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经济改革的大逻辑
读者评分
5分

中国经济改革的大逻辑

1星价 ¥19.8 (4.3折)
2星价¥19.3 定价¥46.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商品评论(1条)
168***(三星用户)

正品 图书 质量保证

社科必备书籍

2018-03-30 14:40:10
0 0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6159811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19
  • 出版时间:2015-05-01
  • 条形码:9787516159811 ; 978-7-5161-5981-1

本书特色

《中国经济改革的大逻辑/理解中国丛书》通过中国经济改革30余年的历程——从改革的起点,到市场化体制的逐步完善,再到进入深水区后的改革再出发,揭示出中国经济改革的六大逻辑:改革具有周期性,从快速推进到陷入僵局,改革须重建共识;改革是个系统工程,经济改革离不开其他领域的配套改革;改革、发展与稳定的三维统一,与西方主流理论更多强调效率的一维视角迥然相异;中国的改革实践与理论逻辑相吻合,超越了渐进与激进的争论;改革顶层设计应与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中国的持续改革是在全球制度竞争与改革竞争中进行的。*后指出,中国不断进行改革的原动力,正是为了“保有”社会主义制度的不变色。

内容简介

《中国经济改革的大逻辑/理解中国丛书》通过中国经济改革30余年的历程——从改革的起点,到市场化体制的逐步完善,再到进入深水区后的改革再出发,揭示出中国经济改革的六大逻辑:改革具有周期性,从快速推进到陷入僵局,改革须重建共识;改革是个系统工程,经济改革离不开其他领域的配套改革;改革、发展与稳定的三维统一,与西方主流理论更多强调效率的一维视角迥然相异;中国的改革实践与理论逻辑相吻合,超越了渐进与激进的争论;改革顶层设计应与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中国的持续改革是在全球制度竞争与改革竞争中进行的。*后指出,中国不断进行改革的原动力,正是为了“保有”社会主义制度的不变色。

目录

序言
**章改革的起点
 1980年的中国与世界
 初始条件与改革选择
 改革路径体现了实践逻辑与理论逻辑的吻合
 改革的智慧:"打擦边球"与"摸着石头过河"
第二章摸着石头过河
 农村"包围"城市
 企业改革与非公经济发展
 双轨制与价格闯关
第三章改革的整体推进
 计划还是市场?
 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
 改革的整体推进
第四章开放型经济发展
 经济全球化的背景和趋势
 对外开放拉开序幕
 对外开放的关键步伐:加入wto
 中国开放的经验:渐进有序开放
 开放型经济发展新趋势
第五章宏观管理体制改革
 "向中国学习宏观调控"
 中国特色的"宏观调控"
 宏观管理体制改革与宏观调控思想演变
 宏观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逻辑
第六章体制转轨与发展转型
 改革的发展导向
 发展内涵的演进与新改革观的升华
 寻求经济体制创新与发展模式创新的紧密结合
第七章国际视野中的中国改革
  中国渐进改革的基本经验
 前苏东国家的激进转型及其后果
 休克疗法为什么不成功?
 超越渐进式改革的探索
第八章改革进入深水区
 改革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
 改革的政治经济学
 顶层设计与推动是中国改革的宝贵经验
 顶层设计还要与"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
 全方位改革启幕
第九章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重塑政府职能
 政府行为的扭曲
 调整财税激励,矫正地方政府微观化行为
 去"土地财政",克服地方政府的趋利化行为
 完善公共治理,强化政府的公共利益倾向
 探索公共服务供给主体多元化
 第十章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关键领域改革
 市场作用的三次飞跃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混合所有制与国有企业改革
 财税体制改革
 金融体制改革
 土地制度改革
 户籍制度改革
 改革再出发:引领经济新常态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张晓晶,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部研究员、副局级学术秘书,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导;中国宏观经济运行与政策模拟实验室首席专家。主要研究领域为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增长理论与发展经济学。曾赴斯德哥尔摩经济学院、哈佛大学与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从事访问研究。参与国家“十一五”、“十二五”和“十三五”规划的研究咨询工作,出版专著十余部,发表论文百余篇,曾获得两次 “孙冶方经济科学奖”和一次“中国图书奖”。 常欣,2001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获经济学博士学位。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宏观经济研究室主任,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宏观经济、公共经济、制度经济。2004年8月至2005年8月赴美国耶鲁大学经济系经济增长中心进行访问研究。出版《规模型竞争论——中国基础部门竞争问题》和《增长动力转换论——基于中国需求面的体制视角研究》两部专著。在《经济研究》《经济学动态》《中国工业经济》等经济学重要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主持或参与国家社科基金课题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课题十余项。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