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美基层干部风采录 一

最美基层干部风采录 一

1星价 ¥22.1 (4.9折)
2星价¥22.1 定价¥45.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4705508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55
  • 出版时间:2015-07-01
  • 条形码:9787514705508 ; 978-7-5147-0550-8

本书特色

中共中央宣传部新闻局编著的《*美基层干部风采录》**辑收录了吴金印、菊美多吉、张国强、韩丽、李彬、王家元、魏华伟、王淑媛8位“*美基层干部”感人至深的工作案例,反映了新时期各地涌现出来的基层干部先进典型。文字质朴感人,注重用事实说话、用实践说话,对展示新时期共产党员光辉形象,激励人们为实现中国梦努力奋斗具有积极意义。

内容简介

  从“百姓的小事,是顶天的大事”的菊美多吉,到“把徘徊在犯罪边缘的人及时救回来”的林志梅,再到“敢叫荒山变‘金山”,的王家元……一个个闪亮的名字和动人的事迹,生动诠释了基层干部一心为民的公仆情怀、务实进取的敬业精神和清正廉洁的崇高品格。他们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是基层干部不屈不挠力量的见证,是用行动诠释实干兴邦的典范。他们用平凡却不平庸的实践,凝聚了民心、赢得了口碑,为基层干部群体赢得了赞誉。  本书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地刊播基层干部先进典型的感人故事。在其中增加了“人物名片”、“采访札记”和“延伸阅读”等内容,并随书附赠中央电视台相关报道视频光盘,希望对大家全面了解基层干部群体生活工作情况有所助益。

目录

菊美多吉:雪域深山的守望者
人物名片
先进事迹
百姓的小事,顶天的大事
鲜水河,思念的河
用生命铸就忠诚
高原骏马壮阔生命天地间
媒体评论
菊美多吉,基层干部的楷模
群众利益无小事
采访札记
寻找菊美多吉
延伸阅读
用生命尽职赢得百姓心

吴金印:踏遍青山情未老
人物名片
先进事迹
为了党旗下的誓言
“心系群众苗得土,背离群众树断根”
一方金印在民心
媒体评论
信仰是看得见的
体会群众路线的“好”与“乐”
采访札记
感悟吴金印
*美声音
延伸阅读
“牛人”吴金印发展养牛巧治“秸秆焚烧”

张国强:冲锋在前的好旗帜
人物名片
先进事迹
汗水让废墟也有温度
一面飘扬在重建大地上的党旗
担当
媒体评论
群众工作的主场在现场
啃下“*硬”骨头成就“*美”干部
拆迁干部怎么也能成“*美”
采访札记
用真心焐化群众心中的冰
延伸阅读
玉树:难忘浴火重生的日日夜夜

韩丽:致富领头雁
人物名片
先进事迹
村支书就要管致富
“外来媳妇”谱写女村官传奇
风险我扛成果共享
从下岗女厂长到著名女村官
稻香情更浓
媒体评论
“韩丽式”干部演绎*基层的中国梦
采访札记
抟泥土香群众语言塑人物
延伸阅读
俺们村的当家人韩丽

李彬:真抓实干的“**好书记”
人物名片
先进事迹
真情换得百姓心
那片热土这份情长
鲜水村的父老乡亲叫他“彬哥”
媒体评论
像李彬那样干事创业
采访札记
真情换得百姓心
美在亲和贵在为民
延伸阅读
寄李彬(四首)
《使命》首映在村里
像他一样,让百姓过上好日子

王家元:产业致富领路人
人物名片
先进事迹
只要有信心点石能成金
石头上开出幸福花
一个让石头开花的人
媒体评论
群众路线是“执政生命线”
采访札记
为“*美”基层干部点赞
延伸阅读
秀美“春风”靠打拼

魏华伟:清华硕士变成“农民贴心人”
人物名片
先进事迹
亮出*有价值的青春
“越是有困难就越是有干头”
清华研究生,基层当村官
*美声音
我愿做地基中的“钢筋”
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贡献青春才华
采访札记
时代呼唤更多的魏华伟
延伸阅读
调查显示:中国青年追寻“红色理想”和“多元思维”

王淑媛:人生,从乡间起步
人物名片
人物事迹
青春在黑土地绽放
怀抱梦想扎根村头
当一名为百姓办实事的好村官
*美声音
艰苦创业奋勇争先
采访札记
黑土地上绽放青春梦想
延伸阅读
新时代的青春之歌

后记
展开全部

节选

  《*美基层干部风采录(第1辑)》:  其他的房间冷如冰窖,即使在零下二十七八摄氏度的天气下,也没有取暖设备。  四川省甘孜州的这个县,就是这个条件。  龙灯乡伙食团的钢炉边,有个位置是他的。曾经的同事们形容他——嘭!把输液的袋子往伙食团藏式房屋木墙的钉子上一挂,伸出两个手指,捻捻眉间…… 他,菊美多吉,他们曾经的乡长,就着伙食团的炉火,开始开会啦! 过后,同事们说,能偎在炉火边输着液开着会,对菊美多吉来说,真是少见的舒服时光。  这个身体并不好的乡长,长年基本都奔波在山上。  从成都平原出发,翻过二郎山,就一脚踩上了青藏高原的边缘。道孚县正在这个边缘,高原,高寒,平均海拔3600米。  全县90%的人口都是藏族。菊美多吉更是别人眼中典型的康巴汉子:剽悍,壮实,走起路来威风八面。  一上任,菊美就遇到了难题。  藏区游牧民传统的生产方式是逐水草而居。天冷时回到能够避风、海拔低的冬草场,夏季举家迁移到高原草场去放牧。  牧民的生活方式已经延续千年。但游牧的生活,让老人无法看病,孩子没法上学,牧民们很难享受到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  政府决定设立牧民定居点,这是个浩大的民生工程,是件大事。但牧民们过惯了从这个草场到那个草场的生活,生活习惯让他们不太接受定居,哪怕是有每户补贴两三万元的优惠条件。  菊美多吉把政府的大工程拆分成了一个个执行的小环节。他开始上山。  甘孜州的面积,相当于山东全省那样大。仅道孚县一个龙灯乡就有380平方公里的面积。菊美多吉坐汽车,汽车走不了骑摩托车,摩托车上不去就骑马,马累得走不动,他就牵着马走,一户户地劝说:下山吧,不要错过这个机会,多好的政策! 只有细心的同行者会发现,刚刚30岁的菊美多吉似乎爬山很吃力。有时,他会向牧民们要去痛片吃,说自己头疼。  牧民们被迎到了新居。屋里已搬进了家具,装好了环保厕所,忙着搬家具的菊美多吉一脸的汗。  传统藏式民居窗户开口都较小,牧民定居点扩大了窗户,绿草原,蓝天空,白云彩,风景从明亮的窗子上一股脑冲进来,成为家里的壁画。住进新居的牧民,一下子喜欢上了崭新的生活。  因为有不少孩子下山上学,乡里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直线上升,增加了近百个学生。  高原,一个山头连着另一个山头,放牧的牧民散落在各个山头。牧区学校想开个家长会都不容易,校长找到菊美多吉。  干部的口头信就是通知书。一周后,乡中心小学召开史无前例的*大规模家长会,所有牧民家长全部到齐。  牧民转草场必须要过一条河。河宽十五六米,但汛期水很急,牧民们曾眼睁睁地看着马在河里倒下,马上的孩子也被冲走。  于是,菊美多吉修桥。  桥修好了,人从桥上走,牲畜也懂得过河危险而桥上安全,自动选择走桥面。  如今,很多人回忆起菊美多吉,说,他做的看上去都是些小事,但对一家一户的老百姓来说,都是顶天的大事。  他一共在3个乡工作过,无论是老百姓还是身边的同事,都这么说。  对于牧民,草场就是命,是自己的命和牲畜的命。因为占草场,牧民之间时有冲突。有时,半夜里一个电话打过来,从睡梦中惊醒的乡干部就得往现场冲,晚一点,脾气火暴的牧民们就可能酿出治安事件甚至刑事案件。  明明知道危险,乡干部也得伸手一把架住砍过来的刀——不能退缩,更不能转身就跑,在藏区,出现这样的行为,乡干部再也不会赢得尊敬。  还是为了草场。  ……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