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技术哲学

教育技术哲学

1星价 ¥27.4 (4.9折)
2星价¥27.4 定价¥56.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6157206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58
  • 出版时间:2015-02-01
  • 条形码:9787516157206 ; 978-7-5161-5720-6

本书特色

  当下,技术本体认识的“总和说”已经不能全面阐释现代技术对教育的变革作用。本书尝试汲取技术哲学以及人类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重新梳理教育领域的技术本体、技术价值以及技术实践的相关问题,并以此“三论”为基础,架构教育技术哲学的理论体系,系统论述和阐发了现代技术引发的教育问题,并给出走出困境的可能思路。

内容简介

技术本体认识的“总和说”以及随之形成的对技术价值和实践的观念,已经不能够全面阐释现代技术对教育的变革作用。本书基于当下现实,尝试汲取技术哲学、价值哲学、教育哲学以及人类学的相关研究成果,重新梳理教育领域的技术本体、技术价值以及技术实践的问题,并尝试以此“三论”为基础,架构教育技术哲学的理论体系,从而阐释现代技术引发的教育问题,进而给出走出困境的可能思路和方案。

目录

自序  我有一个梦想
引论
  **章  教育技术哲学理论体系建构面临的问题与任务
    一  技术本体的困难:体内与体外对决
    二  技术价值的困惑:期望与担忧共存
    三  技术实践的窘境:火爆与落寞同在
    四  本书的写作思路
技术本体论
  第二章  技术起源、发展与人的进化
    一  技术的起源
    二  人的体内进化
    三  技术发展与现代社会的形成
    四  现代技术引发的“后人类进化”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如何理解技术与人的关系
    一  从技术的定义看技术与人的关系
    二  技术的构成要素
    三  从技术的属性特征看技术与人的关系
    四  从技术的发展与分类看技术与人的关系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教育领域的技术观及其合理性
    一  教育的起源、本质及其与社会人成长
    二  教育的发展历程与技术革新
    三  技术影响教育发展的内在机制
    四  教育领域技术观的合理定位
    本章小结
技术价值论
  第五章  人性已经成为当下技术价值问题考察的核心要素
    一  价值主体何以为人
    二  人是技术价值评判的标尺
    三  技术价值的观点及*新进展
    四  教育领域技术价值的价值主体的特殊性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教育领域技术价值的实现及其评价
    一  关于作为主体存在的“教育中的所有人”
    二  技术价值实现的宏观视野
    三  技术价值实现的微观领域
    四  技术价值实现的评价与反思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技术异化在教育领域中的表现、原因及其消解
    一  教育领域中的技术异化及其现象
    二  技术异化的原因分析
    三  教育领域技术异化的特异性
    四  技术异化弱化的可能性及现实困境
    五  “技术化”与“技术异化”
    本章小结
技术实践论
  第八章  教育技术实践的逻辑合理性及其内在规定性
    一  教育实践的内涵及其特殊性
    二  教育技术实践的地位、作用及其本质
    本章小结
  第九章  实践规范论视野下的教育技术实践考察
    一  教育技术实践的历史考察
    二  实践规范论视野下的教育技术实践审视
    三  教育技术实践走出困境的出路
    本章小结
    结论
  第十章  不是结论的结论
    一  技术本体论
    二  技术价值论
    三  技术实践论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颜士刚,山东枣庄人。教育技术学博士,科技哲学博士后。现任沈阳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教授。研究方向:教育技术哲学、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为研究生开设《教育技术哲学》、《研究方法》等课程。在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30余篇,2010年在教科社出版专著《技术的教育价值论》,2012年以来在高教社出版《教育技术导论》等多部教材。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