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301251973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71
  • 出版时间:2015-11-01
  • 条形码:9787301251973 ; 978-7-301-25197-3

本书特色

《量子场论导论》内容包括量子场论基础及后续发展,是考虑国内研究生的学习情况而撰写的量子场论入门书籍。   本书首先简要地叙述了量子场论的建立和发展历史,有助于初学者掌握量子场论的发展线索。之后,本书系统地介绍了量子场论的基础及发展,如对称性和守恒量,自由标量场、旋量场和电磁场的量子化,相互作用场论和s矩阵理论,解析性质和色散关系,微扰论,重正化理论等等。*后,本书讲述了以非abel规范场理论为基础的标准模型的建立。全书内容着重叙述物理图像,同时也给出了必要的数学推导。   本书适合作为理论物理及相关领域研究生的教材或参考书,也可供刚进入研究领域的博士生、青年教师和青年科研人员参考。

内容简介

量子场论是在相对论与量子力学基础上建立的,描述微观粒子运动和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的理论。目前依然是人类探索自然界深层次规律的*前沿工具。本书作者黄涛先生在粒子物理领域工作了几十年,是很有影响的专家。由他写就的这本场论书,不但具有通常量子场论书共有的一些内容,还涵盖了他个人工作所带来的极具深度和个性的部分。《量子场论导论》无论对于初学者还是从事科研工作的人员来说,都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目录

**章 量子场论的产生和发展 §1. 量子场论的创立§2. 量子场论的发展第二章 经典场系统,对称性和 noether 定理 §1.*小作用量原理、lagrange运动方程§2. 对称性和noether 定理第三章 定域场的lorentz变换性质:标量场,dirac 场和电磁场 §1.lorentz变换和lorentz群§2.定域场的变换性质§3.自由标量场§4.自由旋量场§5.旋量场双线性协变量§6.零质量旋量场§7.自由电磁场第四章 自由标量场量子化 §1. 正则量子化§2. 实标量场量子化§3. 复标量场量子化§4. klein-gordon场的传播子§5. 路径积分量子化第五章 自由旋量场量子化 §1. 自由dirac场量子化§2. dirac场的正、反粒子态§3. dirac场传播子§4. fermi场路径积分和grassmann 代数第六章 自由电磁场量子化 §1. 电磁场正则量子化困难§2. 电磁场不定度规量子化§3. 电磁场传播子§4.电磁场路径积分量子化第七章 分立对称性和守恒量 §1. 空间反射对称性和宇称p§2. 正、反粒子对称性和电荷共轭宇称c§3. 时间反演对称性t第八章 自然界中相互作用类型和形式 §1. 电磁相互作用§2. 强相互作用-π-ν有效耦合拉氏函数§3. 强相互作用su(3)对称性§4. 弱相互作用低能唯象理论第九章 相互作用场cpt变换和cpt定理 §1. 相互作用场cpt变换§ 2. cpt定理第十章 s矩阵理论 § 1. 三种表象和变换矩阵§ 2. 相互作用表象§ 3. heisenberg表象§ 4. heisenberg表象有源场量和渐近条件§ 5. heisenberg表象中s-矩阵元第十一章 s-矩阵元约化公式 § 1相对论不变性和微观因果性§ 2质量谱条件和完备性§ 3渐近条件§ 4 s-矩阵元约化公式§ 5 传播函数的谱表示§ 6.散射振幅的chew-low方程第十二章 s-矩阵元解析性质和色散关系 § 1 经典理论中色散关系和titchmarsh定理§ 2 散射振幅的色散部分和吸收部分§ 3 向前散射振幅的解析性质§ 4 向前散射振幅的色散关系§ 5 非向前散射振幅色散关系§ 6 散射振幅的dyson表示第十三章 s-矩阵元和微扰理论 §1. 相互作用表象和s矩阵级数展开§2. 编时乘积和正规乘积§3. wick定理§4. 正规乘积所表示的物理过程§5. feynman图和feynman规则第十四章 **阶微扰论应用举例 §1. s-矩阵元、散射截面和衰变寿命§2. compton散射§3. bhabha散射和电子-正电子湮灭为 子对过程§4. 子衰变第十五章 重整化理论 §1. 发散积分和表面发散度§2. 发散积分维数正规化§3. 单圈图重整化§4. ward-takahashi等式§5. 原始发散图形和furry定理§6. 超出于单圈图的重整化理论§7 重整化群和landau极点§8. 带电轻子反常磁矩和qed高阶修正第十六章 非abel规范场和标准模型理论 §1. 非abel规范场相互作用§2. 量子色动力学§3. 弱相互作用有效理论的局限性§4. 自发对称性破缺§5. 电磁相互作用和弱相互作用统一理论附录 参考文献 索引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黄涛,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1966年中国科学院原子能所研究生毕业,1985年起任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理论物理研究室主任,中国物理学会高能物理分会秘书长、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国家基金委重大研究计划和科技部973项目专家组成员,《中国物理快报》副主编和《现代物理知识》主编等职。1999-2006年任国际IUPAP粒子物理专业(C11)委员会委员。长期从事理论物理和高能物理研究,发表研究论文200余篇。主要研究方向包括量子色动力学的微扰和非微扰理论、强子物理、重味物理、新物理探讨、复合粒子场论等。早年参加层子模型理论研究,层子模型理论获1982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世纪90年代曾三次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二等奖。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