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铁路电力远动技术

包邮铁路电力远动技术

¥30.5 (8.0折) ?
1星价 ¥30.5
2星价¥30.5 定价¥3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64337612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6cm
  • 页数:275
  • 出版时间:2015-02-01
  • 条形码:9787564337612 ; 978-7-5643-3761-2

内容简介

本书在总结我国微机远动技术研究、开发与应用的基础上, 围绕电气化铁道装备水平的实际情况, 突出介绍了牵引供电SCADA系统的基本概念、结构与功能, 变电所综合自动化基本知识, 数据信息的采集与处理技术, 数据通信网缃峁褂朐怼?

目录

上篇 牵引供电远动技术
**章 概述
**节 SCADA系统的基本结构
第二节 SCADA系统的基本概念
第三节 SCADA系统的性能指标
第四节 SCADA系统的发展
第二章 牵引供电SCADA系统调度端
**节 SCADA系统调度端基本结构及原理
第二节 SCADA系统调度端主要组成设备及功能
第三节 SCADA系统调度端典型案例
第三章 变电所综合自动化概述
**节 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的概念及特点
第二节 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基本功能
第三节 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结构形式和配置
第四节 变电所综合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方向
第五节 变电所综合自动化实例
第四章 数据信息的采集与处理
**节 模拟量的采集与处理
第二节 VFC式数字采集系统
第三节 模拟量输出电路
第四节 开关量输入/输出电路
第五节 脉冲量计数电路
第六节 输入/输出接口
第五章 牵引供电SCADA系统的通信与网络技术
**节 数据通信概述
第二节 牵引供电SCADA系统通信网络基本概念
第三节 现场总线技术
第四节 典型应用案例
第六章 远程终端单元(柱上RTU)
**节 柱上RTU232
第二节 RTU常见故障处理
第三节 接触网隔离开关监控系统

下篇 铁路电力线路自动化
第七章 铁路电力线路自动化
**节 概述
第二节 线路开关设备
第三节 线路自动化模式
第四节 线路自动化监控终端FTU
第五节 线路故障检测技术和定位技术
第八章 变配电所自动化
**节 概述
第二节 设计模式
第三节 主要功能
第四节 当地监控系统
第五节 远动终端(RTU)
第六节 微机保护装置
第七节 变配电所无人值班
第九章 信号电源监控
**节 概述
第二节 系统结构
第三节 主要功能
第四节 信号电源监控装置STU
第五节 STU与FTU的配合
第六节 智能箱变
第十章 铁路电力调度自动化主站
**节 概述
第二节 基本功能
第三节 硬件系统
第四节 软件系统
第五节 同构平台系统和混合平台系统
第十一章 变(配)电所远程视频(安全)监控系统
**节 概述
第二节 变(配)电所远程视频监控系统构成
第十二章 远动装置运行维护常识
**节 运行管理
第二节 电力监控设备的运行与巡视
第三节 电力监控设备事故处理
第四节 远动设备故障判断、查找和处理
第五节 电力监控设备的维修
第十三章 KH一8000T铁路电力远动系统操作介绍
**节 基本操作
第二节 主控模块
第三节 线路自动化参数配置
第四节 添加新子站到主站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节选

  (二)分布分散式与集中相结合的结构特点及优越性  (1)10~35kv馈线保护采用分散式结构,在开关柜中就地安装二次设备,通过现场总线测控单元分散安装在各开关柜内,因此主控室内减少了保护屏的数量,加上采用综合自动化系统后,原先常规的控制屏、中央信号屏和所内模拟屏可以取消,使主控室面积大大缩小,也有利于实现无人值班。  (2)减少了施工和设备安装工程量。由于安装在开关柜的保护和测控单元在开关柜出厂前已由厂家安装和调试完毕,再加上敷设电缆的数量大大减少,因此现场施工、安装和调试的工期随之缩短。  (3)简化了变电所二次设备之间的互联线,节省了大量连接电缆。  (4)分层分散式结构可靠性高,组态灵活,检修方便。分层分散式结构,由于分散在高压设备附近安装,减小了电流互感器的负担。各模块与监控主机问通过局域网络或现场总线连接,抗干扰能力强,可靠性高。  变电所分层分散式的结构可以降低总投资,是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的主流发展方向。  第四节变电所综合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方向  一、综合自动化技术推动变电所无人值班制度的实施  (一)变电所无人值班制度  早在20世纪四五十年代,上海、广州、天津等大城市,对一些35kV(10kV)变电所,实行无人值班制度,变电所的门平时是锁起来的,一旦出现故障,保护跳闸切断用户电源,用户会用电话或其他方式要求供电局去检修,恢复供电。供电局在确认停电事故后,便派出检修人员去查找并修复故障,恢复供电。  变电所无人值班制度沿用到今天,得到了大力发展,是因为变电所实行无人值班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特别是提高了运行的可靠性,减少了人为事故,保障了系统安全,提高了劳动生产率,降低了建设成本,推动了电力行业的科技进步。  (二)变电所综合自动化与变电所实现无人值班制的关系  因为变电所综合自动化技术大量采用计算机网络技术,人们往往联想到新型变电所可以按无人值班的模式运营,但无人值班和有人值班是两种不同的管理模式,它与变电所一、二次系统技术水平的发展,与变电所是否实现自动化没有直接关系。一、二次设备可靠性的提高和采用先进技术,可以为无人值班提供更为有利的条件,但不是**的条件。  早期的无人值班变电所的一、二次设备与有人值班变电所完全一样,没有任何信息送往调度室。其一、二次设备的运行工况如何,只能由检修人员到现场后,才能知道,因此,这类无人值班只适合于重要性不高的变电所。到了20世纪60年代,由于远动技术的发展,在变电所开始应用遥测、遥信技术,从而进入了远方监视的无人值班阶段,在调度中心,调度人员可以了解到下面无人值班所的运行工况,这是*早的变电所自动化技术。但是,这个阶段的遥测、遥信功能还是很有限的,例如遥信只传送事故总信号和一些开关位置信号。  ……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