事、*高人民检察院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朝阳校友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朝阳法学研究中心主任等。兼任多所院校的兼职教授,中央电大法理学主讲教授,曾是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法学规划小组成员、国家中高级干部学法讲师团高级讲师。   朱景文,1948年生,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法律与全球化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学术委员会主席。兼任中国法理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立法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国际社会哲学与法哲学学会中国分会副会长。1987-1988,美国夏威夷大学法学院访问学者;1996-1997,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法学院富布赖特高级访问教授;1999-2000,荷兰莱顿大学欧洲中心高级访问教授(中欧高等教育合作项目);2003-2008,比利时布鲁塞尔欧洲法学理论研究院客座教授,2012年,日本名古屋大学法学院特任教授;2013年,美国印第安纳大学访问教授。研究方向为法理学、法社会学、比较法学,法律与全球化研究等。出版《比较法社会学的框架和方法》、《法社会学》、《全球化条件下的法治国家》等著作。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