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产融结合新论

产融结合新论

1星价 ¥28.9 (4.9折)
2星价¥28.9 定价¥59.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100104890
  • 装帧:70g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86
  • 出版时间:2015-03-01
  • 条形码:9787100104890 ; 978-7-100-10489-0

本书特色

传统的观点认为,产融结合主体主要集中于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工商企业与金融企业。这种认识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本书从一个全新的深层次的角度来重新审视产融结合问题,把产融结合的过程看作是一个货币流动性转换的过程,即,从融资方的角度看:产融结合就是通过放弃部分收益,获得流动性或者稀缺的管理能力。从投资方角度来看:进行产融结合就是通过放弃流动性,获得收益、控制权或者定价权。

内容简介

传统的观点认为,产融结合主体主要集中于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工商企业与金融企业。这种认识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本书从一个全新的深层次的角度来重新审视产融结合问题,把产融结合的过程看作是一个货币流动性转换的过程,即,从融资方的角度看:产融结合就是通过放弃部分收益,获得流动性或者稀缺的管理能力。从投资方角度来看:进行产融结合就是通过放弃流动性,获得收益、控制权或者定价权。

目录

**章 产融结合的基本概念 1.1 “产”、“融”的形态 1.1.1 “产”的三种具体形态 1.1.2 “融”的三种具体形态 1.1.3 “产”、“融”本身是一种抽象的合约 1.2 产融结合的本质 1.2.1 流动性的本质 1.2.2 产融结合与流动性转换 1.3 产融结合的定义 第二章 产融结合是一种制度变迁 2.1 “产”、“融”是制度安排 2.1.1 “产”是一种制度安排 2.1.2 “融”是一种制度安排 2.2 产融结合型制度变迁 2.2.1 产融结合型制度变迁的收益 2.2.2 “产”的收益形态 2.2.3 “融”的收益形态 第三章 产融结合合约选择的规律 3.1 基于基本货币的基本合约 3.1.1 债性合约及其变性 3.1.2 股性合约及其变性 3.2 省略了基本通货的融物合约 3.2.1 基本特点和性质 3.2.2 融资租赁合约 3.2.3 融物合约中的“物” 3.3 链式合约交易 3.3.1 链式合约交易的基本特征 3.3.2 由融到产的链式合约模式 3.3.3 由产到融的链式合约模式 3.3.4 其他类型 3.4 合约选择的依据 3.4.1 项目状况 3.4.2 目标主体状况 3.4.3 合约选择环境 3.4.4 合约状况 3.4.5 主体状况 第四章 产融结合的主动性探讨 4.1 何谓产融的主动性 4.1.1 主动性的表现 4.1.2 主动性产生的原因 4.1.3 主动性问题的实际应用 4.1.4 主动性的进一步理解 4.2 自身需求与主动性 4.2.1 “产”的自身需求 4.2.2 “融”的自身需求 4.3 竞争与主动性 4.3.1 竞争主动性的影响因素 4.3.2 竞争策略的选择 4.4 机遇与主动性 4.4.1 宏观外部机遇与主动性 4.4.2 微观内部机遇与主动性 第五章 产融结合的紧密度 5.1 产融结合紧密度的基本认识 5.2 产融结合中合约的紧密度 5.2.1 隐性类合约联系的紧密度 5.2.2 单合约紧密度判别 5.2.3 多合约的紧密度判别 5.3 产融结合紧密度的影响因素 5.3.1 产融双方自身的主观因素 5.3.2 产融双方之外的客观因素 第六章 产融结合的负效果 6.1 产融结合效果分类 6.1.1 正效果和负效果 6.1.2 内部效果和外部效果 6.1.3 系统性效果和非系统性效果 6.2 研究负效果的意义 6.2.1 负效果产生的背景 6.2.2 研究负效果的意义 6.3 产融结合负效果的具体表现 6.3.1 资产层面产融结合的负效果 6.3.2 组织层面产融结合的负效果 6.3.3 产业层面产融结合的负效果 第七章 产融结合的治理 7.1 内部治理 7.1.1 系统性内部负效果的治理 7.1.2 非系统性内部效果治理 7.2 外部规制 7.2.1 产融结合的外部引导机制 7.2.2 产融结合的监管 7.2.3 产融结合的外部治理 第八章 产融结合的主导模式 8.1 市场主导 8.1.1 市场主导的认识 8.1.2 市场主导合约层面的探讨 8.1.3 市场主导的条件 8.1.4 市场主导的优劣势 8.2 政府主导 8.2.1 政府主导的认识 8.2.2 政府主导合约层面的探讨 8.2.3 政府主导的条件 8.2.4 政府主导的优劣势 8.3 银行主导 8.3.1 银行主导的认识 8.3.2 银行主导在合约层面的探讨 8.3.3 银行主导的条件 8.3.4 银行主导的优劣势 8.4 市场主导、政府主导、银行类主导三者的关系 8.5 中国的主导模式 8.5.1 市场性 8.5.2 政府性 8.5.3 银行性 8.5.4 产融型金融控股集团模式 第九章 产融结合的历史考察 9.1 产融结合历史的总体概况 9.1.1 产融一体化 9.1.2 “产”、“融”分离 9.1.3 产融的再结合及大发展 9.1.4 产融结合的曲折与治理 9.1.5 产融结合的新浪潮与暂时危机 9.2 金融合约与金融机构的演变与发展 9.2.1 金融合约的演变 9.2.2 金融机构的演变 9.3 各国产融结合的历史实践与评价 9.3.1 美国产融结合的历史与分析 9.3.2 日本产融结合的历史与分析 9.3.3 德国产融结合的历史与分析 9.3.4 韩国产融结合的历史与分析 9.3.5 我国产融结合的历史和分析 第十章 产融结合的困境与展望 10.1 合约的边界 10.1.1 “产”的流动性与边界性的辨析 10.1.2 “融”的流动性与边界性的关系辨析 10.2 资产的虚实 10.3 组织的合理定位 10.3.1 组织定位不合理的风险 10.3.2 “产”组织的边界扩张 10.3.3 “融”组织的边界约束 10.3.4 “结合”的超级形式——供应链金融 10.4 产融结合的困境与展望 10.4.1 监管与决策 10.4.2 法律规范 10.4.3 产融人才的培养 10.4.4 外部技术支持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窦尔翔,北京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金融信息工程系副主任、教授,北京大学金融与产业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