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111395089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60
  • 出版时间:2016-01-01
  • 条形码:9787111395089 ; 978-7-111-39508-9

内容简介

  《电工技术/高等职业教育“十二五”电类基础课规划教材》以强化基础知识,突出能力培养,注重实际应用为原则,兼顾弱电、强电不同专业的需要而编写。内容包括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直流电路及其分析方法,单相正弦交流电路,谐振电路,线性电路的暂态分析,三相交流电路,互感耦合电路,磁路和变压器,异步电动机,直流电动机,常用低压电器和电动机的控制,电工基本技能实训共12章。  《电工技术/高等职业教育“十二五”电类基础课规划教材》的组织结构便于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自学。打“*”的为选学内容,根据不同专业的需要,教师可以灵活掌握,合理取舍,有些内容可以让学生自学。为了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每章后配有适量的习题。  《电工技术/高等职业教育“十二五”电类基础课规划教材》供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电子信息类、机电类等各专业学生使用,也可供普通高等专科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和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目录

前言

第1章 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
1.1 电路和电路模型
1.1.1 电路及其组成
1.1.2 电路的功能
1.1.3 理想化电路模型
1.2 电路的基本物理量
1.2.1 电流
1.2.2 电压和电位
1.2.3 电功率和电能
1.3 电路中的基本元件
1.3.1 电阻及其VCR
1.3.2 电感及其VCR
1.3.3 电容及其VCR
1.4 电压源和电流源
1.4.1 电压源
1.4.2 电流源
1.5 基尔霍夫定律
1.5.1 电路中常用的名词
1.5.2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
1.5.3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
习题1

第2章 直流电路及其分析方法
2.1 电阻的串联、并联和混联
2.1.1 电阻的串联
2.1.2 电阻的并联
2.1.3 电阻的混联
*2.2 丫和△电阻网络的等效变换
2.2.1 丫和△电阻网络
2.2.2 丫和△电阻网络的等效变换公式
2.3 电压源和电流源的等效变换
2.4 支路电流法
2.5 网孔电流法
2.5.1 网孔电流
2.5.2 网孔电流方程
2.5.3 用网孔电流法分析电路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2.6 节点电位法
2.6.1 节点电位方程
2.6.2 用节点电位法分析电路的基本步骤
2.7 叠加定理
2.8 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
2.8.1 戴维南定理
2.8.2 诺顿定理
习题2

第3章 单相正弦交流电路
3.1 正弦交流电的基本物理量
3.1.1 正弦交流电的产生
3.1.2 正弦交流电的三要素
3.1.3 同频率正弦量的相位差
3.2 正弦交流电的相量表示法
3.2.1 复数及其运算
3.2.2 正弦量的相量表示
3.2.3 正弦量的相量运算
3.2.4 正弦量的相量图
3.3 基尔霍夫定律的相量形式
3.3.1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的相量形式
3.3.2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的相量形式
3.4 电阻元件VCR的相量形式
3.4.1 电阻元件的电压和电流
3.4.2 电阻元件的功率
3.5 电感元件VCR的相量形式
3.5.1 电感元件的电压和电流
3.5.2 电感元件的功率
3.6 电容元件VCR的相量形式
3.6.1 电容元件的电压和电流
3.6.2 电容元件的功率
3.7 RLC串联电路的分析和计算
3.7.1 RLC串联电路的电压与电流
3.7.2 RLC串联电路的功率
3.8 RLC并联电路的分析和计算
3.8.1 RLC并联电路的电压与电流
3.8.2 RLC并联电路的功率
3.9 正弦交流电路的功率
3.9.1 瞬时功率
3.9.2 有功功率
3.9.3 无功功率
3.9.4 视在功率
3.1 0功率因数的提高
3.1 0.1 提高功率因数的意义
3.1 0.2 提高功率因数的方法
3.1 1交流负载获得*大功率的条件
习题3

第4章 谐振电路
4.1 串联谐振电路
4.1.1 串联谐振的条件
4.1.2 串联谐振的频率
4.1.3 串联谐振的特征
4.2 串联谐振电路的频率特性和通频带
4.2.1 串联谐振电路的频率特性
4.2.2 串联谐振电路的通频带
4.3 并联谐振电路
4.3.1 并联谐振的条件
4.3.2 并联谐振的频率
4.3.3 并联谐振的特性
4.4 并联谐振电路的频率特性和通频带
4.4.1 并联谐振电路的频率特性
4.4.2 并联谐振电路的通频带
4.4.3 电源内阻对通频带的影响
4.5 复杂的并联谐振电路
4.5.1 复杂并联谐振的条件
4.5.2 复杂并联谐振的频率
4.5.3 复杂并联谐振的阻抗
习题4

第5章 线性电路的暂态分析
5.1 暂态过程和换路定律
5.1.1 暂态过程的概念
5.1.2 换路定律
5.2 RC电路的暂态过程
5.2.1 RC电路的零输入响应
5.2.2 RC电路的零状态响应
5.2.3 RC电路的全响应
5.3 RL电路的暂态过程
5.3.1 RL电路的零输入响应
5.3.2 RL电路的零状态响应
5.3.3 RL电路的全响应
5.4 一阶线性电路暂态分析的三要素法
5.4.1 -阶线性电路全响应的一般公式
5.4.2 -阶线性电路的三要素分析法
习题5

第6章 三相交流电路
6.1 三相交流电源
6.1.1 三相交流电的产生
6.1.2 三相交流电源的连接
6.2 三相负载的连接和三相电路
6.2.1 负载丫联结的三相电路
6.2.2 负载△联结的三相电路
6.3 三相电路的功率
6.3.1 三相电路的瞬时功率
6.3.2 三相电路的平均功率
6.3.3 三相电路的无功功率
6.3.4 三相电路的视在功率
*6.4 安全用电
6.4.1 触电的形式和预防
6.4.2 保护接地和保护接零
习题6

第7章 互感耦合电路
7.1 互感和互感电压
7.1.1 磁耦合
7.1.2 互感系数及耦合系数
7.2 互感线圈的同名端
7.2.1 同名端
7.2.2 同名端确定的原则
7.3 互感线圈的串联和并联
……

第8章 磁路和变压器
第9章 异步电动机
第10章 直流电动机
第11章 常用低压电器和电动机的控制
第12章 电工基本技能实训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