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27-1940-映入西方的近代中国-《纽约时报》驻华首席记者哈雷特.阿班中国报道研究
读者评分
5分

包邮1927-1940-映入西方的近代中国-《纽约时报》驻华首席记者哈雷特.阿班中国报道研究

¥29.0 (4.5折) ?
1星价 ¥29.0
2星价¥29.0 定价¥65.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商品评论(1条)
tor***(三星用户)

新闻史的重要侧面。 郑重推荐!

2022-05-16 19:54:17
0 0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6157398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69
  • 出版时间:2015-03-01
  • 条形码:9787516157398 ; 978-7-5161-5739-8

本书特色

  哈雷特·阿班(hallett e.abend)是20世纪30 年代美国主流大报《纽约时报》派驻中国的重要记者之一,他的报道构成20世纪30年代美国主流新闻业塑造和传播近代中国形象的关键文本。李莉编*的这本《映入西方的近代中国(纽约时报驻华首席记者哈雷特·阿班中国报道研究1927-1940)》通过考察阿班在华十五年的新闻采访实践及其一千余篇的涉华报道作品,展现阿班及所属媒介组织《纽约时报》如何通过其特有的新闻话语系统建构起一种典型化、历史性的近代中国形象,并揭示此种形象背后所蕴含的政治文化意涵。

内容简介

哈雷特·阿班 (Hallett E. Abend)是20世纪30年代美国主流大报《纽约时报》派驻中国的重要记者之一,他的报道构成20世纪30年代美国主流新闻业塑造和传播近代中国形象的关键文本,通过考察阿班在华十五年的新闻采访实践及其一千余篇的涉华报道作品,展现阿班及所属媒介组织《纽约时报》如何通过其特有的新闻话语系统建构起一种典型化、历史性的近代中国形象,并揭示此种形象背后所蕴含的政治文化意涵。

目录

序言**章  研究缘起  **节  国际新闻生产与国家形象传播  第二节  当代西方涉华报道与中国形象研究的现状  第三节  哈雷特·阿班的中国报道与近代中国形象的建构第二章  哈雷特·阿班中国报道的总体特征  **节  报道的总量与频率分析  第二节  报道的议题类别分析  第三节  发稿时间、地点与版面分析第三章  哈雷特·阿班中国报道的主题框架  **节  框架分析  第二节  哈雷特·阿班中国报道的框架呈现与表达  第三节  作为主导框架的“危机中国”形象第四章  哈雷特·阿班中国报道的案例分析  **节  有关“西安事变”的报道  第二节  有关日本侵占上海的报道  第三节  有关新闻自由的报道第五章  哈雷特·阿班“危机中国”形象建构的逻辑、策略与意涵  **节  中国形象的历史性嬗变与逻辑  第二节  “危机中国”形象建构的话语策略  第三节  “危机中国”形象的意涵结语  无法超越的他者附录  哈雷特·阿班中国报道的样本目录参考文献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李莉,文学博士。2000年西北大学文学院新闻系本科毕业。2005年西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新闻学方向硕士毕业,获西北大学文学硕士学位,同期获得英国威尔士大学文学硕士学位(2003-2004赴英国威尔士大学电视艺术戏剧学院攻读硕士)。2007-2011年就读于上海大学影视艺术技术学院,研究方向为国际传播,2011年获文学博士学位。2005年至今任职于西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新闻系。2012年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访问学者。迄今已发表多篇学术论文,研究方向为国际传播、新闻史。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