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3230872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33
  • 出版时间:2015-12-01
  • 条形码:9787513230872 ; 978-7-5132-3087-2

本书特色

《方氏脉症正宗》对于加强中医药古籍文献研究队伍建设、建立古籍研究平台,提高古籍整理水平均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对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推进中医药继承创新,进一步发挥中医药服务民众的养生保健与防病治病作用将产生深远影响。

内容简介

《方氏脉症正宗》,又名《医学正宗》,四卷,综合性医书,清·方肇权著。刊于乾隆十四年(1749),其中卷一以脉诊和方剂为主,先辨脉理,次将前贤脉诀条分缕析,又列诸汤散,卷二至卷四则分列内、外、妇、儿等各科疾病的症、治、方药及医案,卷末又附有针灸撷英及常用药药性述要。《方氏脉症正宗》以脉症立名,强调凭脉用药,因症施治,可谓别出心裁,从中可以看出方氏“脉症合参”的诊断学思想。“改正诸汤散”等则是对前人方剂学成果的大胆变革,而其在部分内科杂病的诊治上也颇有独到的见解。本次整理以清嘉庆四年(1799)武林大成斋刻本为底本。

目录

卷之一 高阳生假王叔和名造伪诀世为之惑误辨 脏腑排列左右手辨 二十八脉提纲兼附 脉诀人式 脉诀提纲兼形容 脉诀主病 脉诀顺逆 脉诀相似宜辨前贤句 脉诀余末 脉诀穷微 (补遗)得实为捷径 (补遗)迟数虚实 改正汤散 改正六味地黄汤 改正四物汤 改正四君子汤 改正附子理中汤 改正承气汤 改正麻黄汤 改正桂枝汤 改正九味羌活汤 改正槟榔丸 改正十枣汤 改正小柴胡汤 改正大柴胡汤 改正五积散 改正参苏饮 改正逍遥散 改正苏子降气汤 改正小续命汤 改正大秦艽汤 改正顺风匀气散 改正独活寄生汤 改正回阳救急汤 改正导气汤 改正四神丸 改正活血润肠生津饮 改正消渴方 改正清暑益气饮 改正白虎汤 改正竹叶石膏汤 改正泻白散 改正黄连解毒汤 改正平胃散 改正二陈汤 改正清脾饮 改正常山饮 拟类诸方本汤用人参或力不 足者,概重用黄芪、玉竹以代之 补气汤阳气大虚 理气汤滞气 补血汤阴血大虚 理血汤瘀滞 大发表汤强实寒深 小发表汤 葱姜拭法 大下汤大结 小下汤微结 和解汤 大中风汤沉寒 蒸洗法 小中风汤 温中汤 大清热汤 小清热汤 燥结痰汤 湿痰汤 升湿汤外湿 渗湿汤内湿 消导汤 分利汤 升提汤气虚下陷 调顺阴阳汤 流气汤 补肾汤功胜六味 补脾胃汤 润肺汤 补心汤 补肝汤 养胃汤 实火呃逆汤 虚火呃逆汤 寒包火汤 火包寒汤 寒湿相连汤 温中消食汤 噤口痢汤 消痞块汤 肺痿汤 肝痿汤 脾痿汤 肾痿汤 肺痈汤 隔噎汤 寒心胃痛汤 虚寒心痛汤 血虚心痛汤 实热心痛汤 虫心痛汤 热瘀血汤 寒瘀血汤 外因瘀血汤 血旺气弱汤 肾虚腰痛汤 失志腰痛汤 痫症汤 湿痰流注汤 心肾两补汤 便浊汤 下陷遗溺汤 自汗汤 盗汗汤 血虚眩晕汤 气虚眩晕汤 黄疸汤 瘟疫汤 咽痛实热汤 痹症汤 败毒散 厉风**汤 厉风第二汤 厉风第三汤 拟类女科诸方 恶阻汤 胎动汤 漏胎汤 子悬汤 子肿子气汤 带下汤 调经不及期汤 调经过期汤 集录诸汤散 天王补心丹 归脾汤 独参汤 补中益气汤 四逆汤 大顺散 灸气海关元穴法寒入三阴用之,穴在后针灸科 香薷饮 六和汤 八味顺气丸 木香调气散 健脾丸 藿香正气散 瓜蒂散 调气平胃散 川芎茶调散 金沸草散 防己黄芪汤 除湿汤 生附子汤 羌活胜湿汤 凉膈散 导赤散 滋阴降火汤 犀角地黄汤 烧盐方 稀涎散 桐油煎豆腐食之探吐甚捷 五苓散 八正散 保和丸 三花神佑丸 舟车丸 胃苓汤 六一散 升阳顺气汤 升阳除湿汤 诃子散 养脏汤 救命汤 导痰汤 半夏天麻白术汤 普济消毒饮 六郁汤 八味丸 金匮肾气丸 小儿科诸方 抱龙丸 五疳丸 摘前贤十二经脉络 肺经 大肠经 胃经 脾经 心经 小肠经 膀胱经 肾经 包络经 三焦经 胆经 肝经 治病先分阴阳说 心中了了指下难明辨 蜂蜜为丸药宜用不宜用辨 酒炒姜汁炒黄连戒 …… 卷之二 卷之三 卷之四 校注后记
展开全部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