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过本商品的人还买了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6179130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51
- 出版时间:2016-04-01
- 条形码:9787516179130 ; 978-7-5161-7913-0
本书特色
史怀刚*的《现代新儒家易学思想研究》主旨在反思现代新儒家对传统易学的诠解,以图为当代中国社会思想之发展提供经验借鉴。马一浮、熊十力、方东美、牟宗三、唐君毅五先生所开启之新易学,从其演易之角度、方法、问题及思想言,相较传统易学概有四个特征,即:新视域、新问题、新阐释、重工夫。他们在新的高度上重新诠解易理,可以说已然形成了一个易学研究的新流派,可称之为现代新义理派。 本书以人物为线索,以问题为导向,以社会思想史为视域,寻求历史与思想逻辑的内在统一。
内容简介
反思现代新儒家对传统易学现代诠解之成败得失可以为当代易学的发展,进而为当代中国社会思想之发展提供经验之借鉴。马一浮、熊十力、方东美、牟宗三、唐君毅五先生所开启之新易学,从其演易之角度、方法、问题及思想言,相较传统易学概有四个特征:即新视域、新问题、新阐释、重工夫。他们在新的高度上升发了易理,可以说已然形成了一个易学研究的新流派,可称之为现代新义理派。
目录
导论 儒学视域下的易学史 一 易学之概念 二 宋明理学视野中的易学 三 现代新儒学视野中的易学 四 研究现代新儒家易学思想之意义及研究现状**章 从普适性解易:马一浮六艺视域中的易理阐释 一 六艺之教“原”于易、“终”于易 (一)六艺之教该摄一切学术:六艺之教的普适性分析 (二)六艺之教原于易、终于易:《易》本体地位分析 二 “十大”解易:《易》中的普适性价值阐释 (一)心外无“易” (二)理气解“易” (三)“性修不二”的工夫论 (四)易道与佛理互证 三 结语第二章 从现代性解易:熊十力现代价值视域中的易学重建 一 以易为尊:重立易学地位 (一)《易》的传统地位 (二)以现代性解读易道 二 重写易学史:凸显儒家道统 (一)伏羲画卦、孔子系辞 (二)孔子易的产生 (三)孔子易的传承 (四)评析熊氏“孔子易”思想 三 熊十力的易学哲学:接纳现代价值 (一)体用不二:意义世界的挺立 (二)翕辟成变:物质宇宙的施设 (三)乾坤一元:人生价值的彰显 (四)保任本心:易简工夫的新解 四 结语第三章 从哲理性解易:牟宗三的自然哲学与道德形上学 一 早期易学:自然哲学的视界 (一)《周易》经传晚出 (二)《周易》的思想史地位:以自然哲学为视角 (三)象数易研究:化腐朽为神奇 二 晚期易学:道德形上学的视界 (一)从自然哲学至道德的形上学 (二)创生原则与终成原则 三 结语第四章 从超越性解易:唐君毅的天德流行境 一 “易”为本体:内在超越的形上基础 二 易为圆教:心灵的两条进路 三 天德流行:心灵的*高境界 四 结语第五章 “生生之理”的重构:方东美的生命哲学 一 卦序的逻辑分析:探寻《易经》大义的基础 二 生命本体论的构建:易学哲学之新创 (一)生生之理与时间绵延:机体主义的宇宙观 (二)生生之理与创进之道:内圣外王的贯通 (三)生生之理的现实意义:中西互补 三 结语第六章 现代新儒家易学思想之特点参考文献后记 生命中的学问与学问中的生命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史怀刚,男,1978年出生,汉族,江苏铜山人。2008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哲学博士,研究方向为易学、中国近现代哲学,现为暨南大学社会科学部国学研究所副所长,暨南大学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中国传统文化概论》成员,岭南心学研究会理事,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特聘教授。
本类五星书
本类畅销
-
伦理学与经济学
¥8.3¥20.0 -
《老子》注评
¥3.9¥11.0 -
冯友兰的伦理思想
¥20.6¥49.0 -
理想国
¥22.0¥45.8 -
脑海中的声音:自我对话的历史与科学
¥17.1¥49.0 -
小窗幽记
¥5.7¥19.0 -
道家哲学研究-(附录三种)
¥4.9¥18.0 -
谈修养
¥6.0¥20.0 -
论语讲座
¥6.2¥23.0 -
谈美
¥5.0¥10.0 -
中国禅宗
¥9.9¥26.0 -
艺术美学讲演录
¥9.6¥32.0 -
和颜爱语
¥9.9¥29.8 -
宽容:人类的解放
¥12.7¥39.8 -
宋代理学三书随劄
¥19.9¥32.0 -
西方哲学与人生-第二卷
¥13.2¥49.0 -
一种人生观
¥23.0¥42.0 -
孔子的智慧-精装典藏新善本
¥16.8¥28.0 -
哲学的边界:关于我在生活世界的讨论
¥18.9¥49.8 -
昨日书林:道教史
¥11.0¥33.0